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曉夏是個強勢的媽媽,脾氣不好,平時對女兒非常嚴厲,因此孩子從小就很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也不錯。可自從上了初中,學習難度上升,成績開始下滑。媽媽不問原因責怪孩子不努力。女兒不敢辯解,漸漸的越來越沉默,直到有一天把自己關在屋裡說什麼也補想去上學。曉夏愁得不知咋辦?找我商量。
曉夏女兒的問題是現在發生在很多孩子身上的問題,很多父母在生活中不懂得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導致孩子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為何家會傷人”,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成長,父母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我們不可忽視的。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這本由金牌導師張亞凌編寫的《非暴力溝通》。本書是用採訪+口述整理真實故事編寫,能讓你感同深受。翻開本書,為人父母的會看到自己的影子,驚悚、駭然,瞭解自己到自己對孩子的傷害,而後改變,受傷的孩子也會讀到與自己相近的傷害,在這裡找到榜樣,找到自我救贖的方法。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非暴力溝通是相信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而暴力的形成是後天養成的。其目的是透過建立聯絡使我們能夠理解並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後一起尋求方法滿足雙方的需要。
從小到大我們可能會一直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曾經是孩子,將來也會成為父母。而不論怎樣,我們都要避免暴力溝通,避免去傷害孩子。
一、走出父母造成的傷害
生活中有很多事我們自已可以做出選擇,可出身、父母我們無法選擇。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與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這種聯絡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1.理解你、尊重你,卻拒絕成為你
我的朋友小凡是那種自帶光芒、走到哪裡都是一片美好的人。愛人是一名校長,女兒是名牌大學畢業,自已的事業風生水起。這樣一個各方面如此優秀的女人,卻有著痛苦的童年。
小凡的母親性格暴烈,她有一句話說的不好,母親順手就把手裡的東西摔過來,不考慮是否會傷到孩子。母親從未表揚過她或說出半句肯定的話。跟母親在一起,她感覺到的是壓抑。因此,從小她就發誓:自己將來做母親,絕不會打罵孩子。
小凡說自己不恨母親,她理解母親,但是拒絕成為那樣的母親。面對母親的傷害,小凡選擇了原諒,而不是揪著痛苦不放,她選擇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2.因為過去,我無法原諒曾經的你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在父母的影響下,有的孩子可能會經歷糟糕的人生,也有的會透過抗爭來修復心靈的創傷。
王新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媽媽只喜歡哥哥,小的時候對她不聞不問。她稍大一點就在家裡幹各種活掃地、擦桌子而哥哥卻什麼也不用做。由此,她決定好好學習,長大離開這個冰冷的家。
後來王新如願考上大學,她選擇了去外地當老師,不和家裡聯絡。一想起家,她就會想起童年的委屈,就無法原諒媽媽。
阿德勒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們不能左右父母對我們的態度,但我們可以選擇逆生長,可以擺脫原生家庭的桎梏,努力把原生家庭的傷害變成自己茁壯成長的土壤。
二、剝離學校老師成見的羞辱
師生關係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僅憑一段緣分,一份責任走到了一起,老師你可以不喜歡我,但請不要傷害,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1.成績不是衡量好壞的唯一標準
王麗是一家中學的副校長,精明幹練,管理能力強,我問她:“你這麼棒,當初學習肯定好,談談你怎麼成為學霸的?”她笑著說:“哪是啊?我當時就是班上被遮蔽的那個人,老師上課從不提問我。”
平時,我看到老師就躲得遠遠的,就怕老師和我談成績的問題。老師也假裝看不見我,好像不喜歡我。看見班上的學霸,我就躲開,他們是老師眼中的寵兒,而我卻只能躲在角落裡渴望與羨慕。
後來,王麗在書中和電視中的名人事蹟那裡找到了自信,激發了進取心,一點一點進步,才走到了今天。
從孩子進入學校起,老師就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好的方面,挖掘他們的特長,而不是隻看眼前的成績。為人師表,老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中尤為重要。不能因為成績不好而嘲諷、冷落他們,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
2.我對自己不滿意,可也得成長
一個女孩數學成績不好,後來發現老師出題是挑課後習題,她背會了每一道題的演算方法,考了100分。老師認為她做弊,當眾羞辱了她,還在她臉上劃了個鴨蛋。
老師容不下女孩,她就把心思全放在書籍中,花園裡、古樹下到處都是她讀書的背影。
這個女孩就是三毛。
三毛兒時遇到了這樣一個老師是不幸的,可是她沒有因此而被打到,而是選擇了另一片廣闊的天地。她的努力讓自己成長,成熟直到成功。
三、淡忘學校同伴無形的打擊
1.在眾多的光束下,我也沒有陰影
在孩子的成長中,有一個詞叫“別人家的孩子”,深深影響著我們。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成績多好,多聽話……
孟然從小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只是上學時成績一般,很多次她下定決心要努力學習,可堅持不了多久,就又敗下陣來。
期末考試結束後,她考了全班倒數幾名老師拿著試卷問她:“你看你,你跟人家XX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別人家的孩子,孟然最討厭和別人比了,老師的話,在她稚嫩的心裡劃下了一道傷。
後來,孟然學習了書法,取得了進步,並由此帶動其它學習科目的進步,變成了一個優秀的學生。
其實每個人的天賦與才能不同,又何必強求一律。我們不要為他人的光環埋單,永遠不要小看自己!
2.握握手,那些年已經隨風而逝
趙敏的父母沒有文化,家裡很窮。她本人又矮又瘦,一隻眼睛有點問題,極不愛說話。
大雜院裡的孩子整天一起玩,可是大家都嫌棄趙敏,不帶她玩。上小學後,她意識到自己家的情況和別人家不一樣,大家不喜歡她,就從孩子中退出來。從此她就總是一個人,成了一道沉默的影子。
上高中時,她認真刻苦,成績不錯,但是有些同學經常捉弄她,她不敢說,只是一直隱忍, ,而後有一天她再也不去學校了,變得痴痴傻傻,去醫院一看,診斷為重度抑鬱症。
一個孤獨的童年,要克服多少恐懼和軟弱,要穿越多少黑暗和荊棘,趙敏的悲劇在於她沒有勇敢的站起來面對同伴的欺負和擠兌,使自己在孤獨的界裡鬱悶成長,無法自拔。
寫在最後:拒絕暴力溝通,讓孩子不受傷害,與童年握手言和,避免一生都攜帶童年的傷害。我想這不僅是本書作者的初衷,也是做為父母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願。讓我們努力做一個好父母,好老師,好夥伴,去為孩子建造一個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