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營養素,能調節機體水分,維持酸鹼平衡。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日鈉攝入量不超過2000mg(相當於不超過5 g鹽)。但在生活中,大多數人的鈉攝入量卻是推薦量的2倍以上,危害健康。
人體攝入鈉的主要來源是飲食中的鹽,此外還有相當大的比例來自加工食品,如加工肉類、加工魚類、鹹味零食和乳製品(如乳酪)等。很多人在減少鈉攝入時,會注意減少食鹽的攝入,卻忽略加工食品中的鈉,導致減鹽效果不佳。
加工食品中究竟含有多少鈉?據一項發表於《英國醫學雜誌-開放獲取期刊》(BMJ Open)的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每100 g加工肉類和加工魚類中,鈉含量約為1050 mg。如果每天食用相關食物200g,鈉的攝入量將超過世衛組織推薦量。
圖片來源:123RF
研究人員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和南非5個國家的超市中,收集了26500種預包裝食品,包括19601種加工肉類和6899種加工魚類,以分析其中的鈉含量。
預包裝食品是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並且在一定量限範圍內具有統一的質量或體積標識的食品。簡單理解,預包裝食品同時滿足“預先定量”和“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
研究中加工肉類共涉及16類,包括肉類替代產品、培根、肉罐頭、冷凍肉、漢堡肉、臘腸和醃臘肉、香腸和熱狗、切片肉、肉乾、肉醬、烤串、其他肉製品、調味生肉、火腿和同類產品、烤雞、無調味生肉。
加工魚類共涉及4類,包括魚罐頭、冰鮮魚、冷凍魚和其他魚類。
圖片來源:123RF
分析發現,中國加工肉類和加工魚類中,總的鈉含量最高,為1050 mg/100 g;其次為美國(655 mg/100 g)、南非(571 mg/100 g)、澳大利亞(489 mg/100 g)和英國(432 mg/100 g)。
加工肉類中,中國的鈉含量最高,為1066 mg/100 g,其次為美國(768 mg/100 g)、南非(754 mg/100 g)、英國(590 mg/100 g)和澳大利亞(580 mg/100 g)。
加工魚類中,中國的鈉含量為942 mg/100 g,其次為澳大利亞(392 mg/100 g)、美國(364 mg/100 g)、南非(356 mg/100 g)和英國(354 mg/100 g)。
此外,在不同的預包裝食品中,鈉含量也有很大區別。如中國烤雞的鈉含量是英國的 4.5 倍(893 mg/100 g vs 197 mg/100 g)。
圖片來源:123RF
研究最後強調,不同國家、不同預包裝食品中,鈉含量有很大差異。在中國,鈉的攝入主要來源是烹飪,但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轉變,肉、魚等預包裝食品中,隱藏鈉(鹽)的攝入量呈快速增長趨勢。
研究人員建議,想要透過減鹽降低、維持健康血壓,促進健康,不僅要注意烹飪用鹽,還應注意預包裝食品中的鈉含量,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攝入過多的鈉,對健康產生危害。
對於普通人來講,該如何知曉預包裝食品中鈉含量呢?我們可以透過食品的營養標籤來判斷。
目前,中國大陸的預包裝食品,除了保健食品及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外,其營養標籤都要按照《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來寫。營養標籤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其中,營養成分表是標有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的規範性表格。
根據《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必須寫在營養成分表裡的營養素包括能量、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以及其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
▲僅標示能量和核心營養素的營養成分表(截圖來源:參考資料[3])
▲標註更多營養素的營養成分表(截圖來源:參考資料[3])
當食品配料含有或生產過程中使用了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營養成分表中還應標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營養素參考值(NRV)簡單理解,是指某種營養素一天的推薦攝入量,如鈉的攝入量為2000 mg/天。營養素參考值百分比,也就是預包裝食品中,可以提供的營養素佔推薦攝入量的比例。
▲營養素參考值(截圖來源:參考資料[3])
以1份200 g的烤雞為例,如果其營養成分表中,鈉含量為893 mg/100 g。吃一份該烤雞,將攝入200 g×893 mg/100 g=1786 mg鈉,幾乎滿足了一天的鈉需求。
如果吃了1份烤雞,還吃了其它含鈉食物,將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導致鈉攝入量遠遠超過推薦量,時間一久,將導致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總的來講,想要實現減鹽,控制鈉攝入,不僅要關注烹飪中的用鹽量,還應關注預包裝食品中的營養成分表,瞭解鈉含量,從而將鈉攝入量控制在推薦範圍,促進整體健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