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是一種把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不顧百姓死活的動物,而近代中國混亂的時局,也成了誕生這種動物最好的土壤。然而即是說軍閥作惡多端,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若是能做對的選擇,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他們,因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定要從正反兩面客觀公正地看待。
近代中國風雨飄搖,在辛亥革命之後,袁世凱篡奪了革命的果實,從此中國走向了北洋軍閥時代。而在這些軍閥裡,孫傳芳是比較年輕的一代,而他的一生也充滿著傳奇色彩。
留學日本的高材生
孫傳芳的家庭並不富裕,早年喪父後,跟著母親四處投奔親戚,後來因為三姐出落得水靈,嫁給了袁世凱手下的王英楷,也碰巧那幾年袁世凱官運亨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英楷也隨著袁世凱升官,去了直隸,孫傳芳也憑著關係到袁世凱的新軍裡頭當了個學兵。
也是孫傳芳學習努力,十分爭氣,在部隊裡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先後得到了馮國璋和段祺瑞的賞識,要知道這兩人後來可是直係軍閥和皖系軍閥的領軍人物,在袁世凱軍隊裡的地位不言而喻。當時的中國經常與日本保持交流,也一直想以日本的軍制培養現代化的軍官,而成績出色又被高層賞識的孫傳芳也自然而然得到了這個機會。
但是到了日本之後孫傳芳並不讓人省心,在一次違反軍紀之後,本來就看不起中國人的中國留學生區隊長岡村寧次打了兩個耳光,一同違反軍紀的人默不作聲,只有孫傳芳敢還手。而當時的日本正是軍國主義開始盛行的時代,加上這個民族骨子裡的尚武精神,岡村寧次也因此很欣賞孫傳芳,和孫傳芳成了好朋友。
兩副面孔的大軍閥
在直皖戰爭之後,直係軍閥曹錕和吳佩孚掌握了大權,但是在那個年代造反是常有的事情,而“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天然就是造反的好地方。孫傳芳抓住機會,向曹錕提議由自己率軍出擊,去平定福建,成功說服了曹錕。
在率軍出了北京之後,孫傳芳並沒有直接出徵去征討福建,而是先去了河南拜見了當時的直係軍閥的另一個領軍人物吳佩孚,向他也同時表了忠心,彷彿是告訴吳佩孚自己除了效忠曹錕之外,對吳佩孚也是絕對的服從。
吳佩孚很高興,要允許孫傳芳在沿途朝自己的手下要些軍需糧餉。此時的曹錕吳佩孚之間矛盾已經出現,但孫傳芳能讓兩人都對自己有好感,憑著兩副面孔,他也成功拿下了福建,隨後透過不斷髮展,孫傳芳成了當時中華民國的“東南王”,號稱東南五省聯軍總司令,這也是直奉二次戰爭後,直係軍閥最強大的武裝部隊了。
孫傳芳確實在治理地方上有點能力,在他統治下的東南五省與其他地方相比,百姓相對的能夠安居樂業,但是在對其他軍閥的戰爭中,他可從不仁慈,在一次久攻不下的戰爭終於取得勝利之後,他殘忍地下命令將俘虜的敵將施從濱斬首,並懸於火車站,這副殘忍的面孔也給他帶來了戲劇性的結局。
因果報應的佛教徒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開始了侵華的腳步,而他們需要扶持幾個傀儡政府來幫助他們控制中國,曾經在中國有威望的軍閥,曹錕吳佩孚和孫傳芳都是他們理想的物件,但他們在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並沒有像汪精衛齊燮元之流一樣當漢奸。
曹錕因為反對日軍,被日本宵小日夜扣門,吳佩孚甚至被日本醫生謀害,但孫傳芳因為和岡村寧次的關係,在表明了自己誠心禮佛,無心政事之後,日本人沒有對他進行什麼迫害。孫傳芳也的確是誠心禮佛,還時常佈施,想要洗脫以前的罪惡。
佛教有“因果報應”之說,而孫傳芳身為大軍閥犯下的罪惡豈是那麼容易被洗乾淨的?在一次佛堂聽經之時,忽聞一陣槍響,孫傳芳應聲倒地,這還不夠,兩聲槍響隨後而至,曾經被他殘忍殺害的施從濱的女兒施劍翹連開三槍為父報仇,結束了大軍閥孫傳芳的一生。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做的事情付出應有的代價,但就孫傳芳不願為日軍走狗之舉,我們也不會去全盤否定他,畢竟愛國就是最大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