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作為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符號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其印象深刻。就算沒有過鄉村生活經驗的朋友,也背誦過“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的古詩詞。
可是,你真的瞭解黃牛嗎?它曾經是國家保護動物,如今成為了票販子的代名詞。一起來聊聊,這些年黃牛都經歷了什麼吧。
家養黃牛歷史比想象中更早
目前,有確鑿證據的家養黃牛歷史,至少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末期(約公元前2500—2000年)。
在甘肅永靖大何莊、河南淮陽平糧臺等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遺址中,已經出土的完整骨架多種相關文物已經證實了家養黃牛的存在。
但在那個時候,農耕文化尚未成熟,黃牛馴化後更多的是為了解決食用肉源、骨器來源、祭祀文化等需求。餵養過黃牛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黃牛倔強的脾氣及驚人的食量,由此也不難看出新石器時代末期古人的智慧以及畜養業的進步。
黃牛的牛生巔峰
到了商周時期,農耕文化迅速發展,黃牛也因此走上牛生巔峰。開始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併成為了此後長達數千年來最重要的生產工具。
實力等於地位這話一點不假,當黃牛在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時候。它的地位也越來越來高,被歷朝歷代的政府立法保護起來。受保護的程度遠遠高於今天的大熊貓、藏羚羊等。早在戰國時商鞅的《鹽鐵論》中,便有了“盜馬者死,盜牛者枷”的表述。此後,各朝代律法均有多條關於盜、殺、傷牛的刑法。私自傷害、宰殺、買賣耕牛,輕則杖刑、坐牢,重則有殺頭的風險。
不僅如此,人們還賦予了黃牛文化符號,成為了勤勞樸實、無私奉獻的象徵。比如,著名作家路遙就曾被史鐵生讚譽:“像是陝北的黃牛,停住步伐的時候便去默默地咀嚼,咀嚼人生。”
兜兜轉轉幾千年重回餐桌
改革開放後,黃牛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逐步被機械化取代。黃牛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由役用轉化為食用了。
兜兜轉轉幾千年,黃牛重新回到了中國人的餐桌。不過這一次,黃牛不再是為了解決人們溫飽,而是為了提供更優質的肉質美食及營養價值。比如,小炒黃牛肉,色香味俱全,成為湘菜中一絕。再比如,我們公司,用黃牛肉製作的風乾牛肉,鮮香味美,完全可以與犛牛肉媲美。
雖然至今仍在許多偏遠山區能看到黃牛為農業生產服務,但時代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正所謂:沒有黃牛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黃牛。
票販子的代名詞
隨著時代的發展,黃牛已然不再是黃牛,更多的時候成為了票販子的代名詞。但不得不說,黃牛堪稱背了史上最憋屈的一口黑鍋。
目前,普遍認可“黃牛”源於上世紀初的上海。那時人力車盛行,車伕都穿著黃馬甲,因此稱這種車為“黃牛”車。後來,火車廣泛應用,人們會支付一些小費請常在火車站、汽車站混跡的車伕幫忙代購。
慢慢地,“黃牛”販票發展成為一個職業,只不過背離了開始的初衷。他們採用不正當的方法“壟斷”各種票券等資源,高價轉手賣給需要的人。
千萬別以為“黃牛黨”僅僅是中間商賺差價而已,如果不嚴加打擊,輕則導致物價橫飛、民不聊生,重則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經濟崩潰。畢竟,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我們剛剛經歷過那樣一段慘痛的歷史教訓。
在實名制的大背景下,“黃牛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他們並未因此絕跡,而是混跡於明星演唱會等場所繼續投機倒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