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宗效應”,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提出,即當一個觀點對某人來說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能用這個觀點使得一個"反對者"改變其原有意見而和他的觀點一致,那麼他更傾向於喜歡那個"反對者",而不是從始至終的附和者。
簡而言之,人們喜愛那些在自己的影響下改變觀點的人,甚於喜愛那些一向附和自己觀點的人。
在影視作品中有很多這樣的片段。某個威嚴的皇帝偏偏欣賞跟他唱反調,敢於挑戰他的權威,能夠堅持自己觀點的大臣;強悍而滿臉橫肉的山寨王、土匪頭子因為喜歡被綁架者的直爽,敢於駁他的觀點,而主動放了他;說一不二的霸道總裁往往喜歡跟他對著幹,既有奇思妙想又有能力解決問題的部門長………這些都是“改宗效應”的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當你在團隊中發表自己的一個觀點,下面全是沉默或者附和的時候,其實你內心未必有多大的成就感。相反,當有人激烈反對,而又被你當眾說服了,那種挑戰與成就感,總是讓人覺得意義非凡。
當你追求一個女孩,女孩卻從不反抗,逆來順受,三下兩下就被你追到手,你會覺得怎麼這麼容易到手,往往就不會珍惜。可如果是你花了很多心思,千方百計追求到,才把這女孩徹底降服,你的征服感和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自然就會倍加珍惜。
當一個“好好先生”式的同事永遠對你點頭稱是,永遠一副禮貌的客套,你可能會對他不屑一顧,甚至會把他忘記了。相反,如果一個同事敢於亮出自己的觀點,甚至有時說不,你可能很快記住了他,反而對他有了好感………這些都是“改宗效應”的生動寫照。
現實中有很多的“好好先生”,特別是在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一些同志怕得罪人,愛惜自己的羽毛,有時為了選票,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從而違背自己內心的觀點去附和別人的意見;有時候想為了討上司的喜歡,從而不敢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只是一味點頭附和。
這些看似聰明的做法,其實都是“負能量”,獲得的也只是一時的好處,從長遠看不一定就能幫你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增加分數。
“好好先生”看起來挺隨和,其實是沒有原則的人,甚至是不作為的人,既不想得罪人又想撈到所有的好處,這種人最終不會受人重視,還會被人瞧不起。原因是,他們往往無法帶給別人一種挑戰後的成就感。而那些敢於堅持自己觀點,有獨立想法的人,最終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以及由衷的喜愛。
從我們人力資源的角度來說,要充分運用“改宗效應”原理,在考核幹部時要全面科學多維度,不唯選票,不唯分數,特別是不能被“好好先生”矇蔽了雙眼,而是要把敢於堅持自我,工作能力突出,作風踏實的幹部真正選拔出來。
朋友們,當你認為自己所做是正確的事情時,那麼你就要保持堅定的態度,不能因為怕得罪人或者畏懼權威,就放棄自己的想法,淪為一個無原則又隨聲附和的人。這樣做,不僅不會提升你的形象,只會令人覺得你是一個沒有立場的“牆頭草”。“好好先生”真是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