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訂單接到爆,但卻都說不賺錢。
“我們營收持平的情況下,利潤下降了50%。”浙江一家企業海外業務負責人在第130屆廣交會期間感嘆道。
在複雜的外部環境和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下,外貿企業像坐上了過山車,而當前擺在他們面前的迫切問題是“訂單多、利潤低”。
成本暴漲
“從去年9月份到今年二三月份,我們這個品類的原材料漲幅在25%左右,現在還在持續上漲。”星星冷鏈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凡告訴記者。
約51%的受訪企業表示,出口利潤率同比下降,33.3%的企業表示利潤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僅有10.6%的企業表示利潤率有所增長。
其中,在原材料成本佔比較高的家用電器、工具、汽車配件和競爭較為激烈的照明行業中,企業利潤率下降情況較為明顯。
除此之外,受人民幣匯率升值、海運費暴漲、近期限電政策等影響,出口企業的綜合成本漲幅明顯,利潤率一降再降。
“以原材料成本上漲25%為例,同時人民幣升值8個點,這樣累計起來的話,企業至少要漲價30%,才能跟原來的利潤水平差不多。”浙江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算了一筆賬。
不賺錢?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都在漲
“工廠看起來是很紅火,問題是不賺錢。”劉隆告訴記者,去年賣200元美金的產品,今年漲價到300元美金,但工廠還是不掙錢,“很多客戶去年12月下單,我們今年3月被迫自己退單。原材料價格上漲,下單又退單;運費上漲,下單又退單。”
許多服裝企業同樣不賺錢。毛屹華介紹,寧波一些企業出口針織類服裝,平均一件衣服的利潤“可能一塊錢都不到”。
在江西贛州市于都縣做服裝加工的謝隆發說,廠子利潤很薄,一年出貨約50萬件衣服,“大家主要靠跑量,沒有量就賺不到錢,一件貨的利潤還不到一塊錢”。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上半年,全國3.3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3434.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078.9億元,收入利潤率為4.6%。
劉隆說,因為原材料漲價、運費漲價,公司一次又一次接單又退單,客戶雖然還能理解,但也會認為企業不夠誠信。他很擔心,疫情過去之後,客戶如果能找到其他貨源,生意就沒那麼好做了。他還透露,從2020年開始,企業規模已經在收縮,工人少了三分之一。
“限電潮”下柴油發電機廠家訂單爆滿
受電力供應緊張、能耗雙控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多地相繼發生“拉閘限電”現象。限電突如其來,為了搶抓生產,一些企業選擇了搶購柴油發電機以保障電力供應。
“差不多就是在限電發生後,訂單陸續開始增多。廣東、江蘇包括浙江等省,都有收到訂單,目前訂單大概在200多臺,有些已經不接了,太多了。”上述揚州地區發電機生產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平時交貨正常一個星期左右,現在差不多要20天。”泰州地區某發電機生產企業銷售經理告訴記者,“不管是哪一家貨都是比較缺的,因為有品牌的發動機就那麼幾家。”
“發電機組更多的是為了應急,比如說企業來了一個大單子,為了能如期交付不違約。但如果一直用發電機發電,從成本上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畢竟還是電價相對比較便宜。”有內燃機行業從業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
多家受訪企業均表示,公司加大了對研發和創新的投入,在原材料、技術、產品、市場上全方位推動創新,力求供應鏈自主可控的同時,增加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
免責宣告:本號尊重各方智慧財產權,保護原作者合法權益,本文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濟週刊等、找紗助手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本號的立場,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或需要刪除,請聯絡。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