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歷史時空座標
核心素養目標
1.時空觀念:透過對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相關史實的學習,勾勒二月革命、《四月提綱》、七月流血事件及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等事件的時間與地點,進而形成關於俄國十月革命的時空觀念。
2.歷史解釋:俄國十月革命經歷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兩個階段,鬥爭方式也從和平奪權發展到暴力革命,收集史料並分析其中原因,進而形成正確認識。
[細緻梳理·核心點]
一、革命前夜的“火星”
1.壟斷資本軟弱
(1)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但保留大量封建殘餘,具有濃厚的軍事封建色彩。
(2)表現:軟弱的壟斷資本依靠沙皇政府對內壓榨、對外擴張和瓜分世界,以便為其開闢國外市場,並對西歐資本有極大的依賴性。
2.社會矛盾尖銳
(1)國內
①國內壟斷資本對無產階級的無情剝削、專制制度和封建地主對人民的殘酷壓迫促使階級矛盾尖銳。
②俄羅斯民族對其他少數民族的高壓統治使民族矛盾尖銳。
(2)國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
3.布林什維克黨的成立
(1)成立: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召開。
(2)特點:是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主張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3)影響:標誌著列寧主義的誕生,俄國革命迎來了新的曙光。
[輕巧點撥·關鍵點]
[易混易錯]
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為革命前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水平落後,社會各種矛盾激化,沙皇統治成為各種矛盾的焦點,而不是俄國在前線戰事的接連失利。
二、帝國大廈的坍塌
1.二月革命
(1)背景
①1914年,俄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1917年國家局勢日益惡化,廣大人民群眾掀起了反戰、反飢餓、反沙皇專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2)爆發
①過程: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舉行示威遊行,並得到士兵的支援。
②結果: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形成了兩個政權並存的特殊局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占主導地位。
(3)性質:是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沙皇制度的政治鬥爭,屬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易混易錯]
俄國的二月革命不是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判斷一場革命的性質,不只要看領導階級,更重要的是看革命的任務。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沙皇專制統治,完成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因此,它不是社會主義革命。
2.《四月提綱》的發表
(1)發表:1917年4月,列寧提出。
(2)內容:它全面分析了俄國革命的特點、前途等重大問題。列寧認為,當前形勢的特點和無產階級革命的任務是:
①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在第二階段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②列寧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
③新建的國家應是蘇維埃共和國,而不是議會制共和國。
(3)意義:這一檔案成為對十月革命具有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檔案,為十月革命指明瞭正確的方向。
3.七月事件
(1)概況:1917年7月1日,臨時政府鎮壓示威群眾,公開反對革命,政權完全轉到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
(2)影響:表明革命的和平發展已不可能。
4.武裝起義方針的確定
(1)確定:由布林什維克黨“六大”制定。
(2)形勢的發展:1917年秋天,俄國出現了空前的經濟危機,加劇了人民對臨時政府的憤恨,革命形勢日益成熟。
三、世界歷史的新紀元
1.十月革命
(1)方針:1917年10月,布林什維克黨中央會議通過了列寧提出的關於近期舉行武裝起義的決議,併成立了公開領導起義的機構——軍事革命委員會。
(2)過程
①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開始。
②1917年11月7日上午,《告俄國公民書》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國家政權已轉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的機關,即領導彼得格勒無產階級和衛戍部隊的軍事革命委員會手中。”
③晚上,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被攻克。
2.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的召開
(1)時間:1917年11月7日晚。
(2)內容:通過了《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寧為首的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3.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國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為把俄國改造成社會主義強國和實現國家現代化創造了重要前提。
(2)國際
①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鬥爭的榜樣,開闢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
②同時也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實踐指導力量。
[輕巧識記]
1.俄國十月革命
2.十月革命的經過
[圖解識記]
十月革命分為兩個明顯不同的發展階段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一方面是立法機構,頒佈了一系列法律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行政機構。其性質是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機構。這和西方的三權分立政體不同。
探究主題 十月革命
史料一 列寧即刻發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綱》,提出了立即實現和平、將土地分給農民和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要求……這在當時似乎是十分荒謬和不負責任的。——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根據畫線中關鍵資訊“提出了……要求”提煉主張,“原因”結合二月革命後的政治環境作答。
(1)結合史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列寧的哪些主張看似是“荒謬”?並分析原因。
試答:
史料二 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社會主義不能在所有國家內同時獲得勝利,它將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列寧《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
原因從省略號前後的邏輯關係進行提煉即可;啟示要結合兩則材料觀點的變化角度提煉資訊。
(2)列寧為什麼認為社會主義“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對比兩段材料,對我們認識馬克思主義有何啟示?
