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山西丹江的一個同志正在尋找一個抗戰老兵,再見到老兵的時候,他很是激動,然而就在他讓老兵出示證明自己的資料時,老兵卻連忙搖頭拒絕,似乎是要隱瞞什麼,這讓尋找老兵的同志很是頭大。
我都說了,我年紀大了,什麼材料不材料的,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而且當年我也只是一個大頭兵。每當同志詢問起證明材料時,老人都搖著頭,說自己就是一個大頭兵,他的子女也給這名同志反映,自己的父親曾經的確是當兵的。
然而這名同志卻說:老英雄,既然我能找到您,那您必然不是普通的兵啊。同志的話讓子女很是吃驚:老英雄?父親什麼時候成英雄了?我們怎麼不知道?
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子女們決定,還是要套一下老人的話,趁著老人出門之際,子女便詢問同志自己父親的事情。
同志,您說我父親是英雄,能跟我大概講一下我父親的事情嗎?其中一個男子走上前跟同志聊了起來。
透過兩個人的聊天,大家也都大概知道了父親的事情,原來父親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後來更是跟著大部隊一起加入志願軍,入朝作戰,是活生生的一個人民英雄,既然如此,為何父親不願將自己的故事告知自己呢?後來女婿想了一個方法,看看能不能講出父親的故事。
等到老人從外面回來,女婿就開口說道:爸,剛剛跟同志聊了一下,說他今天來是帶著任務來的,如今國家在尋找老兵,需要一些材料進行老兵資訊登記,您需要出示證明,才能給您辦理。
老人一聽女婿的話,立馬就像是變了一個人,直接走進屋子裡,等到他出來的時候,手裡多了一個破舊的包裹,而這個包裹開啟後,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
只見包裹裡有很多的證書以及軍功章,這下子,他的子女也懵了,原來自己的父親竟然隱藏著這麼重要的秘密。
與此同時,他們心中也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自己的父親不願將這些事情告知?當年他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老人為何不願說出自己的身份?難道他是有什麼難言之隱嗎?這一切還是要從當年抗戰時期說起。
老人名叫張文魁,1928年出生於山西省的一個貧困家庭中,家裡兄弟姐妹足足有7人,而他是最小的哪一個。
小時候的他經歷非常的曲折,他的哥哥姐姐在出生沒多久後,就因為種種原因,最後導致離開人世間,而他的母親,也在他出生後沒多久,離開了人世。
因此,張文魁從小就跟父親生活,相依為伴,可他們如此之慘,老天還是沒有照顧他們,1937年日寇侵華,百姓民不聊生。
張文魁曾經親眼看到那些鄉親們,在日本人的迫害下,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破裂,他的家裡也沒逃脫如此厄運。
山西礦場非常豐富,日本人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他們四處抓捕壯丁充當苦力,讓他們去到礦場進行採礦挖煤,而他的父親也在這次抓捕壯丁中。
當年但凡被抓進去的,等出來的時候都會成為殘疾,他的父親就是因為這樣被打殘,如今家裡還有一個年幼的孩子,一時間日子變的十分艱難。
張文魁看到父親如此慘狀,他心中對日寇的痛恨已經達到頂峰,怎奈自己如今年齡尚小,無法正面對抗日寇,只好帶領著村子裡的年輕人,自行組成民兵隊,一起對抗日寇。
聽到他的組織,百姓們紛紛表示,願意與他一起打鬼子,於是,他們民兵團配合著我軍戰士們打著遊擊,救治我軍傷員,有的時候我軍後勤不足,他也會帶著鄉親們,幫助我軍運送物資,修築戰壕等工作。
見證了他的努力,百姓們最終還是選擇了他作為隊長,後來在他的帶領下,民兵團也與我軍部隊配合默契,很多小的戰爭也在他們的面前不堪一擊,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後來他經過其他人的介紹,正式加入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我黨黨員。
入黨後他的心情非常激動,而從這之後,他也有了想要參軍的想法,於是便將自己的事情回家告知給父親,不過他已經做了被拒絕的打算了,因為他擔心父親會用沒有人照顧為由來拒絕他。
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當他一提到自己要參軍打仗,他的父親就百般願意,甚至還囑託他:上戰場後一定不要做逃兵,要作為一個合格的戰士。
