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底層思維 陶勇
家長問:“怎麼提高孩子的自學能力”?
我不知道你說的自學是什麼?是學鋼琴、吉他,還是學課文?你的孩子是小學還是初中,肯定都有所不同。對於小孩子來說,其實都特別想要學習。我小學的時候就特別盼望開學。為什麼呢?我們那會兒是開學的時候發下學期的課本,我就特別盼望著發新課本,發了新課本我就特別想要看語文書。為什麼想看語文書呢?因為語文書裡面都有小故事。我小時候特喜歡讀書,但是又沒有什麼書可讀,所以就盼著這個語文書。我看我兒子他們現在這些學生,他們學一個學期下來那個書,感覺跟新的一樣,我小學的時候的語文書,還沒有到期中考試,基本山都是翻爛了的。所以我就翻過去翻過來的讀書。
小孩子都愛讀書、學習,但他表現形式不一樣。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在小學階段都像我那樣喜歡讀書,但是每個孩子從小都喜歡求知,都喜歡學新東西,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不用辯論。為什麼有的孩子到了小學、初中階段不愛學習了呢?是因為我們的父母把孩子的求知慾望、自主學習的精神給毀掉了。所以本質上來講,自主學習的意願是每個孩子都有的,不用培養也不用去做什麼。但問題是如果你沒有做對,可能就把這個能力給消滅了,就把這個意願給消滅了。我記得我那個時候喜歡發書,還有一個原因,我就喜歡那個油墨的味道。開啟書,那個油墨的香味,我覺得太了不起了。所以對書的憧憬,對知識的憧憬,從小就有一種感覺。我估計是我們小的時候,沒有多少書可以看。
一個是買不起,還有一個是就算買也沒有合適的書賣。因為那會兒的書,新華書店有什麼就賣什麼,他才不管什麼賺錢不賺錢呢。那個時候是計劃經濟時代。現在孩子就很幸運了,因為現在孩子從小就有什麼平板電腦、電影、遊樂場,有趣的事情太多了,讀書可能就沒那麼有趣了。他們選擇太多,讀書就是很少人的選擇了。所以生在這時代,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地方,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機遇。
說實話,陶老師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超強的。為什麼呢?你看看,我從小到大學成了那些事,我真的是學成了,入門了,真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當然小學基本啥也沒學成,就是學習好。為什麼學習好呢?沒人陪我,我的性格內向,生命價值低,沒朋友。不是說交不到朋友而是很難跟別人玩到一起。有時候自己都不願意跟別人一起玩,所以那個時候,有什麼書就使勁學習唄。所以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好。初中的時候學習不好。為什麼不好呢?沒花時間學習。幹嘛去了呢?初中的時候,我大概幹了兩件事情,一個是在初二的時候學了物理電學部分,然後就迷上了電子技術。從初二開始搞電子技術。初一主要是讀小說,看港臺錄影片。那個時候我們廠安裝了閉路電視,週六晚上和週日下午,要放錄影片。反正就是平時不怎麼學,就是看小說,搞電子技術。我讀文學作品的愛好和熱情,基本就是以初中不學習為代價構建起來的。我到現在都喜歡讀書,我願意讀書,我能從書裡面看到有價值的東西,肯定是初中那個時間培養起來的。小學也讀書啊,但小學沒有什麼書讀,就是小人書翻過去翻過來的讀。所以也喜歡讀,但是書少。初中就多了,初中那個時候是改革開放了,那個時候是文藝復興的時期,地攤文學是異常的豐富,你在地攤上買本雜誌,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青春文學、甚至國外的文學。那個時候簡直就是打開了一個世界的一扇大門。就跟現在的孩子玩手機一模一樣,沒法專注學習,會覺得學校的學習怎麼這個煩人,這麼無聊啊。
