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蓬 來源:淺海文苑
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
——《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一
古今道路,常因時代不同,官方與民間,書面或口頭,表述方式有很大的區別。比如蜀道,顯然是書面稱謂,或者是唐宋時期的說法。今日書面或群眾稱316國道、108國道、川陝公路、寶成鐵路等。查史料可知,秦漢時期,把從國都長安通往四川乃至雲貴的驛道稱棧道、閣道、五尺道,唐宋時稱蜀道、山南驛道,明清時期,官方和群眾都把穿越秦嶺的驛道稱北棧,把穿越巴山的驛道稱南棧。由於李白名作《蜀道難》的巨大影響,蜀道一詞貫通古今,影響最大。
那麼何為蜀道?從廣義講,凡通往古蜀國,即今日四川的道路都可以認為是蜀道。但史籍所載主要是指中國古代漢唐時期,由國都長安通往四川成都的陝川驛道。李白當年詠歎的蜀道也是指的這條道路。蜀道常與棧道或棧閣聯絡在一起,其實,棧道、棧閣、閣道是一回事,也可以說是蜀道中的精彩華章。蜀道從長安出發,在八百里秦川可以修築寬闊驛道,棧道是為穿越秦巴大山修築的一種特殊道路,曾在歷史上發揮過巨大的作用。有多條棧道在漢中治境內經過,因為漢中恰在西安與成都之間,為蜀道必經。為整理發掘歷史文化遺產,1992年初,我應漢中市政府之邀,承擔系列專題片《棧道》的撰稿,隨攝製組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對幾條古道做了實地探訪和考察,基本上弄清楚了棧道起源、位置、變遷,以及現存的遺蹟。
二
動身之前,首先查閱典籍方誌,瞭解什麼是棧道?《韻會》稱:小橋曰棧。《漢書》載:棧道,飛閣複道相通也。《辭海》中說:我國古代在峭巖上鑿孔、架木、鋪板而成的道路。
那麼古人為什麼要修築這樣的道路呢?這是古代政治、經濟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我們知道,關中平原曾是十一個封建王朝建都之地,周、秦、漢、唐更是把華夏民族威武雄壯推向極致。既然關中長安是全國中心,那就必然要修築四通八達的驛道把京都省府與邊城遠地溝連起來,政令方能下達,賦稅才能集中,國家方能統一。若在平原,道路修築就比較容易。早在西周,就已建立有整套的修築道路的規格與標準。道路分為經、緯、環、野,並與田畝面積、水渠長短、城邑大小統一規劃,整齊而富於變化,統一中透出威儀,充分顯示出禮儀之邦的高度文明。
但在關中平原與四川盆地乃至整個大西南之間卻橫著一道天然屏障:秦嶺與大巴山。都是東西延綿,長達千里。秦嶺最窄處也二三百公里,沒有人煙,食宿無著,當時植被茂密,古樹參天,完全可能迷路,那麼古人是怎樣穿越這些蠻荒峻險的大山,溝通中原與大西南的呢?