試答:
史料三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一切從前用來鞏固等級制度的和財產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權都被廢除。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的企業中確立了工人監督。俄國農民擁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夢想實現了。”
1913年俄國農業總產值佔國民收入的34.8%,工業和運輸業僅佔國民收入19.3%,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已達955億盧布,已佔國民收入80%以上。蘇聯僅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程序。
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工人階級掌握政權。
促進了蘇俄社會經濟的發展,為變成工業化國家準備了條件。
(3)根據史料三概括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試答:
答案:(1)荒謬主張:“立即實現和平”“土地分給農民”“全部政權歸蘇維埃”。原因:兩個政權並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佔主導,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進行。
(2)原因: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各個國家是極不平衡的。
啟示: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需要打破理論束縛,進行大膽創新。
(3)十月革命使馬克思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擺脫了封建殘餘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治;為工業發展提供政治前提。
歷史解釋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
1.客觀方面:
(1)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中矛盾最集中、最尖銳的國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俄國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的催化劑;各帝國主義國家捲入戰爭,也為俄國革命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2.主觀方面:
(1)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無產階級不斷髮展壯大,並得到人民群眾對革命的支援。
(2)列寧主義的指導和以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的正確領導。
(3)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主要集中於中心城市,形成區域性範圍內的我強敵弱的有利態勢。
二、全面認識俄國十月革命的特點
1.一個過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2.四個變化:
(1)建立政權:兩個政權並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工兵代表蘇維埃政府。
(2)革命任務: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奪權→武裝起義。
(4)國家性質:資本主義→社會主義。
3.四個與時俱進:
(1)革命理論:打破了馬克思主義的傳統觀念,即在資本主義經濟相對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不能單獨取得革命勝利,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2)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發展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這是由俄國國情決定的。
(3)革命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連,形成急劇發展的兩個不同性質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設想和平奪權到運用暴力革命奪取政權,這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的一般規律。
[建體系]
[微總結]
1.20世紀初的俄國進入帝國主義發展階段,各種社會矛盾複雜尖銳,成為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
2.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封建王朝,形成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3.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4.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開闢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它為國際無產階級樹立了鬥爭榜樣,同時也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基礎鞏固]
題組一 十月革命的爆發和勝利
1.列寧說:“如果沒有這場戰爭,俄國過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內都不會發生反對資本家的革命。”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A.沒有一戰就沒有俄國社會主義革命
B.一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推進了革命的發生
C.一戰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
D.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必須具備“戰爭”條件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激化了俄國各種矛盾,不僅下層群眾想改變現狀,就連資產階級也想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為資本主義發展爭取更大空間,故選B項。A項表述過於絕對化,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發展,排除C項,D項與史實不符。
