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地球表面看,一切似乎都很平靜,因此一說到地震,人們總覺得是比較少見的事。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地球上經常會發生地震。地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自然現象,就像下雨刮風一樣。據科學家們用精確的儀器觀測,地球上每年大約發生500萬次地震,並且平均一天會發生1萬多次。但是這些地震大部分都微乎其微,人們不用儀器觀測是根本感覺不到的,每一年中這樣的小地震大約佔當年地震的99%人們可以感受到的,只不過佔1%。
地球上為什麼會常常發生地震呢?
大多數地震是由地殼運動所引發的。剛硬的岩石在運動中受到力的作用,形狀發生改變,有時甚至發生斷裂,此時就會發生地震。目前,人們雖然對推動地殼發生變動的力量從何而來仍持有異議,對地震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有許許多多的推測,但大家一致認為某一地區的岩石發生了斷裂,是該地區發生地震的直接原因。地下的岩石產生了新的斷裂,或是原來就有裂縫,再次發生錯動是絕大多數地震發生的原因。許多威力極大的地震都發生在地下存在斷裂的地方。當地下的岩石因為受到力的作用而將要斷裂時,月亮和太陽的引力作用,水(水庫)或大氣對地面的壓力的變化,都有可能促使斷裂發生,有觸發地震的作用。
其次,地震又常常作為火山爆發的伴侶出現,在地球上存著大量的火山,火山每次爆發,會從地下噴射出大量熾熱的岩漿,體積急速膨脹,對地殼有所衝擊,因此一定會引起地震。
即使每年地球上發生如此多的地震,我們為什麼感覺到的很少呢?
原來,在地球上發生地震時,振動也有強度的大小,釋放出來的能量也有多有少,按照它們大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微震、弱震和強震等三大類。可使器皿丁當作響,使吊鐘和電燈、壁上的掛圖發生晃動的地震稱為弱震。可以使牆開裂、山石崩落、房屋倒塌的地震稱為強震。一些非常強烈的地震還能在眨眼之間把整個城鎮摧毀,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地球上如此強烈的地震,平均每年大約發生十多次,但有時候並不是發生在像唐山這樣人口極為稠密的地區,給人類帶來的災害也不會像唐山地震那樣嚴重。除了強震以外,弱震是不會給人類造成危害的,至於微震,就更沒有多大影響了。絕大多數地震都是微震。
地震發生時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感覺的到,在一定範圍內的人們才能感覺到。地震時,人們把震動的發源處叫作震源。震動自震源起,以波動的形式向四周發散傳出,叫震波。在震源處地震波的能量最大,在傳播過程中,地震波能量會逐漸消失,傳得越遠就越微弱,傳到一定距離,就可以弱到人一點也感覺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