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青島菜市場遇到一個形跡可疑、只拍不買的中年油膩男,那就有一定機率正是本磚家,我向來是把菜市場當成水族館植物園來逛的。本篇所列舉的“菌類”圖片均出自我手,絕大部分源於菜市場(但第一張就不是)。
一、糙皮側耳/Pleurotus ostreatus,俗稱“平菇”,最常見、最普通的蘑菇,菌蓋扇形,菌柄側生,灰色或灰白色。小時候我第一次吃蘑菇就是它,當時覺得鮮美無比,就連平時視若生命的紅燒肉也黯然失色;後來接觸到更昂貴的東北榛蘑,口感黏糊滑溜,反而認為不如“平菇”遠矣,可見小盆友很容易好賴不分。
二、香菇/Lentinus edodes,也叫冬菇、香蕈等,過去只能接觸到乾製品,近幾年鮮品漸多,標準的蘑菇模樣,圓咕隆咚胖乎乎。具有獨特的香氣,乾製品比鮮品更濃郁。最早的栽培香菇出現於我國,日本人將其發揚光大,現已成為遍佈全球的世界第二大食用菌。那麼第一大是誰?答案馬上揭曉。
三、雙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通體白色,菌體珠圓玉潤,菌肉敦實緻密。通常叫“口蘑”或“口菇”,但它和歷史上經由張家口輸入、原產蒙古草原的“口蘑”並不搭界。該種目前穩居世界第一食用菌,栽培最多的白色變種是17世紀年發現的。圖4“褐蘑菇”,雙孢蘑菇的褐色型。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埋了吧汰,卻是同一個物種,上哪兒說理去。
四、刺芹側耳/P. eryngi,“杏鮑菇”,和“平菇”同科同屬,長相卻迥異。其菌蓋小而薄,似乎可有可無;菌柄粗而壯,為主要食用部分,口感肥厚脆嫩,與鮑魚有幾分相似,熟後略有杏仁香味兒,故名“杏鮑”。在國內無野生分佈,本來也是默默無聞,直至1993年日本開發出高效栽培技術,它才有機會遍地開花。
五、冬菇/Flammulina filiformis,這名字是香菇的別名之一,同時也是“金針菇”較正式的中文名。“金針菇”過去列為毛腿冬菇/F. velutipes的變種,2018年確定為獨立物種。平常見到的都是纖弱修長的型別,或色如淡金,或潔白如玉,均為人工栽培品種,和野生狀態大有不同。現在看來是白色型的越來越多,“一白遮百醜”,在蘑菇身上同樣適用。
六、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一個名字涵蓋一連串小蘑菇。不論是海鮮菇、蟹味菇,還是勞什子白玉菇,全都是斑玉蕈的栽培品種或變種。本質上沒有差別,無非是顏色不同,圖7下方也許就是它最初的模樣。既是嫡親一家子,想必味道差不到哪裡去,購買的時候不用太糾結,誰便宜買誰就完事了。
七、環柄側耳/P. geesteranus,“秀珍菇”,別名一大堆,略。“平菇”的同屬小兄弟,外觀有些相似,市面上出售的是未成熟子實體(再長大一些可能叫“鳳尾菇”),菌體嬌小,故稱“秀珍”。據說鮮嫩清脆、味道鮮美,略勝“平菇”一籌。原產印度南部,1974年馴化成功,20世紀90年代從臺灣引進至大陸地區。
八、蛹蟲草/Cordyceps militaris,“北蟲草”,冒牌的“冬蟲夏草”,子實體呈靚麗的橙紅色,我這張照片色澤偏黯淡,可能是菜市場光線不佳所致。即便是真的“冬蟲夏草”也只是徒有虛名,並沒有傳說中的神效,贗品當然也沒有;但“北蟲草”的口感也還不錯,還能把湯汁也變成橙紅色,你管它滋補不滋補呢,好吃好看就行。
九、柱狀田頭菇/Agrocybe aegerita,菌蓋細嫩,菌柄爽脆,昧純香、鮮美可口,在野生狀態下常生於油茶林腐朽的樹根部及其周圍,故又得名“茶樹菇”。一般以乾製品或“乾煸茶樹菇”的面目出現在人們面前,鮮品不太多見,目前已有大規模商業化栽培。據稱,2008年9月該種被“神七”帶入太空,“為培育新品種奠定了基礎”,其實我不大相信“太空育種”......按下不表。
十、大球蓋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商品名“松茸”或“赤松茸”,也是冒名頂替,真的松茸指口蘑科的松口蘑等幾個種的統稱,和本種沒有半點關係。菌體既壯且萌,菌蓋赭紅,菌柄白色,就是江湖傳言的“紅傘傘,白杆杆”,但不妨礙它能吃,而且口感脆嫩,鮮味濃郁,是國際食用菌市場上十大交易菇類之一。
十一、卵孢長根菇/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商品名“黑皮雞樅”,雲南俗稱“水雞樅”,雖有“雞樅”之名,但和真的雞樅同科而不同屬。雞樅的“根”生於白蟻巢穴之上,和白蟻休慼與共,至今未能實現完全的人工繁育;而本種的“根”長在土中的腐木上,溫順可馴、易於栽培,早就實現了商業化栽培。雖然不如真的雞樅,但菌肉脆嫩,還算行吧。
十二、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因生於腐爛的稻草種得名。供食用的草菇,菌蓋菌柄都包裹在菌托內,外形渾圓如雞蛋,黑不溜秋就像燒過炭,此時最是肉厚爽滑,味道鮮美,“若過時不採,則開如傘形,俗名老菇婆,其價頓減”。原產我國南方,栽培始於300年前,19世紀30年代由華僑華人傳播於世界,如今已是世界第三大食用菌。