確實那個時候跟我們那個老師講得不行,也有關係。所以那個時候不學習,就幹喜歡乾的事。最後也是在初三下學期狠狠地攻了一把,因為文科根本不用學,我讀那麼多書,看那麼多歷史故事,而且我還有個毛病,那個時候我喜歡自己做手抄報,我們那個時候,學校老師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孩子們自己去做一個手抄報。我就有個愛好,自己編報紙。從初一的時候就開始自己編報紙,把各種書上還有雜誌上,報紙上看到的各種我覺得有趣的東西弄過來,弄到一張紙上,這就是手抄報。所以你看到了陶老師的求知慾很強。為什麼求知慾強呢?從小沒人管,沒人告訴我學習重要,沒人告訴我,你要把語數外搞好,我想幹嘛就幹嘛。那個時候我幹了很多事。當然手抄報只是個愛好,也沒有搞出什麼名堂,但是因為你關注這些東西,你對資訊的取捨就有所甄別。這也決定了我未來的學習能夠迅速地掌握很多東西。後來我是初三的時候最後一學期,去找我隔壁鄰居的大哥,他數學學的好,他其他啥也不會。我是其他啥都會,就數學學得不好,理科學的不好。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跟著他一起猛攻理科,最後中考考得不錯,考上了我們縣裡面最好的中學。我初中就自主學習幹這些事,電子技術一直幹到後來工作了。到現在都有這個愛好,我們傢什麼東西壞了,我都要修一下。我現在也會買一些東西來組裝或者改裝,現在還是有一定的愛好。當時確實是能夠達到很高的水平的,我後來經常給北京的電子報還是叫北京電子報投稿。就是自學,沒有誰教。
以前我專門講過這個事。自學太難了,當時沒有參考資料,沒有現在那麼豐富的學習材料,很少有針對孩子入門的自學材料,去買個大學的教材,啥也看不懂。中國的教材完全就不是給孩子們寫的,不是用於自學的。國外的教材你不要老師你都能看明白,但中國的教材你真不明白。我就是透過讀萬卷書,每一本書裡面看懂巴掌那麼大一點大塊文章,就是透過多維度的學習、反覆的學習、反覆的揣摩、反覆的實踐,把這個電子技術,特別是類比電路搞清楚了。
後來我學吉他,學電腦程式設計,學我們現在的心理學和家庭教育全部都是自主學習。這個都是初中奠定起來的自主學習的基礎。就是我透過讀萬卷書來找到這麼多文字裡面哪句話我能讀懂,哪句話是關鍵的,透過這樣海量的資訊的甄別,達到現在迅速就能讀懂一個孩子他內心的需求。迅速能夠看懂一部電影裡面,這個人在講什麼?迅速地看懂一本書,一本世界名著到底在講什麼。這就是從那個時候構建起來的能力。這個能力你說值多少錢,也就是陶老師想去做,沒有學不成的事,你說值多少錢?所以你想讓孩子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你首先得給他自由,你不給他自由,他憑什麼去學?他都沒有機會去學,沒有機會去做他自己,沒有機會發現自己想要做的事,沒有機會去試錯,沒有機會走彎路,沒有機會去做一些沒用的事,他怎麼可能有自主學習的意願和精神呢?所以必須要給到孩子充分的自由。
但是,話說回來,這太難了。我們的孩子每天把所有的時間奉獻給學習,好像學習都搞不好,你再讓他自由去幹,那基本上學習就要完蛋。我們家長一定是這樣想的。其實我當年初中的時候也是這樣的結果啊,我平時天天看書,天天去做實驗,最後我的數學是不及格的。我文科沒問題,我回答什麼政治、歷史,洋洋灑灑寫一大篇,就像我今天跟大家回答問題,洋洋灑灑談兩個小時都沒問題。但是理科就不行了。理科也不難,我們到最後花一個學期就突破了。所以,不要怕。這些事情很關鍵,如果父母怕,那你的孩子就沒有機會。這個說起來很簡單,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你得突破你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所以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