答案:B
2.《全球通史》中記載:“腐朽的沙皇專制政權因戰爭的壓力和災難而逐漸遭到削弱,直到最後整個搖搖欲墜的機構倒塌下來。”直接導致機構倒塌下來的歷史事件是( )
A.《四月提綱》 B.七月流血事件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解析:腐朽的沙皇專制政權最後倒塌下來指的是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制度。
答案:C
3.俄國二月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其結果卻超出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範圍,其最重要的表現是( )
A.推翻了極端專制的政權
B.形成了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C.無產階級掌握了政府的權力
D.工人群眾擁有革命武裝
解析:二月革命勝利後,俄國形成了兩個政權並存的特殊局面,即一個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它是武裝起義的領導機關,革命後是革命權力機關;另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而一般而言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功後,由資產階級掌權,但很明顯俄國二月革命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共同掌管國家事務,這是二月革命與其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所不同的。
答案:B
4.長期流亡國外的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回到俄國,發表了《四月提綱》,其中他提出( )
A.完成民主革命任務 B.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C.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D.立即發動武裝起義
解析:《四月提綱》中列寧提出由資產階級革命轉變為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一切政權歸蘇維埃,所以本題選C項。
答案:C
題組二 十月革命勝利的意義
5.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實驗。這次“實驗”的結果是( )
A.釋出了綱領《四月提綱》
B.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C.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解析:《四月提綱》屬於指導思想綱領,不屬於“實驗”的結果;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宣告社會主義由理想轉變為現實。
答案:D
6.毛澤東說:“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曆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對第一個“新紀元”的準確理解是( )
A.推翻了沙皇的統治
B.在俄國開闢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C.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D.不再參加帝國主義戰爭
解析:十月革命將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為俄國的社會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故選B。
答案:B
[同步真題]
“根據它用某國文字發行的份數,不僅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工人運動的狀況,而且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大工業發展的程度。”這句話中的“它”指的是( )
A.《四月提綱》 B.《共產黨宣言》
C.《大抗議書》 D.《人權宣言》
解析:本題的題眼是“相當準確地判斷該國工人運動的狀況”,據此可知此檔案是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文獻,故B項符合題意。A項雖然也是指導工人運動的文獻,但僅侷限於俄國,而材料中的“某國”並不僅僅指俄國,故可排除A項。C、D兩項均不是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文獻,排除。
答案:B
課時作業25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一、選擇題
1.歷史學家德·阿寧說:“在革命之前的幾個月就已經感覺到充滿大革命的氣氛,隨時都有發生動亂的可能,這種感覺卻不是從布林什維克、馬克思主義者和革命家那裡顯露出來的。”這說明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主要原因是( )
A.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
B.國內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C.沙皇專制統治的極端腐朽
D.一戰激化了國內階級矛盾
解析:根據材料中“在革命之前的幾個月就已經感覺到充滿大革命的氣氛,隨時都有發生動亂的可能”結合所學可知,俄國國內各種社會矛盾尖銳,不可調和,十月革命爆發具有必然性,故B項正確。A項,根據材料中“卻不是從布林什維克、馬克思主義者和革命家那裡顯露出來的”說明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並非主要原因,排除。C項,二月革命已經推翻了沙皇統治。故排除。D項,一戰是革命爆發的外部推動因素,包含於B項中,故排除。
答案:B
2.1917年3月,“彼得格勒自發的示威遊行轉變為士兵起義,……布林什維克無力影響革命自發性蓬勃展開的過程。”判斷這次“革命”性質的主要依據是( )
A.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 B.領導者是布林什維克黨
C.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權 D.出現兩個政權並存
