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軍穿插、分割包圍美軍,27軍負責攻堅任務,兩個軍同時向五個據點發起進攻,這是長津湖戰役初期九兵團的指揮機關做出的部署。有人覺得這樣做兵力過於分散,未能集中優勢力量逐個殲滅美軍。然而,當時陸戰一師七團上校團長、柳潭裡的最高指揮官利茲伯格卻有自己的看法:“中國人發起進攻的時間太早了”。
1950年11月28日清晨,當20軍和27軍經歷了一夜的激戰後(戰鬥開始於11月27日 16:30),戰場的態勢如何?
60師切斷了下碣隅裡的美軍南逃之路,59師把柳潭裡和下碣隅裡的陸戰一師分割,58師從三面包圍了下碣隅裡(以上3個師屬於20軍);81師截斷了陸戰一師和美七師的聯絡,80師包圍了新興裡的美七師部隊,79師和柳潭裡的陸戰一師先頭部隊形成對峙(以上3個師屬於27軍)。
從上述的戰果可以看出,除了79師進攻受阻外,20軍和27軍基本完成了作戰任務,九兵團的指揮員對兩個軍也算是“物盡其用”(20軍擅長穿插,27軍擅長攻堅)。那麼,79師的戰鬥結果屬於部署不妥嗎?嚴格地說不能算。
根據戰前的情報顯示,長津湖地區敵人的兵力大約為1.5萬人左右(陸戰一師大約為1.2-1.3萬人),分佈在100多公里的戰線上。等到實際交戰後,柳潭裡卻有陸戰一師完整的兩個團。即便不考慮天氣因素,以志願軍的火力配置,一個師也殲滅不了兩個團的美軍,能形成對峙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了。
現在再回想利茲伯格所說的關鍵點:“如果中國人等陸戰五團和七團離開柳潭裡更遠一些再發起進攻,兩個團的陸戰隊員就再也回不去了”。僅從美軍的角度出發,這個觀點沒有問題,因為陸戰一師直到11月30日才接到撤退的命令。但是,第九兵團無法預知未來,他們一天也不敢多等。西線的戰鬥早在11月25日就打響了,第八集團軍潰敗的速度太快,東線的陸戰一師在理論上有隨時撤退的可能。
對於志願軍來說,攻城拔寨從來都不是第一戰略目標,殲滅美軍的有生力量才是最重要的任務。42軍在黃草嶺阻擊戰結束後就給陸戰一師佈下了一張大網,一步步誘敵北上(未炸掉水門橋就是例子)。但是,陸戰一師向長津湖地區推進的速度太慢了。
從古土裡至下碣隅裡僅有18公里,完全機械化的陸戰一師用了四天的時間;從下碣隅裡至柳潭裡共22公里,他們足足用了一週的時間;在第九兵團發起進攻的11月27日白天,他們從柳潭裡出發,甚至推進了不到兩公里。任何一個志願軍指揮員都不會對這種超級反常的情況視而不見,美軍到底在猶豫什麼?很顯然他們發現了危險。
陸戰一師透過情報至少知道20軍已經入朝參戰,只是麥克阿瑟和阿爾蒙德不相信。隨著西線的第八集團軍在清川江大敗,麥克阿瑟制定的“鉗形攻勢”已經不復存在。只要九兵團晚進攻一天,陸戰一師獲得西線的情報就更多一份,他們撤退的可能也就更大一些。一旦陸戰一師撤退,中央軍委和志司制定的計劃就有無法實現的可能,誰也不敢冒這個險。
當宋時輪和陶勇獲悉美軍真實的兵力後就改變了策略。27軍全力進攻新興裡的美七師,20軍58師全力進攻下碣隅裡。至於柳潭裡和古土裡,志願軍採用圍而不攻的方式,並且堅決阻擊要突圍的美軍。
單純從戰術的角度說,利茲伯格的觀點有道理,陸戰五團和七團離柳潭裡越遠,對志願軍就越有利。但是,覆盤戰鬥無法和臨場指揮相提並論。如果九兵團知道柳潭裡有陸戰一師兩個團,或許會再增加一個師的兵力,或許會重新制定方案,可這都只是如果。因此,從總體來說,九兵團的指揮機關在長津湖戰役中的部署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差距主要還在於兩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