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多數人從小就很討厭“別人家的小孩”。
他們實在太“討厭”了,吸引了別人的目光,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其他小夥伴的羨慕……
最最重要的是我們感覺父母不愛自己了。
相比之下,在父母眼中,我們很淘氣,沒有自制力,總是上躥下跳的……
其實毋庸置疑,父母絕對是愛我們的,即使別人的孩子無比優秀。
但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和我們認為的真的一樣嗎?
1
他們習慣“偽裝”自己。
一個人越是優秀,他放不下的東西就越多。擁有的越多,捨不得的也越多。
因此,他們學會了“偽裝”自己。
還記得我的一個初高中同學,第一名永遠是她的,一直都是老師表揚的物件,家長與自家孩子作對比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一次校慶上,她表演了民族舞與拉丁舞,我發現這個女孩真是很優秀,不僅僅是個讀死書的“書呆子”。
然而你看到的是事實,但可能不是全部。
鮮少有人知道,他的父母早逝,脖子上有那次意外後抹不去的傷疤,她只能和姑姑一起生活。
更不會有人在乎她為了維持自己的第一名,週末要補全天的課,晚上不知熬到幾點。
在路上時她身邊沒有一個人,即使是在食堂吃飯,她的對面也一定是空的。
記得有一次,她早上從家裡帶了飯當午飯,但由於天太熱菜有點變味,她為了擠出更多時間看書就吃了變味的飯,下午被送去醫務室。
他們善於“偽裝”自己,表現給眾人的一定是自己光鮮亮麗的一面,背後的模樣基本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他們害怕失去,與其說成績是他們的傍身之處,不如說是心靈的慰藉。
只有在受到他人的表揚時,他們才覺得自己是真實的,心裡不再空虛。
這並不是說他們很虛榮,而是他們缺少安全感,覺得只有自己做的事被別人認可了才是正確的,他們太渴望被理解。
所以他不允許自己失誤,周圍的人更不允許他們失誤。
他們是榜樣,是標杆,是需要我們學習的物件。
他們就這樣被自己推著,被我們推著,艱難又迷茫地前行。
或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先順著大流走吧!
反正不管做什麼,一定要當最優秀的那個就對了。

2
他們“有苦說不出”。
“別人家的孩子”大都比較乖巧內向,但正是由於他們的乖巧,讓他們的童年無趣。
大多數家長都認為淘氣的孩子聰明,長大也會比較有出息。
其實不然,不一樣的環境,不一樣的經歷,不一樣的教育等都會使得孩子不同。
紅紅從小乖巧懂事,很少讓家長操心,後來考了一個沿海城市的普通一本,畢業後在一家教育機構當小學英語老師。
前兩天碰到她,她告訴我,自己真的很羨慕那些孩子,雖然他們上課很調皮,總是吵吵鬧鬧的。
而自己的童年,感覺總是缺了些什麼。
她小時候很文靜,她的妹妹有點調皮。
從最初的給玩具設計衣服,到後來的拆各種東西,媽媽嘴上總是罵妹妹,但總對紅紅說:“看看你妹妹,多有創造力,以後肯定能當一個設計師,腦子就是轉得快,聰明。”
每每聽到這些話,紅紅心裡都很不是滋味。
她也曾據理力爭過,但是媽媽每次都是先入為主的覺得一切有想法的主意都是妹妹想出的。
開始她還會解釋新奇的想法是自己的創意,時間久了,也就倦了,順其自然吧。
再後來,紅紅更加懂事緘默了。
甚至有點墨守成規,不願意打破現有的局面,不再敢於嘗試各種事情,變得畏首畏尾。
雖說乖巧,但缺了些激情。
反正大家已經認為她這麼乖巧,也不會有人相信她會創新,一味的比較會讓再和氣的人煩躁。
父母的不信任,周圍人的觀念改變了一個孩子,導致她現在對自己的童年抱有遺憾,年少時太平靜,少有的想法不被認可。
他們已經被別人貼上了標籤,一旦做出與標籤不相符合的事情,周圍的人就會接受不了。
久而久之,他們便不敢去改變,即使做的事自己並不怎麼喜歡。
大家已經給“別人家的孩子”貼上了乖巧,懂事的標籤。
“逼”著他們不敢做出改變,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3
有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已經被固定化,模式化。
以致後來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很像我們稱的“佛系”,對什麼都無所謂,感覺內心非常平靜,什麼都隨緣。
這讓我想起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一段臺詞: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還有影片中的老布,甚至想傷害自己的獄友而留在肖申克。
出獄後的他每天擔驚受怕,十分缺少安全感,也沒有心靈的寄託,最終選擇了死亡。
他們缺少競爭力,也可以說他們畏懼競爭,害怕對比,不喜歡別人提出自己的缺點,抗壓能力弱。
他們或許表面上看起來很自然,但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缺少自信。
更有的會有演講恐懼症,不敢在眾人面前發表自己的真實意見。
一旦站在臺上會感覺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頓時面紅耳赤,說話結巴。
他們做事情會更加考慮別人的想法,總是把自己放在最低處,可能會成為我們口中的“老好人”,從來不會拒絕別人。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請多給他們一點關愛,讓他們多一些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