我國最早的典籍<尙書.禹貢>中有涉及秦蜀古道的記載:“ 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 史記.六國年表> 說公元前451年,秦歷共公城南鄭,說明秦人已從關中直走到漢中;早在西周,居住在中原的鄭國受到犬戎攻擊,“鄭民南奔”。蜀人參加牧野之戰,說明蜀人殷末已走向中原;穿越秦巴大山的古道發現與使用應遠在三皇之世,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再一個事例是“一笑千金”的美女褒姒生長於秦嶺南側的古褒國。而周幽王的國都卻在關中長安縣斗門鎮附近,可見居於秦嶺兩側的古人已有頻繁的交往,險峻的秦嶺並不曾隔斷人類的婚姻聯絡。
那麼古代先民是怎樣發現和開闢道路的呢?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說過,由於地球自轉,內營外力的結果,秦嶺成為突兀雲表、東西延綿的大山,以主脊為界,北坡的雪水流進渭水匯入黃河;南坡雨水則歸流漢水匯入長江。
三
億萬斯年,歲月悠悠。
秦嶺被雪雨激流沖刷為條條幽深狹長的河谷。這些河谷又被古人利用。可以想見,當初尚未完全擺脫遊牧狀態的古代先民,為了生存,沿著溫潤平緩、植被茂密的河谷,一邊採集,一邊狩獵,輾轉遷徙,長期探索。終於認識到隔絕中原與大西南的秦嶺山中,竟然有河谷可通。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古道首先經歷了自然踩踏與自然發現的階段。
在實地考察與拍攝專題片的過程中,發現的多處古道遺蹟都印證了專家們推斷。首先,古道基本上都是沿著河谷,河谷平緩,少翻越山嶺之苦。比如褒斜道是沿褒水與斜水開道;故道,也就是陳倉道則沿著嘉陵江河谷;儻駱道則沿儻水與駱水。這種沿河谷選修道路的辦法一直沿用到現代鐵道與公路的修築之中,被稱為沿溪線。
這在中國文字中也能找到依據,古語無水不成道。所以道路的“道”字加“辶”部首,因要沿水才能行船。可見古道產生於古文字之前。
我們在實地考察中發現,秦嶺山中的河谷地帶,至今還殘存著一些古代先民踩踏開鑿的原始小路。比如留壩縣境內界牌關附近,褒河對岸數百米長的整體山石上鑿有腳窩,間隔在半米左右,正好是一步距離,一邊臨河,一邊為山崖,僅容一人行走。我們涉河過去仔細觀察,這種腳窩顯系人工所為,即使在鐵器出現之前,新舊石器時代,也可以用石制的砍砸器鑿出。直到現在,這些小道還為山區群眾在捕撈、採集時使用。在訪問中得知,凡緣河谷不時能發現這樣供人行走的小道。後請教專家,認為這極有可能就是古代先民開闢的原始小道。
這些原始小道顯然為以後的官驛大道提供了先期準備。事實是之後的驛道也正是經過長期篩選,逐步定型下來,目前被專家們確認的古道有七條。其中4條穿越秦嶺,由西至東為:陳倉道,寶雞越大散關,經鳳縣至勉縣茶店出口;褒斜道,由關中眉縣斜谷進山,從漢中褒谷口出山;儻駱道,由關中周至進山,至洋縣儻水口出山;子午道,由長安縣南子午鎮進山至安康石泉出山。穿越大巴山的有3條路,由西向東為金牛道,即今勉縣西行經寧強入川道路;米倉道,由漢中南行經碑壩進入四川;荔枝道,由鎮巴至萬源道路,因接涪陵曾為楊貴妃送荔枝而得名。
除了目前被專家們確認的穿越秦巴大山的七條古道之外,我國曆史地理學奠基人之一的史念海教授在<河山集>中提出穿越秦嶺的古道還應包括武關道,即從關中籃田開始、沿丹江、過武關穿越秦嶺。
這也是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所進兵的路線。因當地河水名而置漢中郡,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設南鄭,曾遷至西城(陝西安康市漢江北岸中渡臺)。東漢建武元年改遷南鄭(在今陝西省漢中市漢臺區)。這樣穿越秦嶺的古道就成為五條,與穿越巴山的三條古道形成“三五格局”,與古人認定的“三皇五帝”,“三山五嶽”等 “三五之道”相符合。這種說法,我國曆史地理學大家嚴耕望先生在所著<唐代交通圖考>中也予以認定。
四
