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15日中午12點,一架蘇聯飛機降落在我國北京的首都機場。時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走下舷梯,與前來迎接的國家主席楊尚昆握手致意。
這是戈爾巴喬夫第一次來到中國,也是時隔三十年後中蘇高層首次握手。
第二天,戈爾巴喬夫在人民大會堂與鄧小平見面,高瞻遠矚的鄧小平說道:我們這次會見的目的是八個字,總結過去,開闢未來。
戈爾巴喬夫對此非常贊同,中蘇兩國關係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然而短短兩年後,一場巨大的變故便降臨到蘇聯頭上,雙邊關係再次出現不確定性。
1991年的元旦,美國總統老布什給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打了一通電話,兩人都認為這一年將是對國際政治起決定作用的一年。
但戈爾巴喬夫萬萬想不到的是,它的代價將是蘇聯解體。
先是蘇聯波羅的海地區的立陶宛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示威活動,要求獲得獨立地位。
隨後曾擔任過俄羅斯聯邦蘇維埃主席的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要求戈爾巴喬夫辭職交權。
1991年12月25日晚上19點38分,印有鐮刀錘子的紅旗從克里姆林宮樓頂上降下,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取而代之,蘇聯從此不復存在。
根據約定,俄羅斯成為了蘇聯的唯一繼承國。基於這點,中俄雙方同意,中蘇關係將由中俄關系繼承下去。
但在最初,俄羅斯對從蘇聯繼承過來的這份政治遺產並不感興趣。
俄羅斯採取了“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沒有重視與中國的關係,也不想著和中國開闢什麼未來,一心只想著融入西方發達國家,希望藉助西方的力量來挽救自己衰退的經濟,重建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為此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積極尋求建立與美國的合作關係,雙方都認為俄美兩國“不把彼此視為潛在的敵人”,要“發展夥伴和友好關係”。
在一些國際事務上葉利欽也不顧國內聲音,力求與西方保持一致立場,涉及中國一些根本利益的問題時,俄羅斯也會附和討好西方。哪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向東推進,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發展空間時,葉利欽也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意見。
然而對西方的百般討好並沒有給俄羅斯帶來半毛錢的好處,相反還被狠狠坑了一次。
1991年年末,為了擺脫經濟困境,葉利欽採用了美國經濟學家傑弗裡·薩克斯提出的經濟手段,其中最可怕的一項內容是讓商品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
接下來的一年裡,俄羅斯物價瘋狂上漲了2508%,但國內生產總值卻下降了14%。身處這種經濟大環境裡的老百姓的實際收入也迅速下降,大批民眾生活水平跌落至貧困線以下,貧困人口規模迅速擴大。
儘管葉利欽從1993年開始整頓經濟,但災難的苦果已經種下。1996年俄羅斯國內的貧困人口比起蘇聯解體那會兒增加了6倍之多,四分之一的居民淪為貧困群體。
然而西方承諾的對俄經濟援助卻經常是雷聲大雨點小,它們曾兩次宣佈將為俄羅斯提供240億美元和430億美元的援助。
當然,這些錢並不是白給的,俄羅斯為此要付出高昂的利息,或是以其他政治、經濟條件作為交換。
結果到頭來這數百億美元的援助,俄羅斯拿到手的寥寥無幾。比如那筆430億美元的援助,西方最後只兌現了40億。
經濟不行固然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力量,已經籠絡了那些俄羅斯視為緩衝地帶的許多中東歐國家,俄羅斯這才意識到自己被人給耍了。
於是俄羅斯開始調整親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轉而推行全方位外交,以往被冷落的中日韓等亞洲國家,由此也成為俄羅斯外交的重點。
早在1992年時,俄羅斯曾與中國簽訂《中俄相互關係基礎的聯合宣告》,將兩國定義為“相互視為友好國家”。
但這也只是一個基礎而已,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畢竟俄羅斯那時還想著與美國發展“夥伴與友好”關係呢。
直到一兩年過後,備受西方擠壓的俄羅斯才重新想起來東方的中國,希望能與之建立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
對於這種示好,中國並沒有拒絕,於是兩國把“友好國家關係”升級為“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又簽署了《不將戰略核武器瞄準對方的聯合宣告》等多項檔案,中俄關系這才有了“開闢未來”的樣子。
