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山海經》是中國第一經典,毫不誇張。它是中國唯一流傳到現在的遠古著作,是中國第一本地理志。它講述了人和神之間的關係,它告訴了我們在大洪水發生之前的世界。這本書連結歷史與洪荒,這本書塑造古怪與驚奇,這本書帶來知識和頭腦。
諸多神聖之處,待我慢慢到來。
首先是作者。這本書不止一個作者。《山經》的作者可以確定是大禹治水團隊。至於都有哪些人參與,現在已經模糊不清了。後世有一些文章具體講到,比如《淮南子》,講的主要是益負責這本書的寫作。
山經是《山海經》最主要的部分,篇幅約佔全書2/3。書寫完之後,禹加了一個後記,對這本書做了一個歸結,同時比較隱晦地自我表彰了治水的功勞。
至於後面的《海外經》《海內經》《大荒經》,具體作者都是誰?則一點線索也沒有了。但是依然有可以確定的地方,那就是這些部分是在夏朝之後寫的。
這裡按順序來把全書解說一下。
《山經》部分,作者按照東南西北4個方向,把每個方向的山分為若干系列,以此為線索,由山帶出水,寫的是在大洪水發生之前,中華大地上的山水佈局情況。當然主要內容除了山水之外,各地的物產,尤其是礦產也是重中之重。禹在《禹貢》中說得很清楚,他沿途考察物產,目的是制定貢賦方案。
除了山水物產,作者還記錄了沿途聽說的或者親眼見到的上古時代那些不常見的動植物。這些動植物或者長相古怪,或者具有特異功能,或者具有藥用功能,或者是神。這些動植物可以看作是當時已經瀕臨滅絕的生物,或者已經滅絕於大洪水的生物。然而這種記載方法,直接開啟了後面部分的獵奇寫作手法,這是讓《山海經》在人們印象的荒誕離奇的重要原因。
作者之所以以山系為線索來寫作,是因為每一個山系有共同的山神。這些山神有的只有一個,有的山系有若干個。作者詳細講述了這些山神的祭祀方法。至於這些山神到底什麼來歷,有什麼作用,這些造型古怪的生物到底是活的還是畫像,或者只是存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作者並沒有說明,後人也無法猜測。
另外就是在一些特定的地方,主要指的是有過神或者神的行蹤的地方,作者做了一些介紹。這些介紹有的只有片段,有的非常簡單,然而這些介紹直接開啟了後世豐富的上古神話系統。流傳至今的中國遠古神話,大部分能從《山海經》中找到源頭。
但是仔細分析來看,與其說作者在講神話,不如說在記載歷史。比如作者多次提到皇帝戰蚩尤的情節,互相映證,很明顯,這一次戰爭不只是神話傳說那麼簡單。
總體來說,《山經》部分是類似於地理志一樣的歷史著作。它儲存了大洪水之前的一些山山水水和動植物,是研究史前生態和歷史的極重要資料。
在《山海經》的上述部分中,雖然很多內容離奇古怪,但畢竟有一部分有跡可循。這主要指的是有一些地名,一直也用到了現代,比如華山、渭河、岷山等;有一些當時認為神奇的生物,事實上延續到了現代,比如蝙蝠、娃娃魚、鸚鵡、豪豬等。所以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然而從《海外經》開始,那可是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了。
《海外經》部分,分析起來應該寫作於夏朝初年。那個時候中國的領土和禹時代的領土差不多。對照起山經寫的是國內的部分,海外經寫的就是當時中國以外的部分。當然距離也不是無限延伸,指的是雖然在中國領土之外,但是當時的中國人能夠到達的那一部分。
《海外經》一開始,作者來了這麼一段: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夭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
簡單講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在地面以上生活的生物,處在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經常有日月光照,有星辰指引方向,春夏秋冬有記錄,一生事蹟有梗概。下面要寫的這些都是神靈的後代,他們長相很特異,不管是長壽的還是短命的,只有聖人能夠體察他們的生存之道。
這一下子就定性了:《海外經》部分寫的是神,這和禹的初衷完全不一樣,而且直接帶偏了之後的內容。然而事實上《海外經》的寫法,還是以山水為主,由山水引出神來。這些神真的很特異,只有一條腿的,只有一隻手的,頭上有三張臉的,會飛的,胸部有個洞的,等等等等,看起來就像一個腦洞動漫園。隨手抄來兩段: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即巨人,——老嚴注),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
