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下方出現大量人體標本,膽小勿入!
在美國費城,坐落著一座歷史悠久的醫學博物館——穆特博物館(Mütter Museum)。這個博物館裡陳列著各種匪夷所思的人體標本,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數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
負責屍檢工作的托馬斯·哈維(Thomas Harvey)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後,跑到費城給大腦拍照、測量,最後小心地將其切成了240塊,再一頓操作儲存起來。其中每一塊切片都有編號,指明它曾經位於大腦的哪個部位。哈維還寄了一些切片給神經病理學家研究,可惜並沒有得出什麼驚人的結果。
這個天才大腦讓哈維度過了落魄的一生。如今一部分切片被儲存在美國國家衛生與醫學博物館裡,已經很少對外展示。而穆特博物館裡的46片大腦切片,就是來自當時收到樣本的神經病理學家。
不過在這個有豐富館藏的博物館裡,令人大開眼界的遠不止天才愛因斯坦的大腦。
當肌肉逐漸變為骨頭
穆特博物館裡,有一具奇怪的男性骨骼——在人本身固有的、根節分明的骨骼上,還額外有一些絲絲連連的骨頭。自1979年起,它就被收藏在博物館裡。
1995年,一名叫卡羅爾·奧爾澤爾(Carol Orzel)的女性見到這具骨骼後,說她死後要和它並列展覽。因為他們都患有同一種疾病,進行性骨化性纖維發育不良(FOP)。
FOP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由基因突變引起。得了這種病後,人身上的結締組織(如肌肉、韌帶等)會逐漸轉化為骨骼,患者也會逐漸失去靈活自如的軀體。
這具男性骨骼屬於哈里·伊斯特拉克(Harry Eastlack),他是FOP的代表性病例。他在世時,部分肌肉就逐漸變成了骨頭,為此他做了多次手術來去除這些多餘的骨頭,但這並沒有讓病情好轉。越來越多的關節融合在了一起,他不得動彈。到15歲時,他的下巴已經融合,無法再吃固體食物,也不得不咬緊牙關說話。
奧爾澤爾也有同樣的經歷。同時她也是一個非常愛美的女人,希望能以最美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手臂不能活動,她便用長金屬片固定梳子和粉刷,這樣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給自己梳頭髮和化妝。她在FOP社群中也非常活躍,希望透過展現自己的生活,讓公眾對這種疾病有更多認識,也能促進學界對疾病的研究。
奧爾澤爾(中間,坐在輪椅上)和研究FOP疾病的科學家在一起丨穆特博物館
奧爾澤爾2018年去世的時候,她的骨骼如約和伊斯特拉克的骨骼陳列在一起,兩人生前並不認識,但此後他們將“並肩作戰”。而奧爾澤爾所熱愛160餘件的珠寶也在博物館繼續陪伴著她,彷彿她還一直美麗著。
永不分離的暹羅雙胞胎
穆特博物館裡,有一對著名的連體雙胞胎——Chang和Eng。他們出生於泰國,一度被稱為“暹羅雙胞胎”。1829年,他們被帶到了美國巡迴演出,在厭倦了這種生活後,他們娶了一對姐妹,在北卡羅來納州買了農場,一共生養了21個孩子。
兩兄弟的脾氣喜好截然不同,Chang脾氣暴躁,喜歡喝酒;而Eng平靜隨和,喜歡熬夜打牌。這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所以兩人決定輪流在對方家裡住幾天,在誰的房子裡就由誰做主。
這麼做的效果很好,然而1874年的一天,輪到去Chang家裡了,當晚風雨交加,但Chang堅持要去。第二天,Eng照常醒來時,卻發現Chang永遠地沉睡了過去。
Eng準備進行緊急分離手術,或許這樣自己還有活下去的機會。但在19世紀交通不便的情況下,Eng還沒來得及接受手術,就在三小時後去世了。
經過屍檢,醫生髮現連體的他們共用一塊肝臟。醫生認為即便是進行了手術,因為失血等原因,這對雙胞胎也不可能安全分離。如今,他們推測Chang可能是死於腦血栓。
陳列在穆特博物館的石膏鑄件,左為Eng,右為Chang丨穆特博物館
在穆特博物館,還有一對連體雙胞胎男孩,被前館長命名為Jim和James。這對連體雙胞胎共享一顆心臟。
大約40%的連體雙胞胎是胸部相連,33%是下腹部相連,後者可能共用肝臟、消化系統或者生殖器。更罕見的是顱骨相連的情況,僅佔6%。
肥皂夫人
“肥皂夫人”(Soap Lady)是1875年在費城公墓出土的。一百多年來,她一直襬著受到酷刑般的姿勢,張大嘴巴彷彿在尖叫。
她身上包裹著一種叫屍蠟(adipocere)的脂類物質,像肥皂一樣。這種物質很罕見,可能是人的脂肪在鹼性、溫暖、沒有空氣的環境中逐漸變成的,這也正是肥皂夫人被埋葬的環境。
被屍蠟包裹的肥皂夫人可以免於昆蟲、微生物等的侵擾,整個屍身得以完好儲存。在博物館裡,工作人員都沒有把她放進冷氣櫃,而是直接放在玻璃櫃裡。
科學家最初進行屍檢時,認為肥皂夫人死於黃熱病疫情,年齡大概40歲。而2007年一次新的檢查中,科學家認為肥皂夫人可能只有20多歲甚至更年輕。
