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上有這麼一座島嶼,常年吸引無數來來往往的海鳥,這些海鳥在這裡不幹別的,主要就負責拉屎,而且一拉不可收拾。經過數萬年的累積,鳥屎是遍佈了全島。
您可能隔著螢幕都已經聞到了異味。但是這島上的居民們卻紛紛表示“真香”。
在上個世紀,這座海島已經獨立並且建國,島上的國民透過賣“鳥屎”賺錢,甚至一度成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過著與世隔絕天堂般的日子。所以說,“真香定律”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就像冷叔今天這期影片一樣,你開始以為是臭的,但看完後你一定會覺得,真香!
而榮華富貴就像遷徙的海鳥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短短的幾十年,這個國家就將所有的財富揮霍殆盡,只能靠著在國際社會上坑蒙拐騙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這個奇葩島國的名字,叫做諾魯。為什麼他們光靠賣“鳥屎”就能躍居世界第一富有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在暴富後又變得一貧如洗?
關注冷叔,今天就給大夥講講這座鳥糞島國諾魯的前世今生。建議正在吃東西的朋友們停一停或忍一忍,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有點味道。
諾魯位於中太平洋赤道以南60公里處,它是世界第三小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小的島國。整個島是一座呈橢圓形的珊瑚島,長6公里,寬4公里,總面積不到25平方公里,和廣西北海的旅遊勝地潿洲島差不多大。
整個國家只沒有首都,沒有密集的房屋,只有一個設在亞倫區的行政中心,行政區內有一個商店、一個郵局和一個小旅館。但就是這樣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島,在歷史上卻曾被各個國家所爭搶,它們不是搶別的,就是搶這島上的鳥屎。
1798年,英國人率先發現了這座小島,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快樂島”。但看到這島上除了椰子和鳥屎啥都沒有,想想也並沒有什麼好快樂的,於是英國人也就沒想著佔為己有。
100年後,德國人接盤了這座英國人沒看上的小島,並命名為“諾魯”。不久後,一名地質學家偶然發現,諾魯島上有大量的磷酸鹽,幾乎有80%的區域都被富含磷酸鹽的土地所覆蓋,而磷酸鹽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化肥、食品加工、耐火材料等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那為何這島上會有如此多的磷酸鹽呢?這就得感謝數萬年間一直在此地落腳並留下糞便的鳥兒們了。
這座島周圍14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只有它和另外一座更小的島嶼,所以片海域內所有的海鳥,就只有這麼一塊棲息地,海鳥們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唯獨沒有忘記在島上棲息並留下糞便的傳統,數萬年間留下的鳥糞早已堆積如山,這場面,那叫一個壯觀。
由於鳥糞中有著豐富的磷,從而慢慢的形成了10多米厚的磷酸鹽層,成為了罕見且價值極高的磷礦。看到德國人佔據瞭如此多的磷礦資源,先發現諾魯島的英國人不幹了,他們也想在島上開採磷礦。
但此時的諾魯島早已經不是彼時的“快樂島”了,“鳥屎不是你想挖/想挖就能挖”。德國人表示開採可以,給錢就行,當初是你要分開/分開就分開,現在可要用真金把我買回來…知道真相的英國人眼淚掉下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英帝國打敗了德意志,同時也僱傭了澳大利亞軍隊去攻佔此前由德國人佔領的諾魯島。一戰結束後,諾魯島成為了國際聯盟的託管地,由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同管制。
在度過了短暫的和平期後,二戰期間,諾魯島又被日本佔領,日本人甚至在島上部署了2000名士兵,還修建了小型機場,佈置了15架戰機,日本人如此重視諾魯島,除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略意義之外,自然就是那島上的磷酸鹽了。二戰結束,日本戰敗,諾魯又被澳大利亞託管。
