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勢向來複雜多變,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坐山觀虎鬥,一直都是大國角逐的典型特點。
當下,德國政壇正在發生大地震,很快,“誰能成為新德國總理”這個問題,就會擁有答案。屆時,默克爾時代將徹底成為過去式。
在德國,對華戰略一直都是“不容忽視”的議題,觀點無非兩種:幫著美國對華施壓,以及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戰略。
從默克爾的一連串舉動來看,向來務實的德國,並不願與華交惡。因為默克爾清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美國喜笑顏開,德國和歐盟付出沉重代價”。
事實上,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同樣是仗義執言、敢於替中國發聲的重量級人物。
在接受採訪時,施羅德語重心長地表示,德國不能參與“任何形式”的對華貿易戰,也不能在經貿領域限制中國。
請注意關鍵詞,任何形式,這意味著施羅德堅決支援中德友好合作。
施羅德認為,歐盟出現了這樣一種呼聲,那就是“在經濟領域,中國是歐盟的有力競爭者,因此歐盟必須對中國減少依賴”。施羅德認為,這種觀點是不理智的。
施羅德強調,大部分德國民眾認為,競爭可以讓商業變得更繁榮,也能讓市場變得更完善,雖然德國技術不容小覷,但也沒少面臨挑戰,但德國最終都調整過來了,歐盟不應該因為競爭而擔憂。
施羅德表示,德國離不開中國市場,特別是汽車和機械行業,中德合作是必須的,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既依賴中國市場,同時還想在中國投產。如果德國對華髮起貿易戰,結果必然是得不償失,最終的受害者將是德國。
在談到即將完成的德國大選時,施羅德強調,在對華戰略上,德國政府應該一如既往地務實,切不可挑戰中方底線,如若不然,中德都會受到傷害。
此外,施羅德還談到了“美軍狼狽撤離阿富汗”這件事。施羅德認為,美國扔下了盟友、快速撤兵阿富汗是戰略失誤,正如默克爾所言,歐盟不能像以前那樣依賴美國了,這意味著歐盟必須獲得戰略主動權,因為歐盟不能讓悲劇再次發生。
在施羅德看來,只有歐盟變得更加主動,未來歐盟才能走得更高更遠,一味依靠美國終究是行不通的。
與默克爾一樣,施羅德始終支援中國,且力挺中德交好而非走向對抗。這位元老級人物很清楚,中德市場可以很好地互補,且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維護德國利益也好,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戰略也好,德國都應該與中國加強合作。
不過話說回來,施羅德卸任了,默克爾很快也會退出德國政壇,未來的德國何去何從,目前真不好說。作為歐盟領頭羊,德國的選擇,將對世界局勢產生深遠影響,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國家,都在看德國怎樣佈局。
這的確是一個複雜多變的世界,默克爾之後,且看誰能挑起德國大梁吧。
真正的變局,沒準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