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彈藥”是什麼東西?
根據目前人們對“遊蕩彈藥”的定義:
即一種可以在目標區域內進行短時間(6個小時以內)“遊蕩”、可自主/人工搜尋並找到目標後進行自主攻擊的武器。該種“彈藥”的成本相較於那些高成本武器平臺而言造價極低,並且對於一些隱藏式目標可以做出更快的反應和更精準的打擊,同時它還能夠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自行終止攻擊行為。
此類“彈藥”兼具有巡航導彈和無人機兩種武器平臺的優點,相對於巡航導彈來說,“遊蕩彈藥”可以在目標附近徘徊的時間更長;
而與無人機相比,“遊蕩彈藥”除了具備無人機的所有特性之外,它還無須考慮如何脫離戰場的善後事宜,因為它就是為“自爆”而生的。
其實說了這麼多的“官話”各位可能還是有點不太好理解到底“遊蕩彈藥”是個啥東西?那咱們就用老百姓的白話來解釋:所謂的“遊蕩彈藥”就是一款自殺式無人機!
這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不過這種武器在民間武裝的手裡就叫“自殺式無人機”,可一旦被正規軍隊引進和裝備的話再繼續採用這種稱謂就顯得“太業餘”了,於是乎!“遊蕩彈藥”這個“高、大、上”的稱呼就誕生了。
土製遊蕩彈藥的使用案例
從2015年開始,活躍於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ISIS組織成員利用網路採購的無人機配以自制炸彈成功“攢”出來了空中自殺式無人機,有了這樣的空中裝備之後,ISIS對美國聯軍的打擊變得更加立體了。
而ISIS組織自己改裝的“土製遊蕩彈藥”也是名目繁多,雖然製作工藝“糙”了點,可無孔不入的小型自殺式無人機也搞得美國焦頭爛額。他們自制的“遊蕩彈藥”包括:無人機+手榴彈、無人機+RPG火箭彈、無人機+自殺式炸彈等多種組合方式,基本就屬於就地取材的那種。
視線從中東轉到美洲!2018年8月5日這一天是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國民警衛隊成立81週年的紀念日,在加拉加斯盛大的閱兵式正在如期舉行,可當該國總統馬杜羅正在主席臺上向全國民眾致辭之時,兩架攜帶有炸藥的無人機在玻利瓦爾大道上空被引爆,當時有八名國民警衛隊軍官受傷,馬杜羅和該國國防部長在保鏢的護衛下撤離了現場。
隨著近些年無人機的普及,一些民間武裝可以透過網購的方式輕而易舉地就製作出一部簡單的自殺式無人機,這種武器對於從未有過“空中武器”的恐怖分子或民間武裝來說無疑是一種質的飛躍!
所以在近幾年利用無人機發動的暗殺行動也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正規部隊的“遊蕩彈藥”
在民間它算是一種“潮流型”新式武器,可在正規部隊中類似的裝備到目前為止已服役了三十多年,只不過稱謂不同而已,在軍隊中類似的武器叫作“遊蕩彈藥”!
據資料顯示,這種武器最先開發並使用的國家是以色列,最初的時候“遊蕩彈藥”被用作反雷達用途。
1982年的黎巴嫩戰爭期間著名的貝卡谷空戰中以色列之所以可以在對地空襲中取得摧毀對手19個防空陣地的“豐厚戰果”,其實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以色列軍隊事先投放的誘餌機,也就是無人機先頭部隊。
在貝卡谷空戰中以色列軍隊利用無人機偽裝成攻擊部隊誘騙敘利亞防空導彈雷達開機,而跟在無人機身後的“鼴鼠戰機”利用反輻射導彈直接敲掉了對手的防空導彈。
此戰之後,以色列認識到了無人機的重要性,再加上這個國家長久以來一直都有“視士兵生命高於一切”的傳統,所以他們極力推崇那些能夠替代士兵衝向前線冒險的武器裝備,於是“遊蕩彈藥”也就由此誕生。
第一款具備“遊蕩彈藥”性質的無人機是由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開發的代號為“哈比”的無人機。該型無人機與反雷達導彈相結合,一旦被髮射之後無人機即進入到搜尋模式,在目標附近尋找對手開機的防空雷達,只要雷達一開機,哈比就會不顧一切的直撲目標將其摧毀,其在戰場上的“遊蕩”時間可超過6個小時。
哈比無人機於上世紀90年代問世,服役十年後這種武器被出口到了土耳其和印度等國家,在去年的納卡衝突中土耳其援助給亞塞拜然的哈比無人機就曾給亞美尼亞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當然了,哈比無人機雖然具備“遊蕩彈藥”的性質,可它的體型還是有點大,與其說是“遊蕩彈藥”還不如說是“遊蕩導彈”更確切一點!
