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至7月,我走訪了巴爾幹半島10餘個國家,這樣就有機會走進嚮往已久的薩拉熱窩,進入《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電影中的場景,走走史稱“薩拉熱窩事件”的拉丁橋。“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薩拉熱窩(Sarajevo)是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的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薩拉熱窩是一座世界名城,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地方。薩拉熱窩是歐洲唯一一座四種宗教和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有許多歷史文化古蹟,城內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天主教教堂、東正教教堂和猶太教堂交相輝映。
老城廣場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簡稱:“波黑”。二戰後薩拉熱窩曾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在中部薩瓦河支流博斯納河上游附近。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建於1263年。薩拉熱窩在歷史上曾數易其名,現在的名稱在土耳其語中為“蘇丹總督的宮殿”之意,由此可見,土耳其文化對這座城市的深遠影響。薩拉熱窩歷史上曾經是巴爾幹地區最為繁華的城市之一,米里亞茨河(Miljacka)自東向西穿城而過,讓薩拉熱窩這座山城平添了一份溫婉氣質。分隔了老城區與新城區。
薩拉熱窩的老城區“巴什察爾希亞”(Bascarsija),名字來源於土耳其語,意為“主要市場”,是薩拉熱窩的歷史文化中心。1462年,這裡建起一些客棧和商店,就是老城區的雛形。當時居民主要集中在河對岸的帝國清真寺一帶,州長又在河上架起橋樑,便於人們通行,巴什查爾西亞就漸漸成為巴爾幹半島最大的商貿中心。
巴什察爾希亞老城擁有這個國家最別具風情,五光十色的集市中心,這裡多民族彙集居住,文化融合的勝地。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組成一個三角形,這就是三個種族混居的老城區,也是薩拉熱窩最吸引人的地方。長久以來,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在這裡交匯碰撞,互相鬥爭也安然共存。薩拉熱窩也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
塞比利(Sebilj)是薩拉熱窩的標誌性建築,Sebilj的意思是“建在水流經過地方的建築”。塞比利噴泉坐落在老城形狀獨特的市場廣場上,建於1891年,是薩拉熱窩的重要標誌。廣場上的小路鋪著大理石,周邊擁有開放的庭院、各式店鋪作坊、咖啡館和清真寺。16世紀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引入,城內最多時曾擁有大大小小的噴泉300餘座,主要是為了供伊斯蘭信徒淨身和飲用。噴泉建於1753年,曾毀於大火,1891年重建,主體部分為八角造形,加上裝飾華麗的圓形穹頂。水透過前後兩個石頭水槽流出。波黑戰爭中,噴泉曾被炮彈擊中,2006年改建時塔身改成木製的。噴泉前面的小廣場上,聚集著無數的鴿子。
薩拉熱窩的老城區,《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電影中的場景,一點點展現在眼中。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 Bey’s Mosque),電影中游擊隊員、鐘錶匠謝德遭遇德軍伏擊中彈身亡的拍攝地點就是清真寺的院子裡。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也被稱為“貝格清真寺”(Begova džamija),建於1531年,也是波黑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是波黑全國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同時也是奧斯曼建築的傑出範例。設計師正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偉大的建築師米瑪·希南(Mimar Sinan,1490-1588),他曾主持修建了伊斯坦布林聖索菲亞大教堂等一系列土耳其的著名建築。和所有的清真寺一樣,外斂內揚,看上去平淡的外表,內部裝飾考究。清真寺有多個圓頂,主頂直徑達13米,旁邊有幾個小圓頂,氣勢威嚴的宣禮塔高達47米。所有的清真寺都帶有一系列附屬建築,包括噴泉、餐廳、伊斯蘭學校、圖書館、八角陵墓和墓園。
