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相繼落入關東軍手中,此時日軍第四師團大阪步兵第37聯隊的井上清一中尉新婚燕爾,正在大阪的家中休假度蜜月。
他剛和妻子千代子結婚,正是如膠似漆的時候,但這個時候歸隊的日子到了,臨行前的井上清一情緒低落、鬱鬱寡歡,時不時地望著妻子發呆,這些舉動都被千代子看在了眼裡。
歸隊前一夜,井上清一向千代子訴說自己的厭戰情緒,還說如果不打仗兩人就能幸福地一直生活在一起了,千代子安慰丈夫讓他不要牽掛,前線正需要他,他應該歸隊為國家效力,井上清一在妻子的安慰下很快就入睡了。
看著丈夫入睡後,千代子將一個“信封”拿出來放在神龕前,從旁邊拿過來一把小刀攥在手裡,輕聲地躺在丈夫身邊。
聽著丈夫已經熟睡,21歲的千代子拿出那把小刀對準自己的脖子,輕輕地將喉管割開,由於沒有經驗下手不夠利索,千代子並沒有將自己的喉管割斷,鮮血從傷口不斷地流出來,而千代子一直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一聲不吭,直到黎明到來之前才靜悄悄地死去。
千代子的鮮血將整個榻榻米浸溼了,第二天清晨井上清一迷糊中發現不對,趕緊醒來才發現千代子就在自己的旁邊割喉自殺了,神龕前還放著千代子的遺書,信封外面寫著“軍人妻子之鑑”。
我的夫君,現在的我正滿懷高興之情,我都不知如何表達我的高興之情了,我將在您明天出征之前快樂地離去,不管如何,請您不必擔心往後的事情……我心中的充滿了無盡的喜悅,如果讓我說為什麼而喜悅,那就是能在明天丈夫出征前懷著喜悅的心情離開這個世界,讓他從此以後不要對我有一絲的牽掛……
讀完這份長達一萬字的遺書,井上清一沒有掉一滴眼淚,就連他的神情也沒有多大變化。
他默默地將自己的行李收拾好,然後告訴了家人千代子死亡的訊息,交代他們辦好千代子的後事,頭也不回地離開家前往大阪港踏上開往中國的軍艦。
千代子死後,她的事蹟藉助媒體開始在全日本發酵,她也因此被尊崇為“昭和之烈女”。
為了讓千代子的事蹟被所有人關注,有兩家電影公司在短短的幾十天裡就完成了電影的製作,分別是《啊!井上中尉夫人》、《死亡的餞別》,這件事被電影放大,成了宣傳軍國主義的題材電影。
這兩部電影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對於日本女性而言,先後在日本本土、中國臺灣、韓國等地上映,日本軍部還特意將這兩部影片帶到了侵華戰爭前線,放映給所有士兵觀看,一時之間士氣大振,很多人都稱讚千代子是“日本女性的典範”。
受到千代子的影響,井上清一此後徹底化為了“野獸”,由於東北抗日遊擊隊員在九一八事變一週年之際襲擊了撫順煤礦,殺死了幾名日本人,為此招來了日本軍隊的報復。
井上清一就是駐守撫順的日本軍隊中尉,撫順守備隊長川上大尉當天並沒有值班,是井上清一值班的,煤礦事件發生後,井上清一就帶著部隊搜尋“匪徒”。
由於無法找到“匪徒”蹤跡,憤怒的日本人將怒火發洩在了百姓身上,井上清一認為抗日遊擊隊頻繁經過撫順郊區的平頂山村,村裡肯定有人“通匪”,他們決定要“殺一儆百”,井上清一就這樣下達了屠村的命令。
日軍將村子包圍後以照相為名,挨家挨戶地敲門,把百姓們全部趕到了平頂山村南面的窪地裡,北面是鐵絲網,西面是懸崖斷壁,東面放著6個被紅布包裹著的大東西,只有南面供人進出。
所有百姓全部抓來後,日軍將南面堵住,隨後那6個被紅布包裹的東西揭開了真面目,原來是6挺重機槍,子彈已經上膛。
井上清一一聲令下,機槍瘋狂地朝著人群掃射,鮮血飛濺血肉橫飛,村民們哀嚎的聲音響徹窪地,有部分村民跑到了南面,卻被鬼子們用刺刀捅進了身體,衝出去的倖存者非常少,等到所有人被打倒後,日軍又拿著刺刀對準窪地裡還沒有死去的村民,只能聽到此起彼伏的“喀吃”聲。
整個屠殺長達三個多小時,到傍晚時分,整個村子裡已經找不到活著的人了,為了掩蓋罪證,日軍將汽油澆在了房屋和屍體上,一把大火燒了個乾淨。
此次慘案共有3000多名通報死在了日本人的手裡,其中2/3都是婦女和孩子,而倖存者僅四十多人,如今健在的也僅有三四人了。
