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各國加大經濟刺激政策,不少國家越來越擔憂通貨膨脹,不少歐洲國家都出現房價物價齊上漲的問題。
但是日本卻呈現出“不一樣的畫風”,物價下跌,消費低迷,陷入通貨緊縮。
物價下跌在許多人看來是好事,為什麼日本人就犯愁了?
高物價終結?
日本向來以高物價著稱。無論是泡沫經濟時期還是現在,日本的中產階級都在承受著高物價和高房價帶來的衝擊。
日本的房價和收入比曾經屢創新高,東京達到13.26倍,而首都圈其他地區也不例外,其中神奈川縣達到11.16倍,琦玉縣也達到10.13倍,就連關西的大阪府也達到了9.07倍。
在日本生活,打個車要40塊起步,坐個公交車10塊起步,一瓶500ml礦泉水至少要7塊錢,一瓶350ml可樂8塊等。
總之,日本生活成本怎麼高怎麼來。
但是疫情以來,日本物價持續下跌。
去年日本11月主要消費物價以10年來最快速度下滑。政府資料顯示,日本全國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12月較上年同期下降1.0%,略低於市場預測中值1.1%的跌幅,這是自2010年9月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
今年,物價在今年也持續下跌,連地價都下跌,東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區的所有類別土地價格較上年下跌0.7%,農村土地價格下跌0.3%。
而日本全國的土地價格較上年同期下跌0.5%,住宅用地價格下跌0.4%,為五年來首次下跌。商業地產的跌幅更大。商業用地價格今年下跌了0.8%。
地價下跌的原因除了有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外國遊客的急劇減少以及酒吧和餐廳營業時間的縮短,導致地價大幅下跌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日本正面臨嚴重的通貨緊縮。
信金中央金庫的高階經濟學家就表示,當前的日本消費正在急劇放緩,因此零售商無法提價。日本肯定面臨通貨緊縮壓力。
顯然,物價下降也未必是好事。
降價未必是好事
物價大範圍下降儘管短時間內可以讓消費者賺到便宜,但是長期來看,對社會生產極度不利。
試想一下,你做生意賣貨價錢不斷下降,你敢輕易開工嗎?所以,首當其衝影響的就是企業經營。
自1998年日本經濟首次衰退,GDP增長率出現負數以來,如今已是第二十個年頭。
日本飽受“通縮”之苦,年均GDP增長率不足1%。經濟長期低迷,缺乏通脹預期,社會整體消費出現萎縮,導致企業收益下滑,不敢隨意擴大生產,社會生產逐漸萎縮。
企業受到影響,“打工人”的影響必然緊隨其後,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個人收入減少。
過去10年來,日本應屆畢業生起薪幾乎沒有變化。日本國稅廳的調查顯示,1999年的日本,平均年收入是461萬日元,20年後的今天,日本人的年收入變成了436萬日元,反而還少了。
更嚴重的是,由於企業自身極度不景氣,效益不高,所以日本社會盛行的“終身僱傭制”鬆動,許多人原以為沒有了“終身僱傭制”,升職加薪的機會增加,但是現實截然相反。很多企業不再喜歡招聘正式員工,取而代之的是招聘大量的短期員工來節約成本。
由此,便帶來了失業率上升,特別是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許多企業不行了,隨著不少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就先拿“臨時工”開刀,導致失業率上升。
日本近年來的貧困率高達15%左右,且日本貧困人數增加,貧困正在成為日本社會越來越引人關注的社會問題。
經濟長期低迷的陰影導致日本民眾不願消費、不願投資。
日本全國每年的消費額長期在500萬億日元附近徘徊。
既然通縮了,日本央行不緊急干預嗎?
從經濟學角度來講,當一國通貨緊縮,應該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放水”刺激經濟。但是日本央行從2001年開始引進量化寬鬆政策,到現在已有20年,除了1991年年度物價上漲率超過2%,其餘時間也沒見產生什麼影響。
這意味著日本央行“放水”了20多年,都沒能刺激經濟。
許多專家甚至已經感到,日本經濟已經低迷到無法提振了。
奧運“拉胯”
日本社會過去多年陷入長期經濟低迷,背後很多原因,但是都離不開人。眼下日本社會面臨兩大問題,少子化和低慾望化。
人口和經濟問題互相交織。據估計目前日本的適工人口正以每年100萬人次的速度下降,勞動人口銳減驚人,同時影響生產和消費,也反過來加劇人口問題。在這種大環境下,外部刺激和政府投資對於拉動經濟發展,越來越成為日本政府刺激經濟的唯一手段。
安倍政府曾經想了兩個辦法,試圖提振日本經濟,第一個是“安倍經濟學”,內容就包括更積極的日本央行寬鬆政策。2020年中期,日本向經濟追加了2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
安倍的第二招就是東京奧運會。安倍政府認為,透過模仿1964年那屆奧運會,可以重新點燃和提振國家的集體精神,除了能帶動旅遊業發展,還能順便提振國民的消費精神。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把安倍自己給送走了,還讓“奧運紅利”與原來預期的大相徑庭。
不僅沒有刺激消費,反而還把經濟狠狠打擊了一把。由於疫情的影響,本屆奧運會不僅沒有為日本帶來收益,甚至還承擔了高額的防疫支出。因此,日本將在奧運會後面臨財政赤字問題,美國經濟學家金巴利斯特則預測,本屆奧運會讓日本至少損失了300億美元,
最新調查顯示,在全球企業家信心指數排名方面,日本居於末位。
對經濟沒有信心,國民不敢消費,日本的通縮還將持續下去。如何提振經濟,還得從人的身上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