人類最大的便便
這段巨結腸長2.54米,最寬的直徑大約45.7釐米,裡面裝有大概18千克的便便。
結腸是大腸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儲存便便和回收水分。這段巨結腸來自一名死於29歲的男子,背後是一段悲慘的故事。
男子一生都被便秘所困擾。據他母親說,他18個月大時,腹部比一般嬰兒要大,而且已經有便秘症狀了。到16歲的時候,他甚至一個月才能排一次便。到了20歲,他還被送去展出,被稱為“氣球人”。
實際上,他得了一種叫“先天性巨結腸”的疾病。一般來說,我們的結腸上會有神經,可以調節腸道蠕動從而促進排便。但得了這種病後,一部分結腸缺乏神經節細胞,失去了活力無法蠕動,便便就淤積在結腸中無法順利排出。
這種病是兒童常見的先天性腸道疾病之一,每5000~8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人會出現這種情況。不過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現在已經可以透過手術痊癒這種疾病,患者不用擔心要遭受頂級酷刑般的便秘了。
除此之外,穆特博物館還展出了巨大的卵巢囊腫,這個囊腫重達34千克,來自S.M小姐。費城外科醫生華盛頓·阿特利(Washington Atlee)對S.M小姐做了手術,並把切除的囊腫捐贈給了博物館。
穆特博物館還有一整面頭骨牆,是奧地利解剖學家約瑟夫·海特爾(Joseph Hyrtl)收藏的139個頭骨,用以展示歐洲人顱骨解剖學的多樣性;館內還有北美展覽中最高的人類骨骼,高7.6英寸(2.286米)。
許許多多的藏品無法一一道來。
穆特博物館的創立者是美國一位受人愛戴的外科醫生托馬斯·穆特(Thomas Mütter)。在麻醉劑發明後,穆特醫生是最早開始使用它的人。在行醫過程中,他堅持消毒,極大降低了病人的感染風險。他還是醫學整形的先鋒,曾修復燒傷面容、畸形足等。一些得了“怪病”的病人也紛紛跑來找他,他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標本和藏品。
1858年,他把大量標本和醫療器具捐給了費城醫學院,希望建立一座博物館來推廣醫學教育。這些藏品,也是後來穆特博物館的基礎。
在醫學博物館裡,我們可以看到無數奇怪和罕見的病例,在這些病例背後往往是一段段曲折的、與疾病對抗的醫學史,記錄著醫學的發展。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許多疾病被現代醫學攻克,或許未來這些疾病,也真的只能在博物館裡見到了。
參考文獻
[1]the soap lady http://muttermuseum.org/exhibitions/the-soap-lady/
[2]giant megacolon
http://memento.muttermuseum.org/detail/giant-megacolon
[3]A Virtual Tour of the Mütter Muse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J2fk29NZA
[4]death cast of Chang and Eng Bunker http://memento.muttermuseum.org/detail/death-cast-of-chang-eng-bunker
[5]Chang and Eng Bunk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ng_and_Eng_Bunker
[6]cast and livers of Chang and Eng http://muttermuseum.org/exhibitions/cast-and-livers-of-chang-and-eng-bunker/
[7]conjoined twins http://memento.muttermuseum.org/detail/conjoined-twins
[8]The Disease That Grows Extra Bon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3lm9Lel-DI&t=578s
[9]new exhibit FOP
http://muttermuseum.org/news/new-exhibit-FOP/
[10]fibrodysplasia ossificans progressive http://memento.muttermuseum.org/detail/fibrodysplasia-ossificans-progressiva
[11]神奇的費城穆特博物館:愛因斯坦的大腦、總統口腔及泰國連體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72410
作者:小毛巾
編輯:黎小球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