隨著感測器技術的進步和無人機小型化,官方稱謂的“遊蕩彈藥”正式出現的時間應該是在2010年左右。這時候的“遊蕩彈藥”在戰場上尋找目標時已不再依靠雷達了,機身上攜帶的攝像機可以為後方操作人員提供更加直觀且清晰的畫面,同時更小的體型也適合單兵攜帶和操作,這才是真正的“遊蕩彈藥”。
美軍裝備的“遊蕩彈藥”
Switchblade(彈簧刀)是美軍開發和列裝的第一種“遊蕩彈藥”,於2011年研製成功,2012年開始戰鬥部署。
該型“遊蕩彈藥”長度僅為0.61米,機身+控制器+發射器的全套重量約為2.7公斤,可以說是小巧、輕便,單兵攜帶沒有任何的問題。
“彈簧刀”的最大續航時間為10分鐘,飛行速度為157千米/時,最遠飛行距離10公里,機身上內建有相當於一枚高爆手雷裝藥的戰鬥部,可用於摧毀輕型裝甲車輛和人員等目標。
美國的這種“遊蕩彈藥”具備以下特點:
首先、體型小巧,不容易被攔截火力擊中;
第二、允許取消,該型彈藥可在衝向目標前的四秒內取消攻擊任務;
第三、戰鬥部做了特殊處理,僅會對被攻擊目標發生作用,殺傷方向為扇面形,而非360°式的爆炸,這與民間武裝使用的那種無限制炸彈還是有著本質性的區別的;
第四、造價低、精準度高,適合用於狙殺、精確攻擊等任務。
除此之外,美國海軍從2015年起就在著手開發一款類似於“蝗蟲式”攻擊的“遊蕩彈藥”機群,專案名稱為LOCUST。
這種“蜂群”式無人機系統其實就是利用了“遊蕩彈藥”的集合打擊模式而開發的。根據計劃LOCUST專案包括一個管式發射器和約30架“自殺式無人機”組成,與單一的“遊蕩彈藥”相比,這種集合攻擊系統可以共享30架無人機的所有資料,只要在被放飛的無人機中有一架尋得目標,那麼剩餘29架無人機將會在第一時間“蜂擁而至”,利用自身攜帶的戰鬥部對目標進行集火式打擊。
這種武器系統不但可以彌補單一“遊蕩彈藥”在兼顧小巧體型時犧牲的攻擊威力,還可以擴大搜索區域,堪稱是“遊蕩彈藥”中的“核武器”。
有不少人預言,未來無人機的正確運用將會成為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關鍵,“遊蕩彈藥”作為無人機領域的一個分支在近些年越來越受到各大軍事強國的重視,別看單一的裝備沒啥太大威力,可如果在戰場上這種武器若無孔不入的話,那也真的算是“細思極恐”的一件事情了。
過去人們一直想讓“子彈拐彎”,而“遊蕩彈藥”的出現不但讓子彈可以拐彎,甚至還可以讓子彈定時和思考,這就不太好玩了。
說了半天淨扯外國裝備了,那麼如此好用的單兵“遊蕩彈藥”我國是否也有類似的裝備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了,我大國如今在武器開發方面何曾讓各位失望過,現在諸如CH-901、WS-43和ASN-301反輻射無人機等一系列類似於“遊蕩彈藥”的巡飛彈早已問世,其效能不遜色於任何外國的同類產品,各位把心放在肚子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