人類天文學在過去的幾十年發展迅速,我們製造出了更強大的天文和射電望遠鏡,利用這些強大的望遠鏡可以探索更遙遠的深空。
長期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以為地球和太陽很特殊,甚至銀河系裡很難再出現地球和太陽這樣看起來非常完美的星系結構。
但隨著觀察的不斷深入,天文學家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地外行星,恆星系統。甚至還有不少像地球那樣的岩石星球,與地球環境頗為相似。
基於已經發現的地外行星數量,天文學家們推算出,單單是銀河系裡就可能存在很多像地球這樣的星球,未來的某天人類有機會前往那裡定居,讓那裡變成人類第二個家園。
但就算天文學家真的發現了第二顆地球,最大的問題仍舊存在:我們如何到達哪裡?
宇宙太空曠了,天體之前的距離太遙遠了,動輒數光年,數十甚至上百光年遠,以目前人類科技水平來看,要想跨越如此遙遠的距離是不現實的。
目前人類使用的主要能源仍舊是化學燃料能源,效率非常低,本質上與原始社會使用的火沒有任何區別。
要想實現真正的星際旅行,使用核聚變能源或許是最低要求,可控核聚變飛船攜帶著上千名自願者飛向宇宙深空,建立人類的第二個家園。
但考慮到宇宙實在太大了,相比之下人類壽命太短暫了,這種“直接把人類派送到外星球”的方式侷限性太大,短途旅行還行,動輒成千上萬光年的距離很不現實。
天文學家們向來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有更激進的方案。
要想在浩瀚宇宙播散人類文明種子,並不一定非得直接派送人類,只要把人類的DNA發往目的地就可以了。
於是奈米機器人就會派上用場。科學家可以提取人類的DNA資訊,裝載到奈米機器人上,然後把奈米機器人派送到浩瀚宇宙深空,讓人類DNA資訊在地外行星上生根發芽,就像蒲公英傳播種子那樣。
可以預見的是,很多奈米機器人會被大自然力量摧毀,但總有那麼一些奈米機器人降落到具有合適環境的星球上。
奈米機器人相當智慧,可以利用星球上的資源在那裡建造人類庇護所,並利用攜帶的人類DNA資訊製造出人類,在外太空延續人類文明。
由於奈米機器人非常小,人類完全可以傳送數以百萬計的奈米機器人,這樣就到達有效目的地的奈米機器人數量就會大大增加。
看到這裡,或許你會有種“細思極恐”的感覺。
如果未來某天人類可以用這種方式向外太空傳播人類文明種子,更高階的外星文明或許早就這樣做了。
可能,人類本身就是高階外星文明在播撒外星文明種子時,種子降落到地球上,然後開始在地球上生根發芽。這意味著,人類其實就是外星人。
也許,只是也許,就在你房間裡某個地方,就存在有外星奈米飛船,但只是你無論如何都很難發現。
這種場面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和電影裡,但在現實中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人類距離這種可行性並不太遙遠,奈米機器人早就出現在我們身邊!
或許,未來某天,人類真的開始執行這項計劃,開始透過奈米機器人向宇宙播撒人類文明種子。真的好想再活500年,親眼見證那種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