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圍繞公共安全、綠色可持續、高新技術等領域,集中釋出一批重要國家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據瞭解,今年國家政策新能源形勢大好新能源車開始廣泛普及。在汽車相關領域,釋出了《電動汽車碰撞後安全要求》等八條國家標準。具體來說,新修訂釋出的《電動汽車碰撞後安全要求》國家標準,針對目前出現的動力電池安裝於車輛後部導致碰撞時易起火爆炸的安全隱患,增加了車輛後部碰撞安全要求以及測試方法,同時修改了側面碰撞的適用範圍,完善了防觸電保護要求,有利於提升我國電動汽車安全技術水平,切實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
如果想知道一輛汽車的安全效能到底怎麼樣,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撞”,透過碰撞評估汽車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的主動及被動安全表現,從而判斷汽車質量的優劣。但是汽車的安全效能不能僅以市場上血淋淋的碰撞事故案例為逆向反饋,更多地應該是以碰撞實驗為正向探測,於是汽車碰撞測試便應運而生。汽車碰撞測試,一方面可以為車企提供安全參考,促使車企在安全方面進行良性改進;另一方面就是國家的介入,法律法規的約束可以不斷規範行業安全標準,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梯次利用》等2項國家標準,能夠指導企業開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規範梯次利用產品標識,促進資源最大化高效利用,避免新品電池製造帶來的資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環境負荷物質,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梯次利用是指某一個已經使用過的產品已經達到原生設計壽命,再透過其他方法使其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復的繼續使用過程,且該過程屬於基本同級或降級應用的方式。“梯次利用”與“梯度利用、階梯利用、降級使用”在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不能視為翻新使用。
在高新技術領域,《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綜合考量動態駕駛任務、最小風險策略和設計執行範圍等多個維度,將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為0-5級,並提示相應級別下汽車使用者應承擔的駕駛任務,更加系統和全面地對分級進行描述,有利於增進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理解,改善消費者的濫用、誤用現象,提升駕駛安全性。
此外,還發布了《電動汽車用傳導式車載充電機》《電動汽車用混合電源技術要求》《電動客車頂部接觸式充電系統 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國家標準。此次釋出有利於電動汽車企業全面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激發企業綠色發展的主動性。(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