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向我們證明,如果其他人持有的通貨比你的硬,你根本無法置身事外”。
——Saifedean Ammous
第一個故事:16到19世紀,當歐洲殖民者最初把少量玻璃珠帶到非洲大陸的時候,從未見過玻璃珠的土著將其視為珍寶,玻璃珠漸漸成為很多部落的硬通貨,被當做財富的象徵,可以用來交換食物和武器。很快歐洲人發現了這一現象,於是從歐洲運來大量玻璃珠,在西非換取大量毛皮、作物和黃金。渾然不知情的土著人慢慢發現,自己手裡的玻璃珠越來越不值錢,能交換的東西越來越少,因為大量財富已經被歐洲人用廉價的玻璃珠換走了。最後,大量一無所有的土著被押進前往北美大陸的奴隸船。
第二個故事:明朝中後期,正值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對外貿易蓬勃發展,東南沿海大規模城市化。且明朝外貿的特點是出口遠大於進口,自1550年代中歐海路開通至1800年代,明朝對外保持鉅額貿易順差達兩個半世紀之久,這種順差導致大量白銀流入明朝。據史料記載,當時明朝每年輸入的白銀數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60%-80%。由於明朝本土白銀開採量極少,導致明朝錯誤地把白銀當做貴金屬並實行了事實上的銀本位。殊不知,很快歐洲人在美洲大陸上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的銀礦,白銀產量的增加也刺激了冶煉技術的提升,使得白銀產量成倍增長,成本不斷降低,於是歐洲人用相對廉價的白銀換走了明朝無數的社會財富,包括黃金。而此時明朝已經陷入嚴重的輸入型通脹,對白銀的需求陷入輸入越多需求越大的惡性迴圈。隨著歐洲三十年戰爭導致對白銀的需求激增,對華貿易需求減少,明朝白銀開始外流,最終導致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社會危機,明朝最終被走投無路被迫反抗的流民和關外的異族合力埋葬。
上述兩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一個社會使用的通貨必須存量穩定,才能穩定地擔當起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財富儲存的功能。如果流通中的貨幣突然激增,普通人手裡辛苦積攢的財富就會被這種廉價貨幣稀釋或者交換,最終受益的只有那些大量帶來這種廉價貨幣的人,他們帶走了財富,留下一堆毫無用處的廉價貨幣,而整個社會則陷入貧窮。
生產新貨幣的難度就是這種貨幣的“硬度”。地表的黃金儲量稀少,開採難度大,所以黃金作為貨幣的“硬度”就高;而白銀和黃銅開採難度小,所以白銀和黃銅的“硬度”就低。而玻璃珠和“法定貨幣”,生產它們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他們是真正的“軟通貨”。
從這個角度看,比特幣的“硬度”甚至超過了黃金,因為它的總量固定,開採難度逐年增加,而其便攜性和可分割性更是黃金難以望其項背。
若干年以後,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比特幣是比黃金“硬度”更高的貨幣時,當越來越多的人和機構將其作為價值儲存的手段時,當有國家的央行開始將其作為儲備貨幣時,那些無視歷史潮流,選擇閉關鎖國,以維護金融穩定的名義對加密貨幣全行業限制打壓的國家,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因為我們需要謹記,在經濟、金融和貿易全球化的時代,如果其他人持有的通貨比你的硬,你根本無法置身事外。到了那個時候,除了高價買回當初被自己趕走的比特幣,沒有任何其它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