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果敢族(一)
連載更新系列
果敢族 他們所穿的衣服是經過改良後的漢族傳統服飾,涼草鞋與手中的樂器小三絃均在臨滄地區也隨處可見。
緬甸果敢與中國臨滄地區一衣帶水,一山相隔,緬甸的果敢族與臨滄地區的人民講同樣的語言,寫同樣的字,有著相似的面孔,卻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的民族。
這讓我們不禁發問,果敢族是華人嗎?
事實上,果敢族是緬甸政府對生活在緬甸北部果敢地區華人群體的定性稱謂。
果敢族亦被緬甸政府列入其在1983年制定的民族表中,從法律上確定生活在果敢地區的華人為緬甸所有的135個民族之一,成為所謂的“果敢族”。
緬甸政府此舉無疑是從政治需要出發,為了分離果敢地區的華人與其他華人群體及中國的聯絡。
事實上,果敢族與生活在緬甸其他地區的眾多華僑、華人一樣,都是漢族,而緬甸政府的做法將原本是同一個民族的人劃分成兩個民族。
緬甸果敢族是緬甸華人華僑中的重要一支,偏居緬中邊境地區,現有人口約20多萬,是旅緬華僑華人中族群意識最為強烈、社會影響最為突出的華人族群,也是緬甸法律正式承認的緬甸少數民族。
果敢族是緬甸撣邦北部一個較為特殊的少數民族,因其與中國雲南邊境地區的漢族同根同源——在民族的歷史發展上,他們與中國漢民族具有相同的血脈關係;在地理分佈上,他們所居住的地方與中國毗鄰。
隨著近年來果敢地區的武裝鬥爭不斷打響,學術界和社會各界對於果敢地區和“果敢族”有關討論也不斷增加。
例如:果敢是否應該作為失去的領土而被中國收回?果敢族究竟是華人還是緬甸的少數民族?等一系列問題。
關於第一個問題,答案毫無疑問是不應該,因為果敢地區在1962年中緬兩國劃界時,周恩來總理本著“尊重歷史,照顧現實”的精神,已將果敢正式劃歸為緬甸的一部分。
而關於第二個問題,也是學術界一直在討論的,目前一部分學者認為果敢族應該是華人而不是緬甸的少數民族,也有部分學者持與之相反的意見。
在討論果敢族是否屬於華人之前,首先應該明確“華人”、“華僑”、“華裔”、“華族”和“跨境民族”的定義。
中國政府給華人(外籍華人)的定義是:“外籍華人指原是華僑或華僑後裔,後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國國籍者”。
華僑是在國外定居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華裔是指定居在國外且已經取得中國以外的國籍者和在國外出生,根據出生國的法律而擁有外國國籍者,也就是說從法律上說他們已經不是中國公民,但是從血統上說他們是華人的後代(後裔)。
莊國土先生認為“華族”是由保持華人意識的中國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穩定群體,是當地族群之一,構成當地國家民族的組成部分。
馬戎教授將跨境民族定義為表示某個“民族”的成員分別居住在國際承認的國境線兩側,他們的居住地“跨越”了國境線,因而被稱為跨境民族。
在明確以上相關定義後,下期將給大家介紹果敢族的由來。
【參考文獻】
王士錄:《緬甸的“果敢族”:族稱、來歷、狀況與跨國互動》,《世界民族》,2005第5期。
莊國土:《論東南亞的華族》,《世界民族》,2002年第3期。
馬戎:《如何認識“跨境民族”》,《開放時代》,2016第6期。
古籍文獻電子資源,美斯齊線上書庫即可查閱
文案 | 立夏(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排版 | 貓她(部分圖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