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做鄰居,很難說是古巴的幸運還是不幸。作為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與美國也算是一衣帶水的鄰居,按理說成為美國的附庸再正常不過,別人也不會嫌棄什麼。
因為在地理位置上,說加勒比海是美國的後花園,估計人們都不會提出什麼異議,畢竟古巴的位置太重要了。
不僅與美國隔海相望,而且飛機一個小時可以在美古之間打個來回,由此可見古巴對於美國安全的存在意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古巴並沒有屈從美國的強勢。
不僅沒有成為美國的小跟班,反而是一直與美國對峙幾十年。這也就算了,畢竟強中還有強中手。
更為奇葩的是,古巴居然在美國的後院點燃起社會主義的火花,成為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美國對此卻束手無策,望洋興嘆。
美國在古巴獨立運動中火中取栗
常言說鄰居是搬不走的,其實美國的鬱悶也就在這裡。
按理說,古巴當然不是什麼大國強國,無非是加勒比海的幾個群島,人口數量還沒有達到中國上海的一半,而面積也僅僅是中國山東的三分之二。
說實話這樣的格局在美國眼裡還真的不夠看。
那麼是什麼力量叫古巴膽敢在美國的鼻子底下掀起社會主義革命?
厚道一點來說,這都是叫美國給逼成這樣。
毫無例外,古巴也是哥倫布發現的。因此歷史上古巴最早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為了反抗西班牙的殖民,古巴曾經多次興起獨立運動,旨在擺脫自己被壓迫被剝削的悲催命運。
在古巴的獨立戰爭中,近在咫尺的美國扮演了一位隔壁大哥的暖男身份,為了支援古巴的獨立,作為新興的帝國,美國不惜與老一代的帝國西班牙開戰。
美西戰爭其實並沒有什麼懸念,自然是以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為標誌,宣告了老牌帝國的衰敗,而古巴從此成為美國的附庸國。
在抗擊美國新殖民地戰爭中與蘇聯攜手
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古巴又淪為美國的附屬國,這無疑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由此開始,古巴人們又在抗擊美國的統治的道路上艱難前行。應該說,以勞爾·為首的革命者所走的路徑,基本上是與中國的情形極為相似。
先是在城市起義失敗之後,隨後他們又轉入山區開展游擊戰。公允地說,其實卡斯特羅對什麼是社會主義一竅不通,就更別說共產主義這些高深的理論。對於卡斯特羅他們來說,把古巴人民從美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才是第一要務。
儘管美國在古巴扶植的傀儡政府實力雄厚,但也經不起卡斯特羅他們年復一年的百般騷擾。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眼看有美國扶植的巴蒂斯塔政權行將油枯燈盡,美國又像當年對待蔣介石政權一樣,既然幫不了就只好作壁上觀。
於是眼睜睜地看著卡斯特羅控制古巴整體局面,實際上是在尋求打壓甚至滅掉古巴新政權的最佳時機。
果然在新古巴政權誕生兩年後,美國在古巴的港口豬灣登陸,武裝侵犯古巴政權。
儘管卡斯特羅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擊潰了美國軍隊,然而,直面近在眼前的強敵,卡斯特羅在想,只有加入強大的陣營,才能對峙美國這個新興的海上帝國。
其實早在卡斯特羅開始古巴的獨立戰爭,蘇聯一直對古巴冷眼相見,與古巴甚至沒有大使級的外交關係。
這一方面是由於蘇聯對卡斯特羅的政治傾向並不看好,因為在蘇聯看來,卡斯特羅只是一個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
實際上古巴之所以進入蘇聯的懷抱,最大的推手就是美國自己。
尤其是豬灣事件之後,卡斯特羅深諳美蘇之間的矛盾是挽救古巴的關鍵一環,因為畢竟古巴的地理位置如此敏感,就像插向美國屁股後的一根毒刺,叫後者甚為忌憚。
可以說卡斯特羅對時局的認識一針見血,這也與赫魯曉夫的觀點高度一致,於是蘇古兩家一拍即合,古巴從此進入自己的高光時刻。
蘇聯的援助導致古巴經濟依賴加劇
隨著美蘇兩霸在世界上的博弈,美蘇都意識到古巴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尤其是經歷了古巴導彈危機以來,美蘇對古巴的態度可謂是涇渭分明。美國開始接連不斷地暗殺卡斯特羅,而蘇聯則是竭盡全力援助古巴。
霎時間,古巴成為當時國際社會敏感神經點,一旦美蘇發生爭端,古巴就成為阿是穴。