格茲·胡色雷·貝格(Gazi Husrev Bey)是薩拉熱窩一位傑出的人物,1521年,格茲·胡色雷·貝格任波斯尼亞的第二任州長,清真寺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比清真寺的宣禮塔還要高的那座鐘樓,在電影中曾是游擊隊員與德軍交火的制高點,游擊隊員從鐘樓上游繩而下撤退。二戰期間,它是波德戈裡察轟炸中倖存的少數幾個奧斯曼地標建築之一,建於1667年。
沿著老城區街道往前走不遠就是薩拉熱窩最古老的銅匠街(Kazandziliuk),步入巷內,眼前不由浮現出《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電影中的場景:激越的銅器敲打聲和迷宮般的小巷讓追捕抵抗戰士的德軍不知所措,游擊隊在迷宮般的小巷中與追捕的德軍周旋。這裡就是影片的外景地之一。銅匠街是薩拉熱窩最古老的街,始建於1489年,也是薩拉熱窩最古老的街道。離廣場不遠還有一條始建於1489年的銅匠街,石板路兩旁的店鋪經營著伊斯蘭風格的茶炊器皿及其他金屬用具。
薩拉熱窩博物館(Muzej Sarajevo)位於拉丁橋的對面,在臨街處,博物館展示了這座城市從1878年開始被奧匈帝國統治至一戰結束奧匈帝國垮臺期間的歷史。
薩拉熱窩,因其複雜的歷史故事,多少帶有幾分悲情色彩。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國王儲在此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這個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拉丁橋(Latin Bridge)是薩拉熱窩最古老的橋樑,其奠基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541年。橋樑過去是木造橋,在洪水中被破壞,1798年重建了這座四孔石拱橋。
1914年6月28日,就是在這座橋的北側,大公夫妻被年僅19歲塞族青年加夫裡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1894-1918)用勃朗寧M1910型自動手槍連開七槍,刺殺了正在對薩拉熱窩進行訪問的奧匈帝國王儲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和妻子索菲亞(Sofia),夫妻二人遇刺身亡。史稱“薩拉熱窩事件”,它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索,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波黑戰爭期間,薩拉熱窩居民經歷了3年的“圍城戰”,期間15萬人被清洗,3500棟建築被炸燬。河畔的建築上,如今依然彈痕累累。整個薩拉熱窩,一直在掙扎中漸漸復甦。接連不斷地戰爭給她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創傷,薩拉熱窩也一次次在戰火中重生。
《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in Sarajevo)是一部紀錄片,由美國、加拿大、德國三國共同製作,完成於1994年。內容描述在南斯拉夫內戰期間,塞爾維亞軍隊圍攻薩拉熱窩城時,一對年輕戀人慾逃離該城,卻被軍隊射殺的真實故事。
這對情侶住在南斯拉夫薩拉熱窩。如同波斯尼亞的很多夫婦,他們來自不同信仰背景:男方博什科·布林基奇(Boško Brkić)是塞爾維亞裔的波斯尼亞人,女方阿德米拉·伊斯米奇(Admira Ismić)是波斯尼亞克裔的伊斯蘭教徒。兩人相戀多年,直到25歲時波黑爆發內戰,薩拉熱窩遭塞族軍隊圍困,他們被迫相約逃難。他們於1993年5月19日,逃離被圍攻的薩拉熱窩時,被殺於弗爾巴尼亞橋(Vrbanja Bridge)。因為在交戰雙方都有熟識的人,本來講定在兩人出城期間,雙方協定停火。但兩人踏上橋上時,槍聲突然響起,博什科·布林基奇首先中彈身亡,阿德米拉·伊斯米奇她爬向男方,擁住對方屍首,槍聲再次響起,她也不幸中彈身亡。兩人死時年僅25歲。一位美國記者當時正好在附近避難,目睹到這對情侶倒下的一刻,他拍下照片,成為當時的國際要聞,因此被形容為“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薩拉熱窩厚重的文化氣息吸引著國際遊客紛至沓來,感受這座城市沉澱的歷史滄桑和風雲世界。現在的薩拉熱窩市民嚮往美好的生活,但更忘不了過往,薩拉熱窩不相信眼淚。
孫克勤撰寫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