半個世紀以來,諾魯先後被德、英、日、澳幾大強國輪流佔領。這也讓他們想明白了一件事兒,那就是,自家的礦憑什麼讓別人挖,再說了,這個島本來就是屬於原住民的。
終於在1968年,經聯合國批准,諾魯獨立,並拿回了本屬於自己的磷礦開採權。原住民幾個世紀的窮苦日子終於快熬到頭了。
建國後的諾魯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原始部落,打造成作為一個國家該有的樣子。於是他們硬生生把這個僅僅比一個大型樓盤大一點的島嶼,劃分出了14個行政區。並且還和其他國家一樣,設立了內閣制度,儘管他們的內閣一共才6個人,而且每個人都身兼著好幾個部的部長。整個國家8000多人中有1500人左右都是公務員。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家裡有礦了,可以肆無忌憚地開挖了。與前幾任佔領國嚴格控制磷礦的開採量不同,諾魯政府全面開放磷礦的開採,真正做到了隨時隨地想挖就挖。1500名公務員算什麼,就這麼挖下去,哪怕全國人民都是公務員,諾魯政府也養得起。
70年代開始,光靠著開採磷礦和出口磷礦,諾魯每年可以獲得將近6億人民幣的收入,想想看,全國總共才8000人,每年就有6億,這要平均到每人頭上那得是多少錢啊。
1975年,諾魯的人均GDP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5700美元,比當時美國人均GDP的四倍還要多,這也讓諾魯在短短的幾年間,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窮了幾代人的島民,終於過上了有錢的日子,但同時也迎來了幸福的煩惱,那就是這錢該怎麼花呢?於是乎,政府便實行了特殊的共產主義,通俗點說,就是政府負責所有國民的吃喝拉撒睡。他們的住宅、醫療、教育、通訊、水電等等幾乎都是免費,還在島上修起了環島公路。有了公路後,諾魯人搖身一變,人人都成了太平洋車神,沒事就開著自家的進口豪車,去公路上飈一圈,12分鐘一圈的車程,飆起來跟賽車比賽沒啥區別。
不僅如此,他們還修建了機場,併購買了5架民航飛機,常年往返於澳洲和美國。為了豐富國民的精神生活,諾魯政府在這個巴掌大的島上,設立了三家電視臺,分別是:諾魯1套、諾魯2套和諾魯3套。
除了想方設法豐富國民的精神生活外,政府還為了國民的身體健康操碎了心,他們在島上唯一的一塊綠地修建了高爾夫球場,但卻只是修了個心裡安慰。國民們每天都在忙著花錢胡吃海喝,哪來的時間鍛鍊身體?
磷礦開採請的都是外國人,都不需要諾魯人自己動手。願意上學的人也不多,更沒有人去運動,所以吃便成為了諾魯人民的唯一消遣。每天面朝大海,吃著海鮮唱著歌,嚼著牛排,喝著小酒,欣賞著黎明黃昏,感受著潮起潮落,如此愜意的時光,得讓多少人心馳神往啊。
不久後,諾魯就成了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國家,還是糖尿病患者比例最高的國家。曾經的“快樂島”光榮地升級成了“肥宅快樂島”。
也許大家會問了,就這樣的揮霍方式,靠島上的資源能維持幾年?難道諾魯人就沒想過以後的路嗎?給冷叔點個關注,接下來,就是諾魯人民更奇葩的故事。
其實吧,諾魯人確實為他們的未來考慮過,但人家島上畢竟幾個世紀都是原始社會,祖祖輩輩都沒受過啥教育,看起來也都不太聰明的樣子,所以想出來的方法自然也就不怎麼高明瞭。
他們首先是學習了中東的幾大資源國,像卡達、阿聯酋這些,成立了一支國家信託基金。
但成立信託基金後,接下來的一頓騷操作又讓全世界大跌眼鏡。他們為了炫富,首先花了兩百萬美元在倫敦劇院排演了一場音樂劇,結果這部劇演得慘不忍睹,最終血本無歸。
接著他們收購了太平洋上很多個兄弟島國的地標性建築。在這些窮鄰居面前炫富顯擺完後,他們也沒忘記去當年的地主家嘚瑟一下。
1972年,諾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最繁華的地段買下了一塊地,用來修建諾魯大廈,準備等海平面上升之後舉國都搬遷進去,如此的高瞻遠矚,你敢說諾魯人民沒文化?1977年完工的時候,諾魯大廈成為了墨爾本最高的建築,俯視著曾經的澳洲地主。
當然了,他們還買下了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地的許多高檔酒店,80年代末,為了開闢新市場,還投資了日本的房地產和中國臺灣的股市。反正吧就是世界上哪裡有專案,不管是好是壞,諾魯政府都想著去投資一下。對此,王多魚表示深深不服。
有錢了不存著,也不想著可持續發展。反正就是一頓胡逼操作,唉我諾魯政府就是玩!本來一度擁有超過10億美金的諾魯信託基金,經過他們的敗家折騰之後,只剩下了不到3000萬美金,就這樣的揮霍速度,鳥兒拉屎的速度根本比不上。終於,在上世紀末,島上的磷礦被挖光了,諾魯政府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快活了大半輩子的諾魯人,一夜之間又回到瞭解放前。