由此可見千代子的“勉勵”有多麼重大,一年前井上清一還是個厭戰的中尉,一年後就已經變成下令屠殺的劊子手,所以說,千代子之死對日軍侵華的影響要遠大於一個師團的兵力,他對於日軍士氣的鼓舞是不可想象的。
除此之外,日本皇后還專門出席了千代子的“遺德表彰會”,千代子和井上清一的媒人,44歲的安田夫人藉此“御國之行為”為契機,發起組織了“國防婦人會”。
這個由千代子之死衍生出的“國防婦人會”在短短的幾年間就發展了數百萬人,七七事變前“國防婦人會”的會員只有458萬人,但是七七事變後僅僅數個月的時間,“國防婦人會”的會員就迅速增加至1000萬人。
這個數字非常誇張,要知道1937年的時候日本總人口在7000萬人左右,女性人口在3600萬,而這個“國防婦人會”就佔據了日本女性人數的1/3,規模非常龐大,這些婦女幫助日本軍人侵略中國,他們都是日本軍人的後援!
受到千代子的影響,日本女人是支援他們的國家發動侵略戰爭的,很多日本女人將千代子視為自己的偶像,她們認為“為祖國犧牲”是偉大的。
1940年9月28日, 日本舉行了第一屆“航空日”活動,11月23日,陸軍航空通訊飛行學校在茨城縣茨城郡吉田村成立,藤田多美子也參加了學校的成立大會。
四天後,22歲的藤田多美子自殺身亡,她特意留下了兩封遺書,一封是給自己家人的,另一封卻是給“吉田航空通訊學校各位空中勇士們”的。
在給通訊學校的那封信中,藤田多美子說她在學校得知了接連不斷的飛行事故後深受震動,同時在看了電影《燃燒的天空》後非常感動,她決定要做些什麼,遺書中說道:
那電影與眼前在戰場上活躍的陸海空軍人的身影在眼前相互映照,我強烈感到女性的生命簡直賤不足惜。此時站在貴校成立大會的一角,領略了偉大的空軍陣容……我願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祈禱吉田學校無一人犧牲。今晚我特地來到這裡獻上我的生命。
22歲的藤田多美子就這樣從學校的一口古井中一躍而下自殺身亡,她的事蹟和千代子一樣被廣為傳頌,至今在日本還能見到她的雕像。
1943年,日本雜誌《主婦之友》報道了一名叫做住原氏的日本婦女,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這名婦女親手將自己的五個兒子全都送上了戰場,從而被大肆報道。
住原氏的丈夫很早就病故了,他獨自一人將五個孩子撫養長大,還把所有的兒子全部送進了軍隊,讓他們為國家盡忠,後來這五個孩子全部成為了航空兵。
戰爭爆發後,住原氏的二兒子夜間演習時不幸墜亡,三兒子在吉林省墜亡,四兒子訓練時墜亡,小兒子則戰死在了緬甸,只剩下大兒子住原正一航空大尉還活著。
住原氏的事蹟曝光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夫人親自給住原氏寄送了悼念電報,很多的日本女人將住原氏視為偶像,寫信表示“我要成為如您般的日本之母……”。
還有巖淵百合,她的兩個兒子都在中國戰場上陣亡,全家就剩她和6個孫子相依為命,一個人種地養活全家7口人,日本媒體將她宣傳為“努力不懈與土地戰鬥的巖淵百合夫人”。
還有中村英子,她的丈夫中村岡次是第11軍106師團的中佐,在華北戰場中陣亡,為了給丈夫報仇,她帶著自己14歲的女兒一起報名參加了戰地慰安團。
在中村英子的思想裡,為日本士兵獻身就是為國家奉獻,這樣就是為自己的丈夫報仇,不僅如此,她還將自己的女兒一起拉上,雖然在現在看來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當時的日本這種思想卻是普遍存在的,為了侵略戰爭,日本女人紛紛將自己的丈夫或者兒子送上了戰場,這也導致日本男女比例失調嚴重。
因為戰爭導致國內人口下降,因此日本鼓勵婦女“為國家生育”,而日本婦女們也在洗腦當中認為自己應該為國家獻身,如果不生育將要面臨很大的輿論壓力,當時有一位日本婦女寫道:
我多麼希望能為國家生育一個男孩,可是現在我連一個女孩都沒生,像我這樣的“石女”於國、於君是極端不忠的,我每天恨不得將自己粉身碎骨……我含淚並深感羞辱地寫下了這封信。
而日本政府對於將所有兒子送上戰場的“軍國之母”大肆宣傳,還會為這些女人召開表彰大會,在戰爭後期,這些“軍國之母”的形象越來越多。
