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騙了我們十幾年的幾個育兒段子,那就是“人的大腦只開發了10%”,直到現在很多人依然認為是真的,我覺得有必要澄清一下!
在1920時,有個叫Lashley的科學家,做了一個的記憶力實驗,他訓練小白鼠走迷宮,
然後手術切除小白鼠一部分大腦皮層,再看小白鼠還認不認路,雖然小白鼠越切越蠢,但就算切掉58%大腦皮層,小鼠都還能勉強完成任務,實驗結果好像說明了:
我們只使用了大腦的一部分,
(不用的部分切了吧。。。)
這個實驗出名以後,
媒體加商家再傳來傳去,就變成了“我們只用了大腦的10%”。
1920年,腦神經學(一戰時期才誕生)剛剛起步,至今都算是一個很新的學科。當時,大家更是對大腦一無所知,Lashley以為大腦是一個切糕,隨便切啦,後來隨著科學發展,我們對大腦瞭解的增多才知道大腦分很多功能區,各個腦組織各司其職,Lashley只是沒切到負責空間記憶的腦組織而已。
例如哺乳類動物空都是由海馬體負責空間記憶的,如果當時Lashley誤打誤撞切掉的是這塊,就沒有後面這些事了。
另外,高中有認真學習進化論的童鞋都知道:進化就像一個黑心企業,沒效益的部門和人員會立刻被裁掉,沒用的身體組織早就退化了,怎麼會留著90%的大腦不用啊,
太奢侈啦!浪費寶貴的糧食啦!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有點失望對不對,雖然我們的孩子沒有“剩下的90%潛能”,但是讓孩子成為一個聰明的普通人,那還是不難的。
讓我們來看另外一個小故事:
生物學家Rosenzweig著名的老鼠實驗中,把基因資質一致的老鼠分三批,一批放鐵籠作為參照組,一批養在光線昏暗、三面不透明的籠子裡(“貧乏環境”組);第三組關在一隻大而寬敞的籠子裡,這裡面光線充足、裝置齊全,有秋千、滑梯、木梯、小橋等各種“玩具”(“豐富環境”組)。
幾個月後,豐富環境組老鼠機靈好動,貧乏組老鼠呆滯老實,解剖了老鼠大腦,發現“豐富環境”中的老鼠的大腦皮層在厚度、蛋白質含量、細胞大小等方面都比其他兩組的老鼠有優勢。
這個實驗說明,即使資質一樣的孩子,在不一樣的養成環境,大腦發育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聰明的人,擁有強大腦神經網路!
神經學證明——大腦是否聰明,最重要的是神經連結網路的發達程度。
什麼叫發達呢?1.神經粗,2.連結多,密集編織成網。
下圖是磁共振拍照技術可以看到的大腦神經網
為什麼擁有強大腦神經網路的人聰明?
有一位老師做了一個實驗考驗孩子:教室門邊有個小釘子露出頭來,讓孩子去把他修好。
孩子大多動身就去工具房找錘子(已被藏好)然後回來一臉無奈地說“老師,不行耶,沒錘子”。
有一些,直接就到書包裡翻出個不鏽鋼筆盒或者花基裡翻出塊碎石,順手就把釘子砸進去了。
看起來很不起眼的一件事,反應的是孩子兩種思路:前者只會被“教授”的知識:釘子配錘子,沒錘子就沒法完成任務。
後者看到釘子需要的其實只是一個1.硬度足夠,2.可以手握,3,有足夠接觸面的硬物,無論錘子鉛筆盒還是石塊,都可以解決問題。
“笨孩子”大多隻有一條路,就是俗話中的“死腦筋”;
聰明的孩子就能“此路不通還有路,條條大道通羅馬”,靈活的思維方式,其實就是大腦神經連結的發達程度:神經粗(遞質傳遞快,所以反應快)連結多(通路多,所以點子多)。
孩子將離開學校,到了生活和職場,後者獲得勝算的機會比前者大得多。
在學校,一題一解,什麼都是老師一手一腳教的,萬事總有標準答案;到了真實社會,再沒人一手一腳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全要依靠自己的聰明。
腦神經網路是怎麼強大起來的?
答案是:透過學習。(所有反學習反知識的育兒學說都是反智雞湯啊!)
神經學最新的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已經向我們展示:當我們學到一個新的知識,建立一個新的概念時,都會發展出一個新的神經鍵。
如果這個神經鍵被反覆使用,它就會長得粗壯;不被使用就會慢慢退化消失。
人對事物的記憶從淺到深分為臨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一個英語單詞,背過以後不用,自然就忘了,如果常見到,就會變成長期記憶。
這時在我們大腦中發生的,就是建立神經連結的生物現象。下圖顯示的就是一個資訊對應的腦神經突起經過強化後變發達和不經過強化就退化的磁共振圖。
一個人的知識體系指的不僅是學校教的數學公式、物理定理,而是人對客觀世界本源的認知,一堆概念的集合。
例如“學校”這個詞進入腦海時,我們會聯想起這個大概念下的一堆子概念:教室、老師、同學,在教室上課、在操場玩耍的場景,甚至還有更抽象的概念:不交作業會寫檢討,頂撞老師可能會穿小鞋,同學A成績好性格好我要和他做朋友,我討厭同學B但還是不要表現出來比較好,我是班長要以身作則……一大堆想法就腦洞大開地湧現出來了——這就是聯想。
別看這是6歲就懂的簡單東西,裡面包含了社會機器,組織形態,人際法則等等很複雜的東西。
現在假設三年級作文:《我的學校》,聯想力強的孩子就能下筆有神地把這些相關的場景和人物一個個有聲有色地描繪出來;差的就覺得無從下筆,看著“學校”兩個字咬筆頭髮呆。
這一堆組成我們對世界本源認知的,相互交叉的概念合集,就是認知學的“知識體系Schema”,生物表現上就是這堆縱橫交錯的神經網路。兩門科學、兩個學名,描述的都是一樣東西。
可見知識和腦神經網路是雙生的,知識多就連結多、強,否則就連結數少、弱。
為什麼擁有強大腦連結的人學習力強?
因為大腦中的知識是網狀交織,形成知識體系的。
有了體系,新來的知識才能找到“依附點”依附上去,留存下來,迅速同化成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在生物學的角度,我們會是到產生一個新的神經元,並且和已有的神經元連線起來。
所以之前的基礎對後面的後續學習的至關重要。孩子針對不同學科知識建立神經網路的疏密也會有不同,本來就密的區域,新知識就容易找到“依附點”附上去,表現出來就是學習不費力,好有成就感;反之就好討厭這個學科。這就是偏科的原因。
所以學習力的基礎是長期積累的知識之間的相互纏繞和依附,理科工科文科,都是一樣。
相反知識體系比較弱(神經鏈路少,連結弱)新知識就找不到依附的地方,一旦不復習就忘掉了。
孩子到了高年級背了忘忘了背成績上不去,一般都是這個問題。表面的記憶力差,反應的其實是大腦神經連結網路質量差這個物理上可測量的事實。問題的本源是早期開始並長期積累下來的,再頭懸梁錐刺股刻苦也治標不治本。
結論:
所以呀,我們看到人出生時都是一個樣,多年後區別怎麼那麼大?
——從出生第一天起,每分每秒都在塑造這個人將來的形態。
想一想老鼠實驗裡第三組的老鼠——給孩子提供儘量豐富的刺激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