此時的政府,才算是迎來了真正的煩惱,曾經有多風光,如今就有多落魄,曾經想著該怎麼花錢,如今考慮該怎樣還債。
磷礦賣完後,也就沒啥其他可賣的了,最多隻能賣賣二手遊艇和二手飛機,但這些二手貨哪夠還錢啊,於是他們乾脆直接向美國借了將近2億美元的高利貸。
好傢伙,磷礦都挖光了,還敢借高利貸,鳥兒們也不敢給你這個勇氣啊。
由於諾魯政府根本不具備償還能力,慢慢的,他們前些年在其他國家所買下的地產,也一個個被收走,包括那座曾經寄託所有諾魯人夢想的諾魯大廈。
後來沒辦法,諾魯只能去發展其他產業。首先想到的便是農業,但由於常年對磷礦的開採,導致地面坑坑窪窪,早就不具備農作物的生長條件了。而傳統的漁業,早就是上一代人的事了,如今的諾魯人就沒幾個會打漁的,要知道,作為一個堂堂四面環海的島國,海鮮居然還要從澳大利亞進口。所以說啊,沒了磷礦之後想再賺錢幾乎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就只能想點歪門邪道來坑蒙拐騙了。
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諾魯打造成一個洗錢和避稅的天堂,零幾年的時候,只需要25000美元就能在諾魯註冊一家銀行,許多犯罪組織在這裡將他們的黑線洗乾淨。但這也引來了其他國家對諾魯的指責,諾魯政府也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
隨後他們便開始賣自己國家的外交權:再怎麼說諾魯也是聯合國成員,擁有與其他國家同等的國際權力。而正是利用了這點,他們開始向其他國家收黑錢來承認一些沒人承認的政權。比如,收了阿爾及利亞的錢,承認西撒哈拉國;收了美國和歐盟的錢,承認科索沃獨立;收了的日本錢,公開支援日本在國際海域的捕鯨行為…
連自己的國家主權都能出賣,這諾魯國已經徹底沒任何底線了。但這樣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與其飢一頓飽一頓的,還不如抱一個長期的大腿。曾經他們的地主澳大利亞就成為了首選。但接受援助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澳大利亞在諾魯島上建立了收容所,前後一共收納了上千名難民,並且澳大利亞還專門派遣了官員和警務人員來管理諾魯的難民所。諾魯由此獲得了澳大利亞所提供的每年約3000萬美元的費用。
其實吧,澳大利亞的小心思大家都明白,美其名曰是援助諾魯,其實就是變相的政治管轄,現在的諾魯,大小事務都需要經過澳大利亞的同意。雖然失去了往日的風頭,但好在他們沒有把自己餓死,只不過曾經世界最富有的國家,短短的二三十年後,只能靠著在國際社會上扮演小丑為生,淪落到如此田地,不由得讓人感嘆與唏噓。
說實話,諾魯政府在決定全面開放無限制開採磷礦的那一刻,就註定了會有今天的結局,一個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更需要遵循客觀的發展規律,而這一切,遠不是這樣一個從“原始社會直接搖身變成國家”的諾魯政府和諾魯人所能夠掌控的。
雖然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滿島的磷礦便是大自然的饋贈。諾魯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世人“坐吃山空”的道理,更警示了世人,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過度的開採一定會破壞大自然的發展規律。
想必經歷過如此大起大落的諾魯政府和諾魯人,也總該警醒了吧,重拾漁業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再加上旅遊業也可以大力開發,反正人口也就10000人左右,再加上靠著其他國家的救濟,應該也能慢慢緩過來,或者實在不行,那就乞求海鳥們多吃多拉,多多繁殖,等它們再拉個幾十萬年,又可以風光一把,富個幾十年。唉等等,好像以現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不需要幾十萬年,可能幾十年後這個島就不復存在了。曾經的諾魯大廈已經賣掉了,所以到那時的諾魯,又該何去何從呢?
好了,關於諾魯的故事,就講到這裡。
關注冷叔,記得點贊哦!下期繼續帶你觀察這個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
對於諾魯的種種奇葩行為,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盡情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