太平洋戰爭中沖繩戰役是唯一一次日本本土的戰役,在90天的戰役中,美日雙方死亡多達20萬人,其中有12萬人都是日本平民。
在戰役前夕,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和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校合併組成了“姬百合學生部隊”,這些十幾歲的女學生在戰場上看護傷員、處理屍體、搬運器材、運送食物,處處都有她們的身影。
戰役後期,這些女學生處在美軍的包圍圈中,她們已經走投無路卻又不肯投降,很多人都被炮彈炸死了,就算沒死的也是拿起槍和匕首自殺了,這場戰役中,姬百合學生部隊總共有219名學生和教師死於戰爭。
井上千代子的死不僅促使丈夫井上清一變為“屠夫”,還使得日本婦女以為國家“獻身”為榮,她們都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幫兇,但最大的影響還是促成了“國防婦女會”的成立。
這個囊括了一千多萬日本女性的組織所造成的的危害絲毫不亞於在前線作戰的日本士兵。
這個組織在日本國內非常活躍,建立者安田夫人家就住在大阪港區,有一次她和朋友一起去碼頭為士兵送行,發現有的戰士形單影隻就萌生了要建立一個組織的想法。後來由於千代子的事件影響,安田夫人這才下定決定,她和住在同一地區的50多名家庭婦女一起組建了大阪國防婦人會。
1932年4月26日,從“滿洲凱旋”的一部分士兵回到了大阪,港口上安田夫人設立了很多印有“大阪國防婦人會”字樣的帳篷,婦女會員們忙前忙後地為凱旋士兵提供茶水,殷切地招待走下軍艦計程車兵。
這些舉動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加上清一色的婦女,有記者記錄下了她們給士兵遞茶水的瞬間,隨後報紙上發表了《國防婦人會的歡迎引人注目》的報道,這是“國防婦女會”第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
由於“國防婦女會”這個舉動讓歸國士兵受到了關愛,在軍隊中很受好評,當局非常重視,很快這一地區性的婦女組織擴大至全國。
1932年10月24日,大阪國防婦女會升級成為全國性的國防婦女會,在成立當天,日軍陸海軍多位軍官出席了會議。
因為組織的擴大,國防婦女會的會員不再僅是家庭婦女了,女工、售貨員、女演員、女服務員、甚至是“女技師”也加入其中,這個組織包容性非常強,各行各業都有加入者,到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前已經有400多萬日本婦女加入其中。
從1932年成立到1945年日本戰敗,國防婦女會為士兵們製作慰問袋、歡送日本軍隊征戰、召開慰問會、弔唁陣亡士兵、打掃墓地、慰問死難者家屬、照顧傷員、優先與傷殘軍人結婚等。
除此之外,這些婦女在戰爭爆發後也很快成為日本國內經濟的“支柱”,大量的婦女走入工廠工作,為前線軍隊保駕護航。
這些婦女全部被戰爭裹挾,作為“軍事後援”對軍人起到了激勵和鼓動的作用,除此之外,組織的會費全部被用到了軍事後援和社會事業上,甚至還有團體開展了捐贈軍用飛機的活動。
由於戰爭,日本國內男人大部分都上了戰場,日本婦女成了支撐日本經濟的主要力量,1944年時有90萬女工在從事金屬和機械方面的工作,12萬婦女在礦山從事勞動,而所謂的“女子挺身隊”成員多達47萬人,如果沒有婦女在各條戰線上的勞動和付出,日本的侵略戰爭根本不可能持續14年之久。
因為戰亂日本女人失去了丈夫、孩子,戰爭後期基本上是忍飢挨餓在支援前線部隊打仗,雖然她們也是受害者,但我們回顧歷史必須要正視一個事實,那就是戰爭結束時解散的各類婦女團體組織人數高達2000萬人,這意味著日本所有的婦女基本上都是參加了各類組織,她們也是劊子手,區別在於她們沒有上過戰場罷了。
針對日本來說,戰爭期間她們是站在侵略者一側的,因此她們對於侵略戰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