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市場傳言稱,北京地區多家銀行均出現了個人按揭貸款“沒額度”的情況,下半年房貸大幅“收緊”。但經濟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房地產中介機構、多家銀行支行、採訪多家銀行總行相關負責人後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市場也無需恐慌。
目前,北京地區的購房者仍可照常申請個人按揭貸款,貸款審批時間在半個月至一個月之間,屬於正常的業務流程時長,不存在“無額度”情況。如果購房者被告知放款困難,可能與購房者自身資質不足有關。
在資質不足的各項問題中,頗引人注意的是“消費貸”使用不規範問題。記者發現,儘管北京地區的個人按揭貸款申請正常,但審批卻較此前更加嚴格,如果銀行發現購房者同時申請個人按揭貸款、消費貸、個人經營貸款,銀行會立刻啟動審查。
“我當時虛驚一場。”記者在房地產中介我愛我家北京交大東路店隨機探訪時,一位購房者表示,由於近期換房需要裝修,自己手頭資金暫時週轉不開,便在7月份從工商銀行申請了3萬元的消費貸款用於購買家電,期限1年。隨後,自己又於8月份用工商銀行的借記卡支付了一筆購房款,出於監管要求,該筆款項打到了與房地產中介合作的光大銀行存管賬戶。
這時,令他“虛驚一場”的事情發生了。房款剛支付完,該購房者便收到了來自工商銀行的簡訊提示,稱銀行發現購房者用於接收消費貸放款的賬號與後續支付購房款的賬號為同一賬號,存在挪用消費貸購房的可能性,如經審查後發現情況屬實,銀行將對該賬號採取限制措施,並提前收回消費貸款,借款人如有疑問可赴網點詳詢。
“還好當時我的另一筆錢回款了,資金並不緊張,我收到簡訊後就立刻把消費貸提前還清了。”上述購房者表示,正因如此,自己後續的個人按揭貸款申請並未受到影響。
上述經歷並非個案。記者從監管層獲悉,接下來仍將保持高壓態勢,從嚴、從緊,組織專項排查,堅決遏制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苗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國銀保監會已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了專門工作組,赴熱點城市進行現場指導,督促各地深挖違規線索、追查到底、查實查透、嚴肅問責。”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忠瑞說,以個人經營貸款違規入樓市為例,在排查中發現,一些企業和個人的挪用手段複雜多樣、花樣翻新,透過各種方式規避監管要求。
有的借款人用拆入資金全款買房後,申請經營貸款償還買房資金;有的借款人將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在多家銀行賬戶間流轉套現,以掩蓋買房的最終目的;有的編造交易背景、虛構貸款用途等。
與此同時,一些銀行貸前稽核不到位,貸後資金管理不足;一些中介機構協助包裝貸款材料、提供過橋資金,協助借款人繞過銀行審批條件。
針對北京地區,北京銀保監局已要求轄內各家銀行審慎向近期申請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或購買住房的客戶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或消費貸,如確有真實的融資需求,也應科學合理設定授信期限、額度及還款方式。
需注意的是,部分中小銀行房地產貸款增速目前存在“抬頭”跡象。受2020年12月監管部門提出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影響,6家國有大型銀行全部實現了集中度下降,其他各類銀行的集中度也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市場上個別中小銀行利用大型銀行退出的空檔,趁機爭搶房地產貸款的市場份額,這些銀行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不降反升。“接下來,銀保監會將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對新增房地產貸款佔比較高的銀行實施名單制管理,督促這些銀行落實房地產金融調控要求,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增速,對於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機構,我們將進一步採取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劉忠瑞說。
作者:郭子源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