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清晨,一輪淡淡紅日升起,一抹塵煙,
濃重的大霧瀰漫在這個古老而富有傳奇的大山深處,雲霧繚繞,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地處於毛素烏沙漠南緣,乾旱少雨,植被稀少,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近幾十年來,經過封山禁牧,從十二五時期國家實施改善生態環境,使這個貧窮落後山村由黃變綠。而貧瘠與富有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2021.10.26攝
莫要輕視這片黃土地,古老與新生,荒涼與繁華,在歷史長河中不斷變遷演變中,週而復始,新老更替,而近代史冊記載著這片黃土地上,不僅埋藏著無數古人及黃龍人的化石,也埋葬著清末將領,平定邊疆一代名將,董福祥、清末著名將領。
清末民初一代儒將,張俊,字三傑、還有無史可考無名英雄……等
董福祥(1840年1月8日-1908年2月9日),字星五,甘肅環縣(當時屬寧夏固原)人,清末著名將領,官至太子少保、甘肅提督、隨扈大臣,賜號阿爾杭阿巴圖魯。
圖片來原杜懷平攝
1864年組織漢民民團反清,後在陝北被左宗棠部劉松山擊敗,投降清軍,所部改編為董字三營,先後從劉松山、劉錦棠平定陝西、甘肅、西寧(今屬青海)等處回民起義,升為提督。1875年又隨劉錦棠進兵新疆。以收復烏魯木齊等地及平定南疆阿古柏騷亂有功,得左宗棠賞識。1890年擢喀什噶爾提督。1895年率部至甘肅消滅回民起義。後調甘肅提督。1897年奉調防衛京師,所部編為榮祿所轄武衛後軍。1900年義和團運動迅速發展,清廷採取“招撫”策略。董福祥部士兵紛紛加入義和團,殺死日本駐華使館書記官杉山彬,並參與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時,董福祥率軍護衛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西逃。清政府與八國聯軍議和過程中,外國侵略者要求處死董福祥,清廷不允,旋被解職,禁錮家中。
1908年病死於甘肅金積堡(今屬寧夏吳忠
張俊出生在甘肅環縣小南溝鄉張新莊村(清屬固原州毛居士井),字傑三,漢族,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十三日,卒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三月初一日。武監生出身。
據現存張新莊老墳臺張俊父母碑載,張俊的父親“姓張氏,諱溫恭,叔恪其字,先世晉人,一遷慶陽董志原,再遷固原毛居井”。由此可知,張俊祖籍山西。該碑還記載,俊父溫恭“年已壯,冢嗣未立,賀太夫人(溫恭妻)恆引為憂。嫂氏白指腹語之曰:‘若生男,當告夫子為叔嗣’。及生果男,即傑三軍門也。閱月遂育於賀太夫人。”這樣,張俊生身父母當是溫恭之兄及嫂白氏,指腹過繼溫恭為嗣,滿月過後,即由溫恭妻賀氏收養。張俊8歲時,養母賀氏病故,又十年養父去世。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席捲整個西北地區的回民起義中,因不堪忍受腐敗統治和壓迫,張俊與同鄉董福祥、李雙良等倡集團練起事反清。兵敗投降湘軍後,參與鎮壓回民起義。1875年隨左宗棠出塞西征阿古柏,收復新疆,戍守西陲二十載,戰功赫赫。生前曾先後任副將、西寧鎮總兵、伊犁鎮總兵、新疆喀什噶爾提督、甘肅提督,皇清誥授建威將軍、光祿大夫,賞穿黃馬褂賜紫禁城騎馬。光緒二十五年(1899),奉調入京,充北洋武衛軍全軍翼長(總參謀長)兼統中軍。光緒二十六年(1900)病卒於北京軍中,諡號“壯勤”,予建祠,有傳。張俊治軍嚴整,每戰率先,“蕩金積、靖河湟,戡天山南北兩路,功冠諸軍”。俊善謀,好舞刀,所部衣幟皆白色,時稱“雪張”雲。光緒皇帝題詞:“名重邊陲,功留瀚海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忘不了這血濃與水割捨不開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