需要說明的是,當初古代先民自然踩踏、自然發現的原始小道並不是棧道。把原始小道開闢為官驛大道是古代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據史料記載秦人的建築工藝相當發達,不僅留下萬里長城、兵馬俑等奇蹟,秦始皇每消滅一個國家便在咸陽塬上仿造這個國家的宮殿,以空中閣道相通,“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驪山”,這種空中閣道從咸陽直到臨潼,延綿百里不絕。秦代工匠修築空中閣道的技藝,很自然的會運用到修築棧道中去,更重要的是秦人此時己發現和使用鉄器。成書於周秦之際的<山海經>記載秦地有六處產鐵。<中國冶金簡史>也記載: “ 近年來,在陝西臨潼、咸陽一帶,出土了不少秦的鉄農具和鉄工具,如鉄鑿、鐵鏟、鉄犁、鉄錘等。” 鉄器的發現和使用 不僅使秦王朝能夠開鑿鄭國渠與廣西靈渠,四川都江堰等不杇的水利工程,也為鑿架棧道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撐。把自然踩踏出來的原始小道開鑿成能過車馬的棧道,是中國古代科技力量的一大飛躍,鉄器的使用,不僅使兵器、水利、農業,也使古代交通產生了一次大飛躍,在秦巴大山中鑿架棧道,不僅是秦王朝統一六國之前國力的炫耀,也是早於萬里長城和大運河的一項大規模的土木工程。所以,最早記載棧道的《史記》中說:“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
把在穿越秦巴大山的七條古道中,古人依據不同的山形水勢,創造了多種形態的棧道,依據遺蹟復原,有五六種之多,最多也最常見的是平梁立柱式,即在臨河石崖上鑿孔架木,在水中立柱支撐,加上欄杆,鋪上木板,便可供人馬行走。再是依坡搭架式、多層平梁支撐式、平梁立柱加篷蓋等。最絕是一種千梁無柱式,由於河水湍急洶湧,無法在河中安置立柱,於是單把石柱木樑插進懸崖壁孔,再鋪上木板,類似今日樓房伸出的陽臺。據說,這種棧道還是諸葛亮的發明。在史書中有記載,我們在秦嶺深處太白縣境,當年諸葛亮屯軍的赤崖也尋找到了殘存的七根石樑,足見記載不謬。
在嘉陵故道經過的漢中略陽縣出土過一方南宋時期的碑刻儀制令,內容是“賤避貴,輕避重,少避長,去避來。” 這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發現時古代交通規則,除“賤避貴”不合時宜之外,其餘至今仍包含在現代交通法規之中,可見棧道建成,便有為之配套的法規可供執行。
這七條古道大多被今日公路、鐵道利用或取代,繼續發揮著作用。至於棧道的各形制及其郵亭驛置等配套設施,在漫長的歲月中發揮的作用,與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關係,以及沿途關隘險阻、風光情俗則不是這篇短文所能涵蓋,容後敘之。
畢竟,這足以和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媲美的古老棧道,應該讓更多的人知曉。儘管滄海桑田,兵毀火焚,這一古代奇觀幾乎消失殆盡,但好在山川河流,關隘格局古今並無太大變化,棧道沿途青山綠樹依舊,夕陽流水依舊。且讓我們沿著古老的穀道,去窺探當年棧道的威武神奇,去瞻仰棧道的魅力風采,也瞭解和認識千百年來棧道沿途群眾的風土人情,生存狀態和關於他們長長的敘說不盡的美麗動人的故事……
(文中圖片均為作者王蓬老師提供)
作者簡介:
(說明:王蓬和他的著作)
王蓬 國家—級作家二級崗位(二級教授)1970年開始創作,在中央文講所(魯院)、北大首屆作家班學習4年,198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93一2013年先後任陝西省作協副主席、漢中市文聯主席、作協主席。歷時10年全程探訪七條蜀道,20次西行尋叩從長安到羅馬的絲綢之路,發表800餘萬字作品,出版長篇小說《山祭》《水葬》;傳記文學《中國的西北角:多位學人生涯的探尋與展示》《橫斷面:文學陝軍親歷紀實》;報告文學《從長安到羅馬》《從長安到拉薩》《從長安到川滇》等著作50餘部。獲國家圖書獎、冰心散文獎、柳青文學獎、全國首屆徐霞客遊記獎等多項獎勵,有多種著述翻譯國外。系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