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導體晶片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我們國內各大廠商都開始進行全面的佈局,為的就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優勢地位。而中芯國際作為國內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廠,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一直在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計劃,並被無數國人視為國產晶片的希望。
那麼中芯國際對晶片代工業務到底有怎樣的認知呢?就目前來看,中芯是否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中芯接連擴產28nm晶片
大家都知道,放眼全球的晶片代工市場,臺積電一直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三星和英特爾緊隨其後,它們加起來佔據了接近90%的市場份額。而中芯國際,別看它是國內大陸規模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也只能排到第五,地位並不算領先。
與臺積電相比,中芯國際的差距主要存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技術水平,如今臺積電都已經能量產第二代5nm晶片了,並且對3nm製程也有充足的信心,反觀中芯國際卻還在為7nm而奮鬥;另一個就是客戶實力,臺積電的客戶遠比中芯國際強大得多。
其實也正是因為臺積電的工藝技術足夠領先,才會得到這麼多客戶的認可,包括美企巨頭蘋果、高通等,都離不開臺積電的晶片供應。相比之下,中芯國際就有點不夠看了,其晶片代工業務大多都停留在國內市場,並未真正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這對於中芯來說,是一次必須要經歷的考驗,如果它能憑藉自身的技術水平,獲得海內外客戶的青睞,那麼就說明它的發展潛力要比想象中更大。為此,在美國修改半導體市場的進出口規則之後,中芯國際就開始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它必須邁過這一道坎。
至於中芯到底是怎麼做的,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瞭解,為了應對全球性的缺芯問題,中芯國際為擴建生產線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具體來看,先是去年下半年,中芯宣佈將拿出500億元資金擴充產能,建設月產能高達10萬片的晶圓工廠。
後來在今年上半年,中芯國際又豪擲160億元資金,與深圳技術大學聯合成立了一個積體電路學院,旨在培養更多的專業型人才。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中芯國際又有新動作,考慮到上海當地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情況,中芯投資了570億元展開合作。
這接連三次的投資,加起來的總金額高達1000多億人民幣,足以證明中芯國際對晶片代工業務的重視程度。而且中芯自己也很明白,全球缺芯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能利用好它,那麼未來在半導體市場很有可能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擴建晶片產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格外重視28nm等成熟工藝製程。上述這將近1200億元的投資,絕大部分都用在了28nm等中低端晶片上,中芯國際認為當前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實現成熟工藝製程的自給自足。
相當於“攤牌了”
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芯國際的想法,因為在外人看來,現在國內缺少的是先進製程的晶片,例如7nm和5nm手機處理器,其它製程可以先放在一邊。但是殊不知,從市場需求上來看,28nm等成熟製程的需求遠高於7nm等先進工藝,國內最缺的其實是中低端晶片。
要知道,7nm和5nm雖然足夠先進,但只有手機處理器才用得上,其它領域根本用不到。而28nm成熟製程就不一定了,各行各業基本上都離不開它,例如汽車晶片、通訊晶片以及各類電子產品晶片等,其適用範圍非常廣泛。
所以說,截至目前,關於28nm等成熟工藝,中芯國際“攤牌了”,其大約1200億元的投資,讓所有國人都明白了中低端製程的重要性。而且根據整個市場的情況來看,中芯國際大概是為28nm投入最多的晶片代工廠,它有自己的想法和部署。
28nm是一個很微妙的分界點,比它高階就屬於先進製程,比它低端就是成熟工藝。中芯國際之所以這麼在乎28nm生產線,是因為它很清楚自己無法在先進製程上超越三星和臺積電,只有努力研發中低端晶片,才能尋找到合適的機會,一舉提升自身的規模和影響力。
如今28nm對中芯國際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只要它能在全球28nm晶片市場佔據領先地位,那麼其代工業務就會得到更多客戶的青睞,接下來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中芯國際為擴建28nm生產線,投入1200億元資金,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因為現在28nm依舊是市場主流,雖然其不像7nm和5nm那麼先進,利潤也不是很高,但是在龐大需求的基礎上,中芯肯定能抓住更多的機遇。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