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中國的橋樑建設速度過快,建築高度過高,隧道挖得過深,高鐵速度過快,中國產品出口過多,這些讓西方人感到吃驚,心裡五味雜陳。而近幾年來,中國造艦速度太快,5G發展太快,從蛟龍下海,到空間站初具規模,中國彷彿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而已,這樣西方感覺中國不僅追了上來,還可能要成為西方國家追趕的物件。為此,他們的心態開始發生變化,從原先的嫉妒到現在的恐懼。
這一變化過大的心態,除了基於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速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中國政治和軍事的“外溢力”,中國造艦“下餃子般”的速度讓西方認為,中國在軍事現代化的投入,並非僅僅是為了國家安全的自我防禦,而是要發展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藍海影響力。
基於這種判斷,美媒又開始渲染威脅論了,福布斯網站日前刊登了一篇文章,該文章著名的分析師埃裡克·拉伯斯所撰寫的,大致內容為即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美國海軍未來由巡洋艦,護衛艦,驅逐艦組成艦隊的火力也必然會繼續下降。更為現實的是,與整個中國艦隊相比,美國海軍艦船上的導彈垂直髮射單元減少的數量可能更多。想要擺脫這一困境,要保持美軍火力的話,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多造艦,但種種原因已經導致美國已無力和中國比較艦艇增長速度。
雖然同過去幾年相比,今年中國的造艦速度有所放緩,但這對以打造“深藍海軍”為目標的中國海軍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未來軍艦的建造方向一定是要體現大噸位和高效能相結合。所以,美媒所渲染的,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建造軍艦並不適用於中國海軍的未來。
從今年海軍科研部門一系列研究專案來看,目前,對於如何讓萬噸以上的大型艦船的自持能力更強,抗浪能力更強,且充足的內部空間能夠容納更多新型武器和高科技裝備。我們對艦用前沿科技的許多研究正在穩步推進,這些研究成果也將逐一應用於新一代軍艦。不難想象,包括新一代國產航母在內,今後我們將有更多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軍艦下水服役。
這個過程需要耐心等待和逐漸摸索,暫時放慢速度,為將來贏得時間和空間。與美國追求“全球霸主”的國防戰略相比,中國的一切國防建設計劃,都是為了創造一個安全的發展環境,而非為“霸權”服務。也許,對於處心積慮“算計”中國海軍的美國專家來說,他們更應該關心自身,所謂的“355計劃”再得不到國會支援的話,恐怕就快泡湯了吧?(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