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裡,A股市場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格局。一些強勢的個股不斷創出新高,而一些弱勢個股則不斷走低,有不少個股的股價甚至都已經跌破了淨資產。那麼,這些跌破淨資產的股票是否值得買呢?
A股200多隻個股的股價跌破淨值
作為一家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往往都會產生一些負債,用公司的總資產減去負債,剩下的就是淨資產。用公司總的淨資產除以發行的股票數量,即為每股淨資產。當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跌破每股淨資產時,就被稱為破淨股票。
目前,A股市場的破淨個股已經有200多隻,其中以金融服務、房地產和交通運輸行業居多,分別有59只、33只和25只。金融服務業中,銀行股屬於破淨股票集中的重災區,有超過80%的銀行股都處在破淨狀態。
在眾多的破淨個股中,有十多隻股票的股價已經低於每股淨資產的一半,意味著這些股票正在以低於半折的價格向投資者出售。如果買了這些股票,即便是公司直接將資產清算登出,投資者也能獲得100%以上的投資收益。所以,這些股票看起來非常便宜。那麼,這些便宜的破淨股票,到底能不能買呢?
破淨個股是否值得買?
首先,要看淨資產的質量。一家公司的淨資產可分為多種型別,但不同資產的質量高低會有不同。判斷資產質量的高低,可以從資產的變現能力、收益高低、估值水平等方面來看。
一般來說,變現能力越強的資產,質量也就越高,比如現金或銀行存款,就是高質量的資產。
不過,作為一家公司,不可能將所有的資產都換成現金或銀行存款,因為這些資產帶給公司的收益較低,因此需要持有一些能帶來較高收益的資產。一般來說,能帶來的收益越高,資產的質量也就越高。
然而,能帶來高收益的資產,如果估值過高,就未必還是優質資產。比如原本只值100元的資產,雖然每年能帶來20%的收益,但現在被估值到10萬元,明顯就是估值過高了。
如果一家公司的淨資產中的低質量的資產佔比較多,其資產就很容易出現折損。比如最近兩年出現的比較多的商譽減值,就是低質量的資產出現折損的表現。一些上市公司之前以較高的溢價收購另一家公司,幾年後另一家公司的發展不如預期,意味著當年有很多的錢算是白花了,結果就需要進行商譽減值。
除了商譽外,還有存貨、應收賬款等資產也比較容易出現折損。這些資產如果佔比較高,就未必是什麼好事。
而一旦淨資產中有大量的資產出現折損,就會導致每股淨資產大幅下降,甚至比現在的股價更低。
所以,破淨的股票未必就是好股票,只有那些大部分的淨資產都是高質量資產的破淨股票才值得買。
其次,就是要看上市公司的造血能力,即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一家公司就算淨資產比較多,可如果造血能力不足,年年都是虧損,那麼再多的資產也會被虧光。
這種情況在那些已經處在衰退期的公司中比較常見,這些公司在以前可能也有過輝煌時期,賺了不少錢,因此積累了不少淨資產。然而如今這些資產已經沒有多少造血能力了,就算是想把資產變現都不容易,即便能變現,可能也要大打折扣。
所以,那些空有資產卻又年年虧損的公司,就算是股價跌破淨資產,也不值得買。
總而言之,破淨的股票值不值得買,要看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唯有資產質量高、盈利能力也還行的破淨股票才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