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808期)
“異性之間有純友誼嗎?”這看起來像是《奇葩說》裡的一道辯題,能讓雙方辯得不可開交的那種。每個人對這個問題都有著強烈的個人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你面對一個人,你對他到底是朋友間的欣賞還是異性間的愛慕,只有自己才清楚,這是一種純粹的內在感受。
也許大人對這個問題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不予他人說,但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這個問題又該如何回答、如何引導?
交朋友?談戀愛?孩子心裡有數
從情感能力發展的角度來講,孩子從七八歲開始就能慢慢區分出喜歡和愛的感受差別了。彆著急驚訝,就是這麼早。
從這個年齡段開始,孩子就有能力體會到對朋友到底是“純純友誼”還是“心跳加速”了,當然,這種感受的差異到了青春期會更明顯。很多父母覺得:如果我的孩子和異性交往過密,我很難不認為他們是在偷偷談戀愛……
但是,我給父母的建議是,不要試圖從大人的角度去判斷、行動,比如告訴孩子:“你和你們班那個男生總說是好朋友,其實你們是不是互相喜歡,想搞物件?”“別和女生走得太近,男女之間根本沒有純友誼,我看你就是想談戀愛吧!”
這樣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因為你永遠無法從你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當你否定孩子的主觀感受時,他就會開始拒絕和你溝通,甚至你越制止什麼,他越要做什麼。尤其是青春期或更大的孩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好好溝通。
溝通時,父母要遵守一個核心原則,就是把感受和行為分開來看。感受是主觀的、不受意識控制的,感受帶來的風險很小;但行為不同,行為是主觀意識能控制的,且較有可能帶來風險。
引導孩子體察、接納真實的感受,尊重他們的選擇,並給予善意的提醒:“到底是普通的泛泛之交還是心動的訊號?你心裡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這些感受要不要表達出來,是你自己的選擇,但是要想好了再做決定,當然也需要去承擔可能的風險。”
只和異性交朋友,有時只是出於“無奈”
還有一些父母很困惑:如果發現孩子只和異性交朋友,會不會存在什麼問題?有的女孩覺得女生事多,不想和女生玩,只想和男生玩,會不會促成早戀?有的男孩不喜歡和男生交往,反而和女生聊得很好,他會不會變得越來越女性化?
當父母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或者聽到孩子有類似的想法時,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的內在感受到底是什麼。
比如當女兒抱怨和女生相處很麻煩,我們要考慮孩子是否產生了性別偏見,武斷地認為女生都是小心眼的,男生都是包容的,女生都是情緒化的,男生都是幽默大方的;我們還要考慮,孩子是否比較粗心、共情能力差,導致她對別人的情緒感知力較弱,才會覺得別人的傷心和埋怨是“小心眼”。
男生只和女生做朋友,會不會變得更女性化?其實,選擇和誰做朋友,會受一個人的個性與氣質影響。當一個男生的性格特點是情感細膩、溫柔體貼、攻擊性不強,雖然可能被別人看作是“女性化”,但這些特點實際上應該被歸類於人格特質和性格特點。而性格相似的人,會比較有共同語言,所以當一個男生具備以上特點時,他可能就會跟女生談得來,當朋友也會更舒服、更被尊重。
在我的諮詢案例中,還有另外一種常見的情況:孩子只和異性交朋友,可能僅僅是一種無奈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兩個月前,一個初中女孩找到我說,父母罵她只和男生交朋友是“行為不端”,她心裡很難受。但實際上她之前一直有一個特別要好的女生朋友,但上學期轉學走了,而班級裡的女生都已經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小圈子,自己不方便、也不太敢融入進去,所以就選擇和兩個男生做朋友,每天一起上下學,一起吃飯。她說,沒想到父母不僅不理解自己的困境,反而指責,她很受傷,都懶得辯解。
把異性友誼和搞物件畫等號、把性別與性格粗暴地聯絡在一起,也是性教育不到位的體現。這時我們需要知道,也更需要告訴孩子:
人之所以分為男性女性,其實是基於生理上的差別,但一個人的性格特點、為人處世和性別沒有絕對相關性,一定有包容、幽默大方的女性,也一定有情緒化的男性。選擇朋友要打破侷限性,友誼的決定因素不是性別,而是喜歡和怎樣的人相處。
異性?同性?孩子交友的核心在這裡
我在諮詢中發現,在青春期出現較嚴重情緒和心理問題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和他們的人際交往有關。很多父母會不理解:為什麼交友這件事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如此重要?最重要的難道不是學習嗎?
在我近期的一個案例中,男孩小森就因為被同學排擠而產生了抑鬱情緒,甚至出現了自傷行為,他的爸爸發現後帶他來諮詢。
小森說,最開始他嘗試跟父母溝通傾訴,父母也不知所措,父親只寬慰他說:“你不要在意那些人,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同學只和你在一起幾年時間,畢業就各奔東西了,甚至以後都不會再見面,所以他們並不重要,你在意他們幹嗎?”小森說,聽完父親的話,他感覺沒有人能理解或幫助他,這個世界都拋棄了他。
我非常理解小森爸爸說的那些話。因為家長是過來人,看到的是學生時代在孩子整個人生中的地位,它是重要的學習階段,而學習是終生的事情,所以學習似乎比一時的朋友重要得多。但是,青春期恰恰是對人際關係最敏感的年紀,因為這時候的人際關係是和自我評價綁在一起的。
青春期的孩子,與同性和異性之間或友誼或愛慕的關係,都會影響他們對自我、友情和愛情的認知。這是孩子以後步入社會的認知基礎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孩子對同性、異性的看法,也是性教育中的必要一課,它相當於語數外,是人生的必修課。
關於孩子對於同性或異性友誼的理解和界定,我建議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個小練習:坐下來寫一寫,具備什麼樣特點的人適合當朋友,喜歡足球的、喜歡音樂的、樂於助人的、善於傾聽的……父母和孩子分別列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因素。
這時你會發現,其實友誼的核心往往在於兩個人是否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是否能夠彼此信任和尊重,是否能夠互相陪伴和支援。而這些特點,往往不具備明顯的性別特徵。也就是說,無論男生女生,都可以具備這樣的特徵。
所以,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選擇和誰交朋友的時候,有兩點是最重要的,一是我的感受,二是對方是否具有我所期待的特質,而這兩者都不侷限在某一種性別中。
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不要戴“有色眼鏡”主觀給孩子施加壓力,不要用“早熟”“早戀”來界定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要禁止孩子與異性交往或者向孩子發難。
這麼做不僅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容易造成性心理偏差,影響孩子將來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有時還會讓孩子錯誤認為,兩性交往是低階的、醜惡的,以至於以後在與異性相處中緊張、恐懼而形成社交障礙。
我們要理解、肯定和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且和孩子討論是否有辦法改善現狀,同時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肯定和支援,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
作者:白璐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