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質疑權威,首先先從教育觀念入手。不得不承認,雖然教育是存在權威的,但是本文的觀點是,應該要學會質疑權威。不要覺得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也不要覺得老師說的一切內容都是正確的。
舉個例子,古希臘權威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曾經斷言:物體從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輕者下落慢。比方說十磅重的物體落下時要比一磅重的物體落下快十倍。一千八百多年來,人們都把這個錯誤論斷當作真理並且信守不移。直到16世紀,伽利略發現了這一理論在邏輯上的矛盾。他發現了並大膽地提出質疑,假如一塊大石頭以某種速度下降那麼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論斷,一塊小些的石頭就會以相應慢些的速度下降要是我們把這兩塊石頭捆在一起那這塊重量等於兩塊石頭重量之和的新石頭,將以何種速度下降呢?如果仍按亞里士多德的論斷,勢必得出截然相反的兩個結論。一方面新石頭的下降速度應小於第一塊大石頭的下降速度因為加上了一塊以較慢速度下降的石頭,會使第一塊大石頭下降的速度減緩;另一方面新石頭的下降速度又應大於第一塊大石頭的下降速度,因為把兩塊石頭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於第一塊大石頭。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結論不能同時成立,可見亞里士多德的論斷是不合邏輯的。伽利略進而假定物體下降速度與它的重量無關如果兩個物體受到的空氣阻力相同,或將空氣阻力略去不計,那麼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將以同樣的速度下落,同時到達地面。為了證明這一觀點,1589年的一天作為比薩大學數學講師,二十五歲的伽利略,同他的辯論對手及許多人一道來到比薩斜塔。伽利略登上塔頂,將一個重一百磅和一個重一磅的鐵球同時拋下。在眾目睽睽之下,兩個鐵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齊落到地上。這是一個被科學界所讚譽和肯定的實驗。伽利略用事實證明輕重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墜落加速度一樣,它們將同時著地,從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論斷這就是被伽利略所證明的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自由落體定律。但是這和一個人年紀小,不懂事,做什麼都自以為是油鹽不進,是不同的。而是說懂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作出分析和判斷。父母的言行和說的內容,哪些是要學的,哪些是不對的,要學會和老師,父母,或者其他的人,互相討論,切磋。覺得不對的地方速度應小於第一塊大石頭的下降速度因為加上了一塊以較慢速度下降的石頭,會使第一塊大石頭下降的速度減緩;另一方面新石頭的下降速度又應大於第一塊大石頭的下降速度,因為把兩塊石頭捆在一起,它的重量大於第一塊大石頭。這兩個互相矛盾的結論不能同時成立,可見亞里士多德的論斷是不合邏輯的。伽利略進而假定物體下降速度與它的重量無關如果兩個物體受到的空氣阻力相同,或將空氣阻力略去不計,那麼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將以同樣的速度下落,同時到達地面。為了證明這一觀點,1589年的一天作為比薩大學數學講師,二十五歲的伽利略,同他的辯論對手及許多人一道來到比薩斜塔。伽利略登上塔頂,將一個重一百磅和一個重一磅的鐵球同時拋下。在眾目睽睽之下,兩個鐵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齊落到地上。這是一個被科學界所讚譽和肯定的實驗。伽利略用事實證明輕重不同的物體,從同一高度墜落加速度一樣,它們將同時著地,從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論斷這就是被伽利略所證明的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自由落體定律。但是這和一個人年紀小,不懂事,做什麼都自以為是油鹽不進,是不同的。而是說懂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作出分析和判斷。父母的言行和說的內容,哪些是要學的,哪些是不對的,要學會和老師,父母,或者其他的人,互相討論,切磋。覺得不對的地方應該大膽質疑,用於提問,當然,這還需要勤于思考。質疑和交流並不等同於所謂的“頂撞”,只是敢於讓長輩知道自己的觀點。
德國人也有類似的教育觀點:他們從不打壓孩子,他們以教育孩子學會和家長爭論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