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始於2016年9月的措施週期正式滿5週年,這場調控浪潮最終效果如何?近期,住建部長王蒙徽答覆稱,經過堅持不懈的調控,我們的房市總體保持平穩執行,未來將繼續遵循房住不炒,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並不斷紮好調控的籠子,切實防範和化解市場風險。
同時,新華社也發表評論,表示看漲房價預期正處在轉變臨界點,市場供給方都在向好發展,種種訊號意味著調控取得向好進展,成果來之不易。可以看出,國家層面對樓市調控取得效果“讚不絕口”,同時,認為這樣的市場嚴調環境應該持續下去,避免發生鄰國的“泡沫破裂”現象。
雖然5年不懈調控,但老百姓關注的高房價、買房難、房屋投機炒作、房企違規銷售等問題仍然存在。截止去年底,全國住房價格過1萬的縣城有103個,超過2萬單價的城市有22個,重要50城的房價是收入的13倍以上。統計局資料顯示,在過去5年,全國平均房價上漲了43.4%,由2016年的7475元/平,上升到今年年中的10720元/平。而且這不過是平均數,過去5年,很多大城市仍然做到了購房“翻倍賺”。
看到這裡,可能這幾年沒買房的人會十分懊悔,尤其是對那些有需求且具備經濟基礎的人來說,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明明當初有實力買下三室兩廳,如今只能買個一室一廳,可選擇的城市不多了。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環境,今明兩年是否趕緊買房?
值得一提的是,與房價高企一併襲來的,還有高空置率、低生育率、市場拐點,這幾個看似不相關的狀態,每一個都與房地產的未來相關。
首先是房屋高空置,這些年隨著房屋不斷漲價,包括個人企業都紛紛投入到置業隊伍中,美其名曰抗通脹,但是在這虛構的樓市需求下,“買而不住”的現象越來越明顯。一些機構的調查資料,城市住房空置基本都維持在20%上下。而從大家的直觀感受看,在城市新區、郊區,黑壓壓的一片樓盤中沒有幾戶亮燈,可想而知,住房已經出現明顯過剩。
其次是低生育率,可能很多人認為,如今3孩來了,可以透過鼓勵生育來讓年輕人來接盤空置房。但從現實看,我國總和生育率已經低於國際警戒線,更重要的是,1.7億的生育主力90後,僅有不到1000萬對登記結婚。更何況,伴隨著住房、育娃成本高漲,“不想生”已經成為育齡家庭的普遍現象,可見想讓年輕人接手空置房並不符合邏輯。
種種因素作用下,市場也終迎來拐點。據中指院,9月市場整體成交延續下降態勢,17個主要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跌6.9%,同比下跌35.6%。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全國66個城市新房市場成交量環比持續下滑。二手房也是一言難盡,受指導價影響,過去的熱門樓市深圳成交下跌77%。
不難看出,住房過剩且需求不斷萎靡,將會是房地產市場面臨的長期趨勢,同時,調控措施對樓市的影響越來越全面,從措施出臺到市場反應的時間也在逐步縮短。
一言以蔽之,面對房市持續調整,很多人可能都迷茫了,買得起的早買了,還沒買的要麼不知道怎麼選房,要麼生怕一買房就虧損。而多套房持有者則擔心被裹挾,一旦市場轉向可能導致自己的資產縮水甚至流動性下降,糾結要不要儘早減持。那麼,今明兩年,買房還是賣房如何抉擇?
有人認為,這樣的市場形勢,董明珠的預測應驗了
大家熟悉的董小姐一直對房地產“不感冒”,她直言,房地產很賺錢暴利,但是她就是不搞,因為利潤來得太快,把我們的心都搞浮躁了,回來擰螺絲釘才賺幾個錢?
房說君認為,“把心都搞浮躁了”,可以說過去樓市的一個隱射,大家都看到了房子的利潤,都往買房路上擠,結果高漲的房價裹挾了我們的生活,反噬了上下游其他行業,更是影響市場發展、生育情況。客觀上來看,她的話大體得到驗證,我們也可以看到,市場正在把人們的心態降下來,預期穩下來:
對於未來市場,央行定調,央媒發聲
近期央行召開3季度例會議,與以往不同的是有一些新變化,比如針對房地產提出了兩個維護: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在今年限貸、三道紅線等等措施接二連三下來,似乎有把房市“打倒在地”的勢頭,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如今央行定調再次傳遞出“穩定”的大預期,意義明顯。
而在經濟日報的《謹防樓市大起大落》一文,同樣也釋放了類似訊號,稱促進市場平穩發展,大漲大跌都不是穩的方向。可見,一個“穩”字,傳遞出的不僅是市場的狀態,還起到穩定房地產參與者心態的作用,也預示既有的政策或有一定程度糾偏的可能。
由此可見,在穩定方針下,購房者越來越理性是不爭的事實,在未來,房子多可能不再是財富的象徵,對此,手握“2套房以上”家庭,未來將迎來什麼結果。
首先,房價租金歸屬官方定價,買房人不急,租房者有保障。今年二手房限價在多個熱門城市啟動,經過嚴格的價格和貸款輔助,此前炒作虛高的二手房普遍有了成交下滑、市場降溫跡象,此外,北京也率先對房租實施租金指導價,隨著實行的城市越來越多,未來房價租價歸屬官方定價也會成為事實。這樣多套房想轉賣變現就沒有競爭力了,人們也不急著買。
其次,共富背景下,房產稅有更進一步訊息,“買而不住”不再划算。近期的大趨勢是解決貧富差距,房子作為很多人財富的集聚點,不可能分配住房,但呼聲較高的房產稅卻有可能。畢竟在近兩年,官方都屢次提及房產稅穩妥推進立法和改革試點意見。根據專家的建議,如果落地的話,兩套以內應該屬於基本需求,稅法主要是針對2套以上甚至更多住房的人。
房說君有話說,那麼在房價平穩調整,2套以上住房家庭環境遇阻的狀態下,該趕緊買房還是儘快賣房?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李嘉誠的做法可能給予了我們答案,要知道,近8年來,他相繼出售了相關資產共套現超過千億元。而近期又賣掉上海的一個專案,雖然這可能是商人的一種敏銳嗅覺,但對於購房者卻有啟示。
他曾表示做生意有買有賣很正常,都是根據市場情況作出的決定,但對於樓市,他明確表示如果有基礎分期付款,買了自己住沒有問題。但是,炒作市場就千萬不要了,因為市場波動會很大。根據李嘉誠的舉動和建議來看,買或賣的態度已經很明確,答案也明確了,自住需要在經濟基礎配備的前提下進行;還想炒作的話風險就增加了,不僅不能繼續加購,多套房持有者還建議適當減持部分房產。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文章為“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房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