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讀Steve Pavlina的文章《克服嫉妒》,讓我重新思考了「嫉妒」這個東西。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覺得自己是個挺有嫉妒心的人,但這些年正在慢慢消除這種心態——這是因為對外在世界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1、匱乏心態vs富足心態
Steve在文章裡寫了這麼一段話:“嫉妒是匱乏思維心態的副作用。嫉妒情感源於那種認為他人的成功或幸福不知怎地會減少我們自己成功或幸福的觀念。”
“匱乏心態”,我覺得這正是根源所在。嫉妒不只是某種心態或者情緒。如果我們經常有很強的嫉妒感,那可能代表著我們對所處的世界有某些誤解——別人成功了,於是我成功的機會就少了;別人得到了某個東西,於是我更難得到了……
但實際上呢?相對於“匱乏心態”,這些年我開始用另外一種角度看待世界,我稱之為“富足心態”。
也許對一些大型組織來說,某些資源的確是有限的(比如網際網路巨頭要“爭奪”有限的流量資源,但這件事也有待商榷);但關鍵是,無論如何,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小小小個體來說,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極大富足的。
實際上,別人獲得了某些東西,根本影響不到我們。因為我們想要的那一點點,對這個世界來說實在是太少了,根本談不上“匱乏”。
當你開始用“富足心態”看待外部世界時,對很多事情的理解都會變得非常不同。
2、競爭習慣
這一點說的是,可能是受從小教育的影響,我們太習慣於去“競爭”,什麼事情都要爭取自己比別人強。於是,當別人在某個方面好時,我們會莫名其妙地嫉妒。
競爭習慣和匱乏心態有什麼不同?舉個例子。
匱乏心態說的是:我們認為全世界只有3個金幣,於是別人如果拿到了2個,我們就只能有1個了——我們看不到,這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大寶藏。
競爭習慣說的是:我們知道世界上有無數大寶藏,足夠每個人都得到很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就是不願意看到別人比我們多。
競爭習慣會帶來嫉妒習慣。
因為我們幾乎把“競爭”變成了一種本能,從小比分數,比學校,比誰家有錢——比來比去比這比那,卻唯獨沒有問過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3、我的轉變
學生時代,我是一個深受匱乏心態和競爭習慣影響的人。但現在,我變得越來越少會去嫉妒別人了。有時候嫉妒心理產生,我會覺察到,然後去想想為什麼。說到底,我慢慢學會了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
我發現,自己更願意看到身邊的人變得越來越成功。
前段時間和小夥伴婉瑩約咖啡。她是我最早的客戶之一,當初我剛轉行來到MetLife,而她也正好做了職業轉折,放棄網際網路產品的工作,做起了自己喜歡的寶石。
挺久沒見,我問她:最近怎麼樣?她說:現在的生活太棒啦,一切都步入正軌了。
我發現,那一刻自己真的特別開心。
後來見到學弟杜雨,他說自己在公司晉升了,在現在的工作裡能找到成就感,我也是同樣的感覺。
對於身邊的同事,我也有這種感覺。營業處裡其他團隊發展得好,我會也感到開心;如果一段時間其他人遇到問題,我還會感到著急。
我想,或許這也是「創業」帶給我的影響之一。我不再是侷限在某個部門裡,其他人多一個晉升,我就少了一個晉升機會;其他人多一個績效A,我就少了一個績效A的機會……
我現在面對的世界,更多情況下是:如果身邊人都越來越好,我也更有可能變得越來越好。
如果我的客戶們都有越來越多的財富,朋友們都晉升到越來越高的職位,小夥伴們的團隊都做強做大——我又會差到哪裡去呢?
這才是真實的世界啊。
所以就不怎麼被嫉妒困擾了。
————
在高鐵上,發現Mac沒電了,又忘了帶插頭。於是今天的文章就用手機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