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飄香,伴隨著陣陣沁人心脾的花香,9月16日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全體數學老師齊聚南校區微格教室,開展“基於‘雙減’背景下作業本課堂化”數學教研活動,活動分為二項議程。
青年數學教師潘雨菱老師,為我們帶來的課堂展示《乘法的初步認識》。本課是二年級學生學習乘法的初始課,也是一節概念課,乘法的意義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知識,它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也是後續學習的知識基礎。
潘老師巧妙地使用數數遊戲,引發學生的興趣。並以加法入手,結合圖片,帶學生們走入乘法的殿堂,潘老師的課堂生動活潑,富有童趣,考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潘老師不僅把課堂作業本納入備課環節,更融入教學環節,充分研究作業本,把教師的“備”、“教”和學生的“練”有機結合,貫穿學習的始終,讓學生的思維視覺化,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備課組分享:巧用《課堂作業本》理論最佳化提升
全體老師品味了潘老師的課堂教學之後,每個備課組一位老師進行真誠而精彩的發言。六位老師結合本節課從不同的角度就課堂上如何用好《課堂作業本》談了自己的經驗與做法:“減負不減質”,首先要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新課、練習都要做到精講精練,講在點上,講得精當;其次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研讀教材教參以及《課堂作業本》,找到教學重難點,把《作業本》中的練習點結合在各教學環節中;再次反饋矯正要貫穿整個課堂,《課堂作業本》是診斷學情的重要依據,要充分利用,讓課堂更有效。
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進步;不斷探索,才能不斷的發現。透過本次教研,上外秀洲小學部數學教師針對在“雙減”指引下,如何聚焦課作問題、最佳化使用策略、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學習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葉聖陶先生說過:“假如學生能夠‘領悟’了,能夠‘研究’出來了。就無須教師的‘講述’了。教師所‘講述’的,只是學生想‘領悟’而‘領悟’不到,曾經‘研究’而‘研究’不出來的部分。這才顯出‘講述’的真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