到了1999年年末,與中國一道開闢未來的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主動選擇讓賢避位,把大權交給了他非常中意的普京。
這時的俄羅斯面臨著嚴峻的內外形勢,車臣問題懸而未決,北約、歐盟積極東擴,顏色革命衝擊不斷,普京亟需得到其他國家的政治支援。
在由普京本人簽署的《俄聯邦對外政策構想》裡,俄羅斯決策層提出了外交上要做的幾件事,其中就包括髮展同亞洲國家的關係。
而在這些亞洲國家裡,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又是俄羅斯政策的優先方向。
為此在普京成為總統的第一年裡,中俄兩國元首就進行了四次會晤,而後雙方又簽訂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把永遠做好鄰居、好夥伴、好朋友的意願和決心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這大大消弭了兩國之間的敵意。
少了東部之憂的普京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振興俄羅斯實力上面,他制定了長遠的經濟發展計劃,提出了“可控的市場經濟”,既不像葉利欽那樣激進,也沒有回到蘇聯時期的計劃經濟。
對於俄羅斯老百姓憎惡的金融寡頭干政行為,普京也痛下狠手,一一清除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此舉贏得了許多民眾的支援。
並且這時的國際能源價格也步步攀升,俄羅斯抓住機會擴大本國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一舉扭轉了此前葉利欽執政時期經濟長期下跌的局面。
以普京執政的第一年,也就是2000年為例,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增加了7.8%,出口更是增加了40%,創下了過去十年來的一個紀錄。
結果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幾年,俄羅斯就又開始風雨交加了。
第一個節點是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能源市場原油價格大跌,俄羅斯賺大錢變得困難起來;
另一個節點是2013年的烏克蘭危機,俄羅斯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全面制裁;
最後一個就是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
種種打擊之下,俄羅斯許多行業遭受重創,即便是普京這樣的強人也無法將其帶飛,俄羅斯的經濟只能再次進入頹勢階段。
並且比葉利欽時期更為棘手的是,西方對俄羅斯的敵意不再像當年那樣遮遮掩掩,他們的武裝力量已經公然把大炮架在了俄羅斯的臉上,從北冰洋到黑海,從烏克蘭到喬治亞,雙方武裝力量對峙的場景時常上演。
但倘若有人問俄羅斯是否懼怕西方,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俄羅斯在東方已經找到了一個非常靠譜的夥伴,那就是我們中國,俄羅斯不用擔心兩線作戰的問題。
自從2001年俄羅斯與中國簽署為期20年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之後,兩國領導人定期互訪,各層級、各領域代表團往來頻繁,經貿、軍事、人文等流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如今已經形成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並且中俄兩國當下還有美國這樣強大的共同對手,只要美國一天不倒,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就會繼續向前發展。
在美國眼中,俄羅斯與中國一樣都是自己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冷戰結束後美國在亞洲與歐洲搞的事情,基本上都與中俄兩國有關。
俄羅斯對此也心知肚明,所以哪怕是被西方忽悠瘸的葉利欽,都知道不能無視中國的存在,很早就開始佈局與中國的關係,繼任的普京就更明白中國的重要性了。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儘管俄羅斯大麻煩常有,小麻煩不斷,但始終都是穩坐釣魚臺,沒有國防安全上的威脅。
這固然有俄羅斯自身實力的因素,不過關鍵還取決於中國的選擇,倘若我國也像當年蘇聯那樣在邊境雲集重兵,俄羅斯的日子就很難說了。
好在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致力於建立一個多極化的世界,面對強大的美國中國不會畏懼,面對弱勢的俄羅斯中國更不會落井下石。
內容來源:
殷振興:《俄羅斯外交“東向”調整研究》,外交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唐陶然:《新時代中俄關系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