一臂國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
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不死。
《海外經》大多數來自道聽途說,作者只是聽人講故事然而記錄而已。證據是經常出現“一曰(另一種說法)”字樣,表明作者對自己寫的並不肯定。
跟《山海經》的其他部分相比,《海外經》雖然也分為東南西北4個方向,但是每個方向是有具體範圍的。比如海外南經,“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者”,這就限定了範圍。然而對於我們今天的作者來說,這個限定相當於沒有限定,因為我們都不清楚這些州到底是哪裡了。
隨著中國領土的拓寬,——其實主要是行動範圍的擴大。因為在當時中國人的印象之中,只要能到達的地方都屬於中國,那些最遠的地方,雖然對具體情況不甚了了,但是也作為荒服的一部分了。在這種情況下,大概是在商朝時候,寫作了《海外經》。而在差不多同時,也寫作了《海內經》。
這部分《海內經》和《山經》有重複的地方,但是寫作方向很明顯不同。《海內經》還是重點寫神。只有《海內東經》部分,基本上都寫的山。可能當時在中國的東面,大洪水淹沒之後,土地肥沃,人口增長很快,人口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已經沒有什麼神了。所以只好寫山。
《大荒經》也分為東南西北四個部分來寫。寫作方法是以山水為線索,以獵奇為主要目的,寫出了大量離奇古怪的人、神和動物。這裡有整本書最多的、最為系統的上古神話故事。
如果把《大荒經》當作一本故事書來看,那麼故事的主人公毫無疑問是帝俊,這個人在《山海經》其他部分出現較少。分析起來,帝俊應該是一個天神,曾經在地球上生活,在人間娶了妻子,生了8個兒子,還生下了10個太陽和12個月亮。很多神話故事就在帝俊家族系統身上展開,比如夸父追日,比如后羿射日,比如義和浴月。
帝俊的勢力遍佈大荒。凡是用虎豹熊羆作為交通工具的,都是帝俊的後代;他的這些後代建立過不少國家。他的後代都是神。
當然,黃帝系的歷史也不少。黃帝的後代包括少昊顓頊嚳堯舜禹祝融老童夏啟等。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有25個兒子,流傳下姓名的有15人。這15人的姓名,可能多數就是從《山海經》流傳下來的。這些人和他們的後代也經常出現,提到的著名故事有應龍殺蚩尤、女魃居北方、禹殺相柳等。
除了這兩大神系,當然還涉及到炎帝系和其他神系。還有一些似神非神、似人非人的生物,並沒有世系線索。
可以看得出來,《大荒經》和《海內經》《海外經》有共同之處,都以神為寫作物件。都和禹原本的目的背道而馳。但是《大荒經》畢竟還和《山海經》這個書名沾點邊,畢竟介紹了大荒之中的很多山水。不過,山水關係,各地特產,就沒有介紹了。
《大荒西經》所寫的範圍,是比較難以捉摸的。最東邊很清楚,寫到了太平洋深處3000多公里的地方。具體如下: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其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如果按照書中提到的里程(七千裡),那就可能已經突破琉球群島,達到了日本南方諸島了。
西邊寫到了西南海,可能是裡海。南邊寫到了大海之南的沙漠,可能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亞或者澳大利亞。老嚴的知識缺乏,北邊無法分析。
鑑於《大荒經》提到了叔均建立的西周國(有西周之國,姬姓,食穀),容易讓人分析為國名是針對東方的周國而言的,因此這部分可能寫作於周代。
在《大荒經》之後,還有一節《海內經》,這是對前面部分沒有寫到的神的補充,可能寫於春秋戰國時期。值得提出來的是,這部分的“海”含義和前面有區別,這裡指的是大海,大海之內,但是土地不一定屬於當時的中國。前面的海指的是四海,也就是中國。
《山海經》提到的很多地名、民族名、國名,在漢朝的歷史中還出現,比如朝鮮、匈奴、犬戎、大夏。這也能夠說明,《山海經》並非純粹虛構,而是有一定寫實的。不過書中所寫的年代,距離我們今天太遠,地球上的物種經歷的變化太大,很多現象和情節我們已經無法理解了。尤其是《山經》部分,和我們隔著一次差點滅絕地球人類的大洪水,大量的人種和物種滅絕。
總體來說,《山海經》就是一本歷史文獻,給我們保留了上古時代許多珍貴資料。同時,這本書也能讓今天的我們大開眼界,督促我們認識問題不要拘泥於自己所見的時間和空間。因此,這是一本知識型別的書,更是一本益智型別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