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園內冰川漂礫
◎ 徐燕 張凡 李富強
秋日的陽光下,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北側岩石園內,靜靜臥著9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它們外表有明顯的摩擦痕跡,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它們卻有著響亮的名字“冰川漂礫”,來自遙遠的西藏。在國內地質類博物館中,擁有冰川漂礫,尤其是規模如此大的,實屬罕見。
冰川漂礫是隨冰川翻山越嶺被搬運的石塊。那麼,它們是自己隨著冰川運動來到九省通衢的武漢呢?還是由人工搬運至此呢?在它們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到了逸夫博物館。
“冰川漂礫”見證冰川運動
冰川漂礫是冰川曾經存在過的物證。冰川的搬運能力相當強,當冰川移動時,會裹挾沿途脫離基岩的岩石一起移動,這些岩石甚至能被搬運到上百公里之外,它們大小不一,粒徑可達數米甚至數十米。待到冰川消融退縮之後,這些岩石便停留在原地,這就是“冰川漂礫”。
經歷了漫長的冰川運動,以及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應力的磨礪,冰川漂礫上的磨面擦痕,不僅是冰川運動的證據,還可用作測量冰川流向,圈定範圍,找尋砂礦、原生礦的標誌。根據漂礫的位置,更可以推算冰川退縮的距離。當一塊巨大的礫石出現在本來不產這種材質石頭的地方,並且它還具有粗糙的磨面與明顯的擦痕,那麼它們就成為了最具有說服力的冰川期存在的證明。
筆者看到,逸夫博物館的這9塊冰川漂礫,大的長達1.9米、寬約1.8米、厚約0.9米,重達2噸,總重約7噸。它們表面有部分內凹槽,是冰川侵蝕和差異風化共同作用的結果,部分形狀上已變為羊背形、馬鞍形。
“冰川漂礫”養在深閨人未識
提起西藏,人們或許最先會想起那些聲名在外的神山、聖湖,但是卻不知道這裡還有眾多絕美的冰川等待著人們去發現。羊八井鎮位於西藏拉薩市西北91.8公里的當雄縣境內,這裡的山峰發育著現代冰川。
冰川漂礫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但知道它的人卻很少。2005年,透過聯絡退休定居在西藏的前逸夫博物館副館長魯連仲,時任博物館館長的任有福帶領閆飛,前往西藏拉薩尋找冰川漂礫,以填補逸夫博物館這方面的館藏空白,普及冰川知識。
當年4月,任有福、閆飛兩人匆匆乘機到達成都,再轉飛機前往拉薩,到達拉薩的當天晚上,兩人就開始出現明顯的高原反應。直到四天後,高原反應症狀消失,兩人才乘坐班車前往羊八井鎮,尋找古老冰川的遺蹟。
在羊八井鎮和地熱電廠之間的戈壁灘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石塊。根據魯仲連的長期勘測,這些石塊即為形成於18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期的冰川漂礫。而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把這些見證了冰川運動的石頭運到武漢,以滿足師生教學科研的需要,培養更多的地質人才。
一場長達3600公里的旅行
西藏,距離武漢有3600餘公里。一塊冰川漂礫,輕則幾百斤,重則數噸。怎麼運,這是一個難題。
魯仲連早早在當地聯絡了一輛吊車和一輛貨車。經過精挑細選,三人選擇了9塊大小不一、痕跡明顯的冰川漂礫,挖出來做好標記後,由吊車吊到貨車上,再用貨車將石頭運到青海格爾木市火車站,在格爾木轉集裝箱運到武漢。歷經數天奔波,這9塊冰川漂礫終於來到逸夫博物館門前,並在這裡安家,距今已有16載。
一塊塊神奇的冰川漂礫,是冰川送來的新景緻,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奇珍異寶。它們隨著冰川翻山越嶺,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遷,亦歷經了校園的物換星移。如今,它們依然等待著莘莘學子,默默告訴我們,熱愛地球,去探知地球百萬年間發生的奇妙事情,珍愛我們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