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古裝宮廷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御醫的出現,他們似乎在醫學方面無所不能,只要是宮中的貴族生了病,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夠治得好,可見這些御醫的水平都並不低。有不少人認為,若真的醫術不佳,肯定也不會進到皇宮中當差。雖然劇中的御醫們看起來十分厲害,那真正的古代御醫的醫術究竟如何?為什麼很多名醫都不願意入宮呢?
其實,御醫雖然在外人的眼裡看起來有地位,又很富貴,可實際上也要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萬一治不好病,也有可能會產生家破人亡的後果。就拿清朝的御醫來說,他們的品級很低,只有7品。在清朝的9品官制中,他們屬於最末層的官員。
而當時,買官的人又有不少,連太醫院中的太醫也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只要家裡有錢,醫術又過關的人,也能進入太醫院工作。另外,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稱“御醫”,只有醫術一流的人,才會被稱為“御醫”。那麼,這些御醫的醫術都是什麼水平?
若要說真話,這些御醫的醫術都很一般。原因是入宮後,有時候皇帝得了一些難以啟齒的病症,他們也不敢說出實話,更不敢醫治。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這些御醫也會遇到無法治癒的疾病,他們又沒有勇於創新和嘗試的膽量,再加上當時醫療條件並不好,所以御醫的水平從整體上來說,還是非常有限的。
名醫不願意入宮,就是怕會遇到以上的情況,若讓一個一心想治好病的醫者,對待病情裝聾作啞,視而不見,那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而且,醫生在古時也不算得上是特別賺錢的行業,在宮內戰戰兢兢地替皇宮貴族看病,說不定哪一天就性命不保了。還不如在宮外治病,至少還會得到老百姓的稱讚和愛戴,這也是名醫更願意在民間看病的理由。
像歷史上的名醫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人,雖然偶爾也會接觸到達官貴人,但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民間替平常百姓看病,剩餘的閒暇時間都用來刻苦鑽研醫術。這也是名醫們為何會有較高醫術的原因,他們早已經把醫學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事業,並時時刻刻不斷地提升自己,這也是宮內太醫沒有辦法做到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