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50年代起,山水畫中出現了一個新的門類——紅色山水畫。李可染就是創作這一題材的成功者。在眾多紅色經典作品中,李可染的《韶山》表現的是革命聖地,由於其構圖經典,又將革命聖地與山水畫的創作結合了起來,成為了一幅經典的名作。這幅名作不僅是美術史上的經典,在拍賣場上,也受到了藏家的青睞。
但是,當我們搜尋《韶山》這幅經典名作時,卻發現這幅畫竟然有幾種不同的版本,那麼,這些不同的版本,究竟是真作還是仿品?到底哪一幅才是出自李可染之手呢?真相有待探尋。
要了解一幅畫是否出自畫家本人之手,首先一定要了解畫家以及生活經歷。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年),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72歲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晚年用筆趨於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50年代,李可染決心從畫室走向自然,遠遊寫生,積累素材。至60年代,李可染“採一煉十”,構圖日臻成熟,完成由景入境的集約昇華。從69年至74年,李可染先生共完成了三幅韶山作品。
原來,真相竟然是這樣,竟然三幅都是李可染的真品真跡。現在,我們就來認識下這三幅作品。
韶山——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主席就誕生在這座,並在這度過他光輝的童年和少年時代。1925年毛主席在這裡發展了韶山第一批共產黨員,建立了韶山黨支部。1927年毛主席回湖南考察農民運動,曾在這裡開過農民幹部和農民的座談會。解放後這裡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瞻仰學習的革命聖地。
1969年,文革期間,李可染從牛棚被召至北京飯店作佈置畫,創作一稿未及署名的《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簡稱“69版韶山”),1971年李可染下放丹江,又畫有一稿《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簡稱“71版韶山”);1974年,李可染在對前兩稿的基礎上,斟酌構圖,細心經營,創作出這件巨幅《韶山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簡稱“74版韶山”)。
也算是見證了李可染那些艱苦的歲月。好在苦盡甘來,這幾幅韶山作品都受到了藏家的認可,紛紛拍出高價收藏。
2000年11月,69版《韶山》首次出現在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估價為80萬-100萬元,最後拍出了104.5萬元,這件作品沒有李可染的落款多少影響了些價位。2009年5月,69版《韶山》又出現在北京誠軒拍賣公司的春拍上,估價沒有公佈,最後拍出了1624萬元。
2003年7月11日,71版《韶山》第一次出現在北京華辰拍賣公司的春季拍賣會上,估價200萬-300萬元,成交於218.9萬元。71版《韶山》尺幅最小;2007年8月,中貿聖佳拍賣公司在其夏季拍賣會上拍了71版《韶山》,估價在650萬-850萬元,成交於1047.2萬元;2012年1月,南京經典拍賣公司在其“紅色經典——二十世紀共產主義藝術”專場裡拍賣了71版《韶山》,最終以6842.5萬元拍出;2016年的匡時,最終成交額8395萬元。
74版韶山為三幅畫中尺幅最大的,曾是1996年秋季中國嘉德《新中國美術作品》專場的封面作品,當時以154萬人民幣成交,2012年又在嘉德春拍以1.242億人民幣成交,2017年又在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拍會獲價1.7825億元。
李可染筆下的韶山靈秀多姿,林深樹茂,幾株高大挺拔的松樹環繞著毛澤東故居,他運用純熟的設色技巧勾畫了一個肅穆莊重的空間。
三幅鉅製作品都採用橫構圖,以精細的筆法,描繪出韶山沖的景象。來自全國各地的工農兵和紅衛兵高舉紅旗,到韶山故居參觀的情景:場院上、松林中、山崗上,到處都是他們的身影,鮮豔的紅旗迎風招展,真實反映了屬於那個時期的情境。畫面略帶逆光,使得所有物象都統一在朝暉的調子中,同時又凸顯出舊居的醒目地位,全畫寫實而又略施小寫意的用筆,使色墨瑩潤,層次井然。三幅《韶山》在故居的樣貌上沒有很大差別,再現了真實;李可染主要在參觀人員的數量與舉止動作、樹木形態、門前水塘形狀、遠山景色方面進行了不同的處理。
最終,《韶山》因為其精湛的技法,畫中革命故居的特殊意義,成為了經典紅色高價作品。
拾藝堂書畫隸屬國藏文化產業(深圳)有限公司旗下,是集藝術品的流通、拍賣、直播、定製等服務於一體的網路線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