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地域遼闊,從南到北,自西向東都有不同的景色,所以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的特色之處。而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是,甘肅最偏遠的一個縣城,也是一個被人遺忘的縣城。
早上從酒泉出發,一路分享著大漠戈壁的美景,領略著歷史的古老印記!還不時嘀咕著,此次前往青海翻越當金山口,是否能探秘到《九層妖塔》外景地——阿克塞博羅轉井鎮,畢竟在路上才想起這裡還有個如此美妙的地方。
中午11點半大太陽高掛空中,終於來到當金山下,不遠處起伏蔓延的山巒在陰冷的寒風中顯得如此深沉,一片殘垣斷壁在路邊不遠處的山腳下映入眼簾,透過路邊荒蕪的篙草隱約能看見一些或隱或現的廢棄廠房和破敗的樓房!到了岔路口,一塊黝黑的石碑在車的右邊路基下赫然而立——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博羅轉井鎮老縣城遺址,終於到達目的地了。
看著一棟棟舊樓房和一片廢墟,你想像不到這裡曾經是一個繁榮的小鎮,現在卻人去樓空!不瞭解情況的人真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
1988年,這片土地上有6681人和10萬餘頭綿羊在此生活;
2014年,阿克塞縣人口突破一萬大關,同時牲畜存欄超過了20萬頭。這意味著,這個全國人數倒數第四多的縣,平均每個居民可以分到20頭牲畜。
阿克塞隸屬於甘肅酒泉,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一片荒涼廢墟,當地人叫他老縣城,這裡因拍攝《九成妖塔》而出名,博羅轉井鎮目前作為影視拍攝取景地,在全國已經小有名氣!海拔高,寒冷,交通欠佳是這裡的真實反映。
只存在20年的小鎮是因為水源而搬遷
這座縣城搬遷的因素,在於來自大山的飲用水,因為其周圍是阿爾金山山脈,含有了大量的礦產和大量的放射性元素,人們日常的飲水中,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元素不利於人類的生存發展。這對博羅轉井鎮的飲用水源造成一定影響,長期飲用,會導致當地居民患病,不利於該地的長遠發展。
阿克塞縣搬遷後,老縣城並未進行拆遷,而是棄置於戈壁上。人去樓空,使博羅轉井變為無人區。現在作為影視拍攝地,每年有許多遊客慕名前往。小鎮廢棄已近20多年時間了,這裡的一切或多或少地記錄了那個年代的模樣,老縣城保留下來的學校、醫院、政府機構等設施獨具特色,為日後景區發展奠定了基礎。有空路過這裡值得一看!
在1998年,縣城開始陸續搬遷到了幾十公里以外的平原上,而博羅轉井鎮也開始慢慢廢棄,從最初的全盛時期到現在無人問津,被人們所遺忘。
博羅轉井鎮(石油小鎮)屬於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名字源於蒙古話的音譯。這個鎮是五十年代初建鎮,由於地處偏遠、環境惡劣,1995年整體搬遷到了海拔更低的紅柳灣,整個鎮就此被廢棄。如今這個被遺棄的地方倒成了一個景點,末日廢土風格也滿足和城市人的某些好奇心,不少電影曾來此取景。圖為阿克塞博羅轉井的人民影劇院舊址,座位已經拆除,只留下了影劇院框架,是不是感覺很懷舊呢?
原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於海拔2800米的博羅轉井溝,處在阿爾金山的衝擊扇地區,居住在縣城的人們,除了少數人以正常職業維持生計外,遊牧為當地人的主要生存方式。
搬遷後的小鎮,今為影視基地
提起博羅轉井鎮很多人一定很陌生,但是隻要你看過《九層妖塔》《西風烈》《天將雄師》等幾部電影,一些場景定然歷歷在目:倒紮在地的公交車、詭異無人居住的房屋、荒涼的神秘氣息……這些經典的影視場景均出自甘肅省酒泉市阿克塞縣境內的博羅轉井鎮。
說真的以上幾部電影,我還真沒有看過,但是,當我走進電影裡出現的場景時,瞬間被幾頭龐然大物怪獸給嚇到了,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恐怖場景,如果我一個人在這裡拍攝,估計還是有點害怕。
3A級旅遊景區博羅轉井影視基地正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此打卡拍照。同時,阿克塞縣政府借勢發力,在培育縣域文旅品牌上下功夫,將文化和影視旅遊深度融合,打造甘肅文旅新品牌。
如今,博羅轉井影視基地已經成為甘青、甘新大環線和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古絲綢之路的網紅打卡地。它距離阿克塞縣城28公里,距離敦煌多地景點不足百公里,雪域高原的浩瀚,老城故事的縮影,給自駕遊遊客帶來美好體驗。
多彩的大漠風光、獨有的拍攝環境成功“吸粉”,這對博羅轉井影視基地是最好的推介。
據悉,在全面整合景區資源下,博羅轉井影視基地逐步探索出“影視文化+旅遊”發展模式,先後投資6000餘萬元實施了舊城食坊、景觀提升、民俗博物館等建設專案。目前景區小火車已投入運營,創想空間營地已開工建設。
而被廢棄的博羅轉井,一直停留在了上世紀80年代,幾乎與當代人失去聯絡。
眼前見證的這片雜草叢生,被曠日持久的狂風捲起的沙石洗禮了多年的荒城,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是一處訪古與探險的勝地。於阿克塞人來說,這裡承載著鄉愁,是他們一去不復返的故鄉。
離開時有哈薩克族小夥子趕著漂亮的馬車載著我們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