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狂熱的足球愛好者,“足王杯”是全校一年一度的足球盛會,作為班級的主力隊員他和夥伴們一同訂購球衣,一同拼命訓練。在高二時,他和隊員們成功贏得了“足王杯”冠軍。
他叫喬明達,畢業於南京外國語學校。外公是清華56級機械製造系學生,很小就對水木清華充滿了嚮往2014年被順利保送清華姚班,立志要做“有中國靈魂、世界胸懷的現代人”。
希望他能在清華這個更大的平臺上明確新的目標,繼續自己前進的腳步。優秀是習慣,夢想是力量。——喬明達父母
在南外期間,他先後獲得
2011年亞太地區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2012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
2012年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2013年國際資訊學競賽金牌(全球第二名)
2013年“百度之星”程式設計大賽總決賽第一名
南京外國語學校“周恩來特等獎學金”
他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啟了計算機競賽之路。看見同學用計算機程式設計來畫圖和製作動畫出於好奇就報名參加了資訊學的培訓班。一年後在全省小學生程式設計競賽中獲得第一名,從此,他對資訊學競賽興趣大增。
他的競賽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初二和初三時,他兩次止步省隊選拔的最後一輪,未能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比賽,這留下了遺憾,更激發了他的鬥志。
進入高中之後,每天完成課內學業後,他都刻苦訓練,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節假日,全力投入,大年三十,他都獨自在書房除錯程式。為了參加國外網站的線上程式設計比賽,他經常半夜爬起來用冷水洗臉,獨自鏖戰。終於,努力有了回報,他進省隊,拿全國金牌,又進國集,被保送清華,再進國隊,拿國際金牌。
喬明達從小將清華視為自己的目標,併為之奮鬥了十多年。在通往清華園的路上,有成功,有失敗,有收穫國際奧賽金牌的喜悅,也有止步於江蘇省隊選拔的酸楚。但是,唯一不曾改變的是他心中的夢想、信念,沒有停止的是他對目標的追求。——清華大學
在清華期間,他先後獲得“清華大學新生獎學金”,“清華學堂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高通獎學金”,“百度獎學金”。
2015年獲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全球總決賽金牌,2017年獲“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15000元”。
他曾被公派赴牛津大學、悉尼科技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斯坦福大學參與機器學習理論的研究。
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斯隆獎得主Ariel Procaccia,曾這樣評價喬明達
“Mingda is absolutely phenomenal, I believe he will be one of the top5 CS PhD applicants worldwide this year . ”
作為主要完成人,他曾在在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五篇,有兩篇發表於國際機器學習頂級會議COLT17,他的研究給出了接近最優的上下界,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院長姚期智院士表示,中國在2030年實現世界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目標,首先需要解決人工智慧發展缺少理論的問題,喬明達正是姚班研究人工智慧理論的翹楚。
這段經歷讓我發現,人工智慧等方向上仍然存在著大量亟待解決的理論難題。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研究,增進人類對人工智慧等重要領域的理解,並在未來推動世界的改變。——喬明達
從一名優秀的資訊學競賽選手,到一位優秀的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者。喬明達在這一路上取得了優異成就,立足於自己紮實的競賽基礎,也得益於自己從競賽經歷中獲得的寶貴品格,他遇到挫折時不屈不撓,砥礪前行。
資訊學競賽不同於課內學習,也與其它學科競賽有所不同,缺少全面、權威的教材,競賽所需知識也是日新月異,需要藉助網路查閱論文和資料,需要請教全國各地的競賽高手。透過參加競賽,可鍛鍊受益終身的學習能力,可結識志同道合的各地朋友,透過解決問題,可養成科學理性的思維習慣,可發現面向未來的專業興趣。喬明達認為,這些都是競賽帶給自己的寶貴財富,讓自己受用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