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言論純粹一家之言,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敬請批評指正。括弧,本人不歡迎沒素質的評論,請您手下留情。
老先生就不說了,小青年我也聽的不多,今天就重點說說當下最紅的兩位,郭德綱和苗阜。
記得上海那位博士被教育後有些不服氣,直接懟老郭說你身邊站著于謙,言下之意郭德綱能走紅,于謙的功勞最大,好像他身邊站的老婆大人只是個擺設而已。
于謙捧哏沒問題,人緣又好,深得觀眾喜愛。所以當網上很多人質疑老郭炒作,耍心機裝弱者時候,是把于謙分開的。我本人也認可於老師,是我認為能跟前輩中王佩元相提並論的人物。
紅花還需綠葉配,不得不說,郭德綱的基本功確實屬於絕對的一流水平。
因為老郭不僅僅是嘴皮子溜,又有著一個好嗓子,唱功在相聲界能跟他相提並論的並不多見。而且許多包袱也確實新穎,能讓人忍俊不禁,這也是觀眾歡迎的最主要方面。
但是呢,郭的創作能力有限,臺上表演的基本上都是損搭檔,聽幾次可以,時間長了,能回頭再聽的還真不多。相比較而言,馬季和眾徒弟的《五官爭功》,肯定不是一個高度。記得他們戴著頭盔表演的武墜子,再和魏文亮張永久兩位先生表演的做一個對比,差距立馬就出來了。
苗阜的先天條件肯定不如郭德綱,特別是唱的這方面,那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的。大家可以注意觀察一下,苗阜在臺上幾乎沒有什麼唱的作品,這點和馬三立以及差不多。所以他的段子不像何雲偉和侯寶林,柳活非常多。
不過苗阜的段子比較新穎,佔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名著裡面找題材,比如成名作《滿腹經綸》和以後的史記新說等等,確實比屎尿屁之類的更容易讓人記住。記得有一次訪談還是什麼節目記不住了,說寫段子大部分都是王聲的功勞。
其實相聲本身就是街頭雜耍之類的,現在雖然說是藝術,但還是必須要照顧讓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聽懂,只有聽懂了才能引起共鳴,才能開懷大笑。所以苗阜有一個包袱說王聲喜歡指出別人的錯誤缺點,跟司馬遷一樣,結果惹毛了皇帝,派個二胡手拉著曲子要用宮刑。這個也只能是年齡稍大的才能聽懂,因為許多小青年可能壓根就沒聽過童安格的《把根留住》。
我個人一直認為,吃瓜群眾就圖一樂,願意聽誰就聽誰的,沒必要去給那些什麼主流非主流的去選邊站隊。因為能說相聲的人,沒有一個呆頭呆腦的傻子,特別是出了名走紅的,更是人精居多。您各位想想,憑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那點智商,能玩的過他們嗎!
所以,聽與不聽,聽誰,主動權應該掌握在我們手裡呀,為什麼要受他們蠱惑呢?
順帶提一句,前些年的姜昆,每年陪著大家過除夕,即便是他再怎麼著,既沒有賣國也沒有做什麼惡,更沒有得罪你我,人家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自己該做的事,一個退休的老人,怎麼就被別人捕風捉影的潑點水後就成了被攻擊的物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