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前總統盧泰愚近日去世,享年88歲。國內報道言其祖籍山東長清(即今山東濟南長清區)人。他的祖籍是山東濟南嗎?這要從盧姓在中國的起源和遷徙說起。
盧姓來自盧國。盧國又稱“盧戎國”、“廬戎國”、“廬國”、“盧子國”等,為姜姓戎族,與齊、申、甫、謝、許等國為同姓,原屬四嶽之裔,盧戎同姜戎一樣,性格強悍,且長期過著遊牧遷徙的生活。
文字學的依據
那麼盧戎這一名稱中的“盧”是怎麼來的呢?這與盧水有關,章懷太子注《後漢書》雲:“盧水一名若水”。據何光嶽先生在《楚滅國考》中考證,盧戎起源於若水上游,盧水也稱若水、沫(羅)水,據說郭沫若的名字來源就與此二水有關,盧與若(音諾)在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相通,盧水亦即四川岷江。由於該部落發軔於盧水上游,故以此為名。它與血緣較近的允姓之戎相鄰。
對於“盧”字的含義,《說文解字》雲:“盧,飯器也,……籀文盧。洛乎切。”《尚書·文侯之命》雲:“盧弓一,盧矢百。”王夫之在《說文廣義》卷二中分析道:“盧,飯器也,蓋盋盂之類,以盛飯者,從慮(去掉心),慮(去掉心)亦器也。甾慮(去掉心)之器燒土為之,皆黑色,故淄字從甾,與此意同。韓盧,黑犬也;盧溝、盧龍,黑水也;博者之盧,黑採也,皆言其色黑如盧也。”沈括《夢溪筆談》中也說:“夷人謂黑為盧”。 由此可見盧國這一古老的部族,是以黑為尊的,並能製造飯器。在古代,飯器都是由柳條和荊條編織而成,在遷徙過程中方便攜帶,所以盧被戎族視為珍貴的東西,並最終成為本族的稱號。
盧國先人們奮發圖強,大約在商代時期已發展成為了強大的部落。到了西周時期,盧國先人曾跟隨周武王滅商,《尚書·牧誓》裡記載:周武王聯合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部族聯合攻滅商朝,《尚書·孔傳》雲:“八國皆蠻夷,……盧、彭在西北”。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盧部族這時依然活動於四川西北部的岷江上游。武王滅商後,周封功臣姜尚於齊,由於盧戎與姜本有血緣關係,這時有一部分盧人向東遷至今山東濟南市長清區,建立了盧子國,並轉向了農業定居的生活。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逐漸融合於華夏族之內。大約在公元前804年左右,盧被齊所並,由於高傒擁立齊桓公上位有功,便被封到盧國,食採於盧,高傒不僅是高姓的始祖,也成為了後世盧姓的始祖。漢朝在此置盧縣。
除了遷往山東的一部分盧人外,其餘的仍遊牧於陝西與河南相鄰處的崤山、熊耳山一帶,依然與允姓之戎相鄰,仍然被稱為盧戎。當秦、晉興起,勢力開始強大時,盧戎受到威脅,大部分盧人便越過商洛山區,向西南遷徙到陝西、湖北相鄰地區,留下的小部分與彭國漸漸融合為一族,被稱之為“彭盧戎”。後來盧戎又走出山林,向東遷至今湖北襄陽市南漳縣,這裡正臨平原沃野,為盧人的農業定居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山東
盧戎遷到南漳之後,雖然擺脫了秦、晉的襲擾,但是又有一個虎狼之國與其相鄰——那便是楚國。隨著楚國的不斷強大,盧戎感受到了威脅。面臨外敵的入侵,盧戎能想到的是絕不能坐以待斃,於是聯合羅國來共同抵抗楚國。在公元前699年,“楚屈瑕伐羅,……羅與盧戎兩軍之。”由於屈瑕驕傲大意,輕敵冒進,在羅、盧聯軍的夾擊下,楚軍腹背受敵,四處潰散,楚國大敗,主帥自縊,其餘將帥被俘,楚國損失慘重。但是,楚國的擴張是無法阻擋的,盧被滅的具體時間史書上沒有詳細記載,據專家推測,大約在公元前690年滅亡隨國之前,盧戎便被楚武王所滅了。
盧戎被滅後,它的遺民被迫遷徙,先遷到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後來又遷到汨羅東鄰的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現在平江縣依然有盧洞、盧山和盧水。另一部分不願意降楚的盧人逃入了荊山,過著遊牧遷徙的生活。
盧國雖然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但在山東和湖北的盧國文化遺址依然昭示著這個部族曾經的存在。
1、 山東長清盧國故城
山東長清故城遺址位於歸德鎮國莊以西的盧城窪,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由於黃河決口,水淹盧城,致古盧城全城下陷,變成一個南北、東西各長約2000米的大凹窪。在1958年以前,盧城窪四周的村莊還分別以盧城東門、西門,南門和北門命名為村名。後來黃河再次決口,最終盧城窪淤成為了平地。
前面我們說過高傒成為了盧姓的始祖,盧姓起源於此。盧氏子孫開枝散葉,不僅遍佈祖國的大江南北,還遠渡大洋到達了韓國,甚至韓國前總統也是盧氏後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一個怎樣的機緣下,盧氏後人到了韓國的呢?有關史料記載,唐朝盧氏共有八任宰相,可謂風光無限。唐朝末年,黃巢、王仙芝發動了農民起義,於公元880年攻克洛陽。潼關失守後京師長安大亂,黃、王揚言要殺盡唐朝皇族、大臣,時任刺史的大學士盧惠攜家眷及九子和另外七名要好的大學士乘船東渡到了朝鮮。盧惠與同船的七位至好義結金蘭,誓曰不能同姓但求同名,議定各在名諱旁加一“禾”,盧惠遂改名為盧穗。盧穗的九個兒子成為了韓、朝盧氏的九大支,繁衍至今韓國盧氏家族已有40多代,30多萬人。2000年,作為盧氏的後人,韓國前總統盧泰愚與夫人來到長清尋根問祖,並在盧國國君墓前合影。
山東長清
2、湖北南漳盧戎國故城
地處南漳縣九集鎮街邊的舊縣鋪村,為盧戎國城遺址,由於原有一座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00米的土城,為葉姓所居,也稱葉家土城。土城早年在平整土地時被挖毀,今西側尚保留了一段長近100米,寬3米至5米的護城壕溝遺址。據史料記載,遺址地為漢代的中盧縣,說明中盧縣的治所就建在古盧戎國故城的廢墟之上。現遺址地表尚能見到漢代的繩紋磚瓦遺物以及魏晉以後的陶器、瓷器碎片。1979年,在安徽壽縣花園村出土了4枚圓餅狀“盧全”金幣,專家推斷金幣便是來源於此地。
湖北南漳
從以上敘述中可知,“盧”為姜姓,加之為武王伐紂時的九國聯軍之一,自然起源於西方。隨著遷徙和開枝散葉,先後分佈於四川、陝西、湖北、山東也是正常的事。加之唐代末年遷徙到朝鮮半島一部分,因此輸入到半島的盧姓先後分了很多批。盧姓文化沉澱最多且當今重視這一文化遺產的有山東出長清、湖北南漳。當時作為總統的盧泰愚認祖歸宗拜訪山東長清,可以理解為一種當代文化信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