搞笑的是,對於古巴的經濟援助,蘇聯可謂是傾囊相助。比如,古巴盛產蔗糖,也是唯一的經濟支柱。
以1968年的蘇古貿易為例,蘇聯購進古巴糖,本身就是支援北美洲這個小兄弟,然而在價格方面,蘇聯的購進價是當時國際成品糖價格的六倍。
後來到了80年代,蘇聯從古巴買進的成品糖的價格居然飆升到國際均價的9倍以上。換句話說,古巴的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成長,最根本的原動力來自蘇聯的變相補貼。
此外,來自蘇聯的經濟援助包括大量的化肥、機械裝置。更誇張的是蘇聯的原油出口給古巴,價格更是叫人咂舌。因為蘇聯提供給古巴的原油價格,僅僅是國際原油價格的四成,這簡直就是白菜價。
在這樣的態勢之下,古巴的經濟一路高歌猛進,其實這也為之後蘇聯斷供之後古巴經濟大幅度縮水埋下伏筆。
毫無疑問,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之下,古巴可謂是在天時地利諸多方面佔盡先機。
這一階段是古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因而使得卡斯特羅有點飄,總覺得是古巴社會主義革命給古巴帶來新的活力。
而卡斯特羅的這些錯覺,使得他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吃盡苦頭,也給古巴後來的的經濟政治發展帶來諸多困擾。
古巴輸出革命顯而易見是力不從心
隨著古巴虛擬的經濟發展,卡斯特羅覺得是應該在世界其他地方複製古巴革命。
於是阿爾及利亞和巴拿馬等南美國家也想見樣學樣,而古巴在指導這些國家的革命事業上也是樂此不疲,尤其是在非洲輸出古巴革命,卡斯特羅更是傾盡全力。
從剛果金到玻利維亞,乃至後來的巴拿馬、秘魯、哥倫比亞和阿根廷,這些南美國家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古巴式革命輸出,於是組建游擊隊,拿起武器上山打游擊幾乎成為當時的第三世界的時髦畫風。
值得指出的是,實際上此時的卡斯特羅已經背離了自己的初衷,要知道成功的革命案例是不能複製的,也是不能成功的。
更有甚者,卡斯特羅居然派出軍人進駐剛果布,幫助他們建立國民防衛隊。與此同時,卡斯特羅的遊擊策略並不符合安哥拉的國情,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效。
在幾內亞,儘管古巴派遣了大量的軍事骨幹,依然沒能緩解安哥拉的總體困局,進而導致古巴自己也難以脫身。
蘇聯解體古巴面臨新的思考
前蘇聯的解體無疑是給古巴當頭一棒,由於缺失外來的援助,古巴經濟一夜回到解放前。此時的古巴就不要再說輸出革命這個問題,因為古巴本身的生存已經危在旦夕。
這倒不是美國不改初心一味要顛覆古巴政權,即便是美國聽之任之,古巴要是還是抱著老的教條,無疑就是死路一條。
不得不說,古巴革命的勝利,固然是老一代古巴人打出來的江山。但毋庸置疑,這裡頭更多的是時代的烙印,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紅利加持。
古巴的戰略位置固然很重要,問題是在沒有原先蘇聯那樣的支援,古巴在美國的家門口還能有什麼底氣,其實就連古巴人自己也覺得心虛。
可喜的是,在這些年的沉澱之後,尤其是經歷了落寂,古巴也許會更加成熟起來,尤其是學會了變通和與當今社會交融,這就是了不起的進步。
實際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能夠自立於世界之林,關鍵一點就是不能被別人所利用,不能成為別人的棋子。在如何走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上,其實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很多。
但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如何讓自己更強盛起來,而這一點恰恰是最為難以把握的。
雖然我們不得不說,古巴革命30年只換來了一地雞毛。
其實對每一個將要崛起的民族和國家都有著前行方向的思索和迷茫,這並不可怕,因為這是每個民族前行的一種探索。
既然是探索,就難免走彎路,這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畢竟古巴能夠依然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這件事本身就很有積極意義。
期望的是,古巴能夠從大國的博弈中走出來,認真反思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蘊,切切實實走出屬於古巴人自己的發展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