有了父親的這句話,他對上戰場的事情更加有了信心,在告別了父親後,他便來到了部隊,經過簡單的訓練後,成為我軍西晉魯豫軍區第二縱隊的一名戰士,之後便隨著部隊,奔赴到戰場中來。
這一年正是抗戰時期激烈的時期,部隊向豫西方向挺進,先後在洛陽、南陽等地方進行作戰,中原戰場迅速展開帷幕。
作為一個新兵,他剛剛步入戰場時自然是非常緊張,但是每當看到日寇的服裝,他的心裡就產生了父親的遭遇,一時間,仇恨佈滿了他的內心,也不再害怕戰場,端起手中的長槍,秉承著趕走外敵,保家衛國的想法,與敵人開始了激烈的廝殺,幾次戰鬥之下,他因為英勇表現,最終被領導誇獎。
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投降,他原以為和平從此就會到來,但不曾想,老蔣為了爭奪抗戰勝利果實,發起內戰,解放戰爭也就此展開。
從小就見過國軍欺壓百姓的張文魁,他自然不會同意國軍行為,於是便繼續跟著隊伍,向鄭州發起進攻,這場戰鬥十分慘烈,敵人不僅僅人數較多,裝備還比我軍精良,因此戰鬥開啟後,我軍傷亡慘重。
看到如此情況,張文魁內心十分傷心,但是戰鬥過程中他沒有任何時間去悲痛,只好帶著戰友們的犧牲,端著長槍,繼續應戰,最終,他所在的隊伍就剩下了幾十個戰士,鄭州東北郊的機場成功解放。
敵軍棄城而逃,張文魁和其他的戰友俘虜了1000多人,上級命令他將俘虜押往伏牛山改造,他將任務完成後,便隨著部隊再一次加入戰鬥。
淮海戰役他雖然也在作戰序列中,但是他這時的工作主要負責保衛首長的安全,雖然步入上前線那麼艱苦,危險也不大,但是他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怠慢,於是便奉命堅守自己的崗位。
這次戰役的激烈程度,他在戰後聽到戰友們敘述,自然也瞭解了不少,解放戰爭結束後,我軍繳獲了國軍不少的資源,不過很多都是損壞的,因為當時國軍逃跑後,他們不願將自己的物資安然的交給我軍,於是便想到了破壞這種方式。
原本這些東西只需要維修一下,就能再次使用,但是我軍在當時,並沒有專業的人員進行修正,因此,上級領導突然意識到,我軍如今沒有相對應的人才,必須要進行培養。
可觀望了很多人,他們都覺得不太合適,最終還是看向了張文魁,他們覺得,此人學習能力強,又喜歡鑽研,非常適合這份工作,於是便派他去鄭州,學習大炮的使用和維修知識。
看到這麼多的領導如此器重自己,張文魁自然也不負眾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他終於學成歸來,這個時候,他在部隊中擔任了以這個非常重要的職位,要知道在前期,我軍炮兵並不充足,因此炮兵可以算得上是最難培養的一個兵種了。
到解放後期,很多國軍似乎是意識到了國黨的戰敗,因此很多地方我軍還未到達時,他們就已經開始起義投降了。
解放勝利,新中國成立,張文魁也沒有選擇離開軍隊,在部隊中這麼多年,他早就對部隊有了別樣的感情,他自己還經常說:我就是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後來抗美援朝打響,我軍組織起志願軍入朝作戰,張文魁也隨著部隊一起來到朝鮮,剛剛來到朝鮮,他就參加了上甘嶺的戰役,這場戰役非常艱苦,美軍總共投擲了970萬枚炮彈,整個山頭都被削平了兩米左右。
當時距離他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就是一顆炮彈落在他身邊的時候,儘管他沒有受到嚴重的傷,但是他眼看著隊友戰死沙場,他心裡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後來他率領著炮兵營,多次重創敵軍。
後來,張文魁回到家鄉後便開始基層建設,有一年,他為了救火發生了意外,他的頭部嚴重受損,不過受到上天眷顧,他撿回了一條命。
但也從這之後,便回鄉務農,最後隱居了起來,而他的身份和在戰場上獲得的榮譽都藏了起來,對外宣稱:我當年在部隊就是一個大頭兵,沒有其他的榮譽。
由於他常年如此,因此周圍的人也就信了他的話,而他的子女也只是知道父親曾經當過兵,若不是這一次同志來尋找到他,他的身份還繼續隱藏著。
後來他的事情被曝光,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的事情,也都知道了,在這麼一個小小的村莊裡,竟然還有著這麼一個英雄的存在,而當這個訊息傳到張文魁老人的耳朵時,他內心還特別懊惱地說道:我就不該說出來,我自己好歹還活著,那些犧牲的戰友,連回來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