十三、貝葉多孔菌/Chestnut Mushroom,俗名灰樹花、舞茸,其子實體外觀層疊似菊、婀娜多姿,圖中的部分侷促於保鮮盒之內,難窺全貌。據說此物芳香四溢,菌肉脆嫩爽口、百吃不厭,過去國內有些大忽悠還將其推上了“抗癌”寶座,旅日作家薩蘇曾經專門寫過這事兒。又能抗癌又好吃,想啥美事兒呢,上天可沒那麼多好生之德。
十四、荷葉離褶傘/Lyophyllum decastes,本名十分生僻,又因菌蓋的形狀、色澤和鹿茸切片相似,得名“鹿茸菇”。整體外觀和“蟹味菇”有些相似,然菌蓋更大,菌柄也更粗,香氣濃郁似松茸,菌肉絲滑似牛肝菌,最為日本人所追捧。我國從1973年開始探索人工栽培,歷經40年不懈努力,於2013年在上海首次實現穩定的商業化生產。
十五、大革耳/Panus giganteus,也叫大側耳,商品名“豬肚菇”,最早的栽培種由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從野生菌中分離馴化而來。其真實身份長期撲朔迷離,起初定為杯蕈,後來又修訂為大杯傘/Clitocybe maxima,最後改用現名。本種的特點之一是菌蓋中部明顯下凹,呈漏斗形或碗形,號稱如“竹筍般清香,豬肚般滑膩”,想必燉湯是極好的。
十六、白參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又名裂褶菌、樹花。子實體簇生或群生,無菌柄,層層疊疊,形如菊花,說它像蓮花也行,所以還有個形象的商品名叫做“雪蓮菇”。其菌肉質韌,味道清香,鮮美爽口,加上“雪蓮”二字的加持,似乎又籠罩了保健作用的光環。南北皆有分佈,據稱雲南產的還有“乾巴菌”風味,尤為佳品。市面上的估計均為人工栽培。
十七、短裙竹蓀/Dictyophora duplicata,著名食用菌。竹蓀是鬼筆科鬼筆屬10餘種類似菌物的統稱,市售的一般是長裙竹蓀/D. indusiata和本種,上圖經業內大佬鑑定為短裙,錯了不怪我。成熟的竹蓀,乍看猶如一位著網眼蕾絲裙的高挑美人,細看則有些不可描述;觀察菌裙的長度和顏色,可區分各種類,不過做成乾製品都差不多。有人工栽培,可全年供應。
十八、梯稜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屬“黑羊肚菌”支系,因菌蓋表面猶如梯子而得名。該種在我國四川、雲南、鄂西南地區有野生分佈,曾被認為是“最易成功栽培”的羊肚菌之一,也是近年來我國大面積馴化推廣種植的菌種,佔我國栽培羊肚菌的95%以上。再加上交通、物流發達,故而全國各地都能見到本種的鮮品。
十九、暗褐網柄牛肝菌/Phlebopus ortentosus,俗稱“黑牛肝菌”,是“牛肝菌”系列中唯一一種能夠商業化人工栽培的種類,不然它也不能擺在青島菜市場的小攤上。本種和另外幾種著名的“牛肝菌”不同,它屬於小牛肝菌科,但菌體同樣壯碩肥大,野生狀態下甚至可以長到籃球般大小,重達2、3公斤。至於味道嘛,賣菌子的自然會說好,但聽說不如其它“牛肝菌”。
二十、繡球菌/Sparassis crispa,中文名和拉丁學名印在包裝盒上,像這麼科學嚴謹的商家也不多見。菌體肉質,由一個粗壯的柄上發出許多分枝,枝端形成無數曲折瓣片,形如繡球,又有點像銀耳。據說香味宜人、口感佳美,日本人尤其好這一口兒,稱之為“夢幻神奇菇”,真是一驚一乍,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二十一、猴頭菌/Hericium erinaceus,肉嫩味香,著名山珍之一。古稱猴頭、熊掌、燕窩和魚翅為四大名菜,如今熊掌已被禁食,燕窩魚翅亦是徒有虛名,且不能人工養殖,只有“猴頭”尚能可持續性利用。可能正是由於人工栽培的大規模推廣,其身價和地位嚴重下跌,前幾天居然看到以“雪菇”為噱頭售賣猴頭菇的,居然淪落到改名換姓的境地.....
二十二、銀耳/Tremella fuciformis,我國傳統食用菌,歷來深受人們青睞。其子實體由10餘片薄而多皺褶的扁平形瓣片組成,色澤溫潤如玉,比繡球菌更像繡球。注意,乾製品往往呈米黃色,純白色反而有問題,可能是被硫磺燻過的。據記載,栽培銀耳始於四川通江,至少在1865 年就有規模化人工栽培,如今更是稀鬆平常了。
二十三、金耳/T. aurantialba,也叫黃木耳,與銀耳都是銀耳綱的成員,二期是同科同屬的至親姐妹。其子實體的風格和銀耳略有相似,上部表面凹凸不平,形如腦狀(故又稱“腦耳”),呈鮮豔的橙色、金黃色或橘紅色。江湖人稱“植物燕窩”、“肺部吸塵器”,這些都是忽悠,植物燕窩也還罷了,你怎麼吃它也不可能給肺部“吸塵”,走的就不是一條道兒。
以上共25圖23種,囊括多數菜市場常見菌菇,肯定會有遺漏,有待於日後補充。另外,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漏掉了一種和“平菇”“香菇”一樣常見的菌類,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這玩意兒雖然司空見慣,但本磚家卻沒拍過鮮活的黑木耳。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