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寫詩的古人
小時候看電視、讀歷史,覺得古代人真是喜歡喝酒,不光愛喝酒,喝了酒還要作詩。
一個人時,要喝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聚會時,還要喝。“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高興了,喝酒。“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不高興了,更要喝。“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相見時,要喝酒。“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送別時,也要喝。“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上戰場,要喝。“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打了勝仗,得慶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下江南,喝酒。“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遊秦淮,也喝酒。“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有錢時,喝酒。“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沒錢時,也要喝。“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三國》《水滸傳》那些將軍好漢動不動就幹酒罈子,甚至像孫二孃這樣的女人都能飲上三大碗,實在是暢快極了!
那時就盼望快快長大,以後也這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人生該多有勁兒!長大以後卻發現白酒並沒有傳聞中那麼美好,相反,多數白酒飲用後副作用很大:頭暈、頭痛,噁心、乏力、刺激腸胃,但凡三五兩下肚,第二天基本上就廢了。我很不解為什麼古代人那麼喜歡喝酒,而現代很多人反倒無福享受呢?
發酵酒與蒸餾酒
後來經過研究我發現,其實古代的酒和現在的酒並不是一種酒。你可能會問,都是糧食釀造的,怎麼就不一樣呢,原因在於釀造方法不一樣。古代酒屬於發酵酒,現代酒屬於蒸餾酒。自元朝起釀酒工藝升級,出現蒸餾法釀酒,當然也有說開始於唐代。那麼到底這兩種酒有什麼區別,哪種好呢?因為每個人口味喜好不同,仁者見仁,不好定論。
發酵酒一般在20度以下,像黃酒、葡萄酒、米酒、啤酒,都屬於發酵酒。特點是原汁原味,久喝不醉,營養成分豐富,對腸胃刺激性小,比較健康。而我們常說的白酒屬於蒸餾酒,度數一般在40-70度,這也是導致口感辛辣的原因之一。除了酒精度以外,酒中含有的醛類、酸類、脂類、雜醇油等物質也是影響口感的原因。白酒特點是,酒精度高,很容易達到微醺,甚至飄飄然飛昇的快感,比較過癮。
瞭解到這裡,大概就能明白為什麼古代人那麼享受酒。
酒中詩篇
據統計,在《全唐詩》40000多首詩篇中,包含酒的有近5000首,提到醉字的,有3000多首唐。其他字眼,像釀、飲、酌、壺、漿、觴、杯等,還未算在其中。粗略算下,佔了《全唐詩》20%還要多,算上五代、宋朝,更是不可計數。
於是,我發現一個秘密。
這說明什麼呢?說明酒中本來就藏有詩句,只不過被李白杜甫和歷代詩人喝了,寫出來而已。也因此成就了他們的詩名。不然,像茅五瀘洋那麼好的酒,為什麼卻出不了像李白這樣的詩仙呢?
正所謂,
古酒微濁味何甘,眾人愛之如飲川。
今酒清烈杯尚淺,俠客望之膽生寒。
清濁澧烈難高下,我言古勝蘊詩篇。
若非酒中有佳句,茅五瀘洋不見仙?
從今天起,我將陸續分享一些古人詩中的美酒。啊不,是古人喝酒時發現的詩篇。與親朋好友共飲時,聊作談資,以饗宴席之樂!
俠嵐原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