解析:根據材料關鍵資訊“1917年3月”可知這次起義是指二月革命,而二月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是反對封建專制,故推翻了沙皇的專制統治是判斷其性質的依據,故A項正確;領導者是布林什維克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權和出現兩個政權並存不屬於革命的性質,故B、C、D項錯誤。
答案:A
3.二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蘇維埃起著全國領導中心的作用,它以革命權力機關的身份釋出命令,管理國家事務。它建立了軍事委員會,負責維護革命成果;建立了糧食委員會,負責首都的糧食供應。這表明蘇維埃( )
A.初具政權機關的色彩 B.真正掌握了國家的行政實權
C.已經與資產階級結盟 D.照搬了巴黎公社的組織形式
解析:二月革命後,彼得格勒蘇維埃起著全國領導中心的作用,它以革命權力機關的身份釋出命令,管理國家事務,說明蘇維埃已經初步具備政權機關的色彩,故A正確;二月革命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真正掌握了國家的行政實權,B錯誤;二月革命後,出現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並非與資產階級結盟,排除C;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巴黎公社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二者性質不同,故D錯誤。
答案:A
4.《全球通史》寫道:“腐朽的沙皇專制政權因戰爭的壓力和災難而逐漸遭到削弱,直到最後整個搖搖欲墜的機構倒塌下來。為了避免街上的激進分子取而代之,必須立刻建立一種新的機構。”這裡所說的“新的機構”是( )
A.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B.沙皇政府
C.工兵農蘇維埃政府 D.軍事革命委員會
解析:“最後整個搖搖欲墜的機構倒塌下來”指封建王朝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新的機構”建立指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成立,故選A項。B項說法錯誤,沙皇政府已被推翻;C項是十月革命後建立的;D項是十月革命起義的軍事指揮機構,不是政權機構。
答案:A
5.馬克思、恩格斯在設想將其理論變為現實的道路問題時,開始側重於暴力革命,後來也注重和平過渡。十月革命最初也貫穿著暴力起義的主旋律,併兼有和平奪權的考慮,但最終引發阿芙樂爾號“炮聲”的是( )
A.《四月提綱》的提出 B.七月群眾抗議活動被鎮壓
C.俄軍前線戰事失利 D.沙皇專制統治被推翻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7月群眾抗議活動被鎮壓,這是由和平奪權到武裝起義的轉折點。
答案:B
6.《俄國史文獻》載:政府要恪守我國同其他大國結成同盟的義務,要堅定不移地執行簽訂的協定。……政府要儘快召開立憲會議,會議要在普遍、直接、平等、秘密投票的基礎上進行,要保證為保衛祖國而血濺戰場的勇士參加選舉。文中提到的“政府”是( )
A.沙皇政府 B.工兵代表蘇維埃
C.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D.人民委員會
解析:“政府要恪守我國同其他大國結成同盟的義務,要堅定不移地執行簽訂的協定”“要保證為保衛祖國而血濺戰場的勇士參加選舉”體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成立後,繼續參加帝國主義戰爭,同時又主張擴大選舉權,故C項正確。
答案:C
7.1917年俄國相繼發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分別定義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得出該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解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反對封建統治和封建專制制度並以建立民主制度為目的的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勞動人民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和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革命。革命任務決定革命性質,故選C項。
答案:C
8.馬克思曾預言社會主義革命應該首先在歐洲比較發達的幾個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發生,但十月革命卻發生在比較落後的俄國,對此你的看法應該是( )
A.馬克思對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預言是錯誤的
B.俄國十月革命是“早產”的,其結果已經證明
C.馬克思主義要結合實踐不斷得到發展
D.十月革命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
解析:19世紀中期馬克思的預言著眼點在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到了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資本家改變了剝削方式,提高工人的待遇,階級矛盾相對緩和;而在俄國,由於俄國工人階級深受三重壓迫,加上布林什維克黨的領導,最先爆發了社會主義革命。時代背景不同,當然具體狀況也就有所變化。馬克思主義也應該與時俱進。
答案:C
9.1917年11月7日,起義工人和士兵佔領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戰略要地和政府各部,並於8日凌晨,佔領冬宮。這次革命( )
A.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
B.導致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的出現
C.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D.帶有濃厚的資產階級革命色彩
解析: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政權,故C正確;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導致兩個政權並存局面的出現,帶有濃厚的資產階級革命色彩,與材料時間不符,故A、B、D錯誤。
答案:C
10.十月革命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勞動者的地位,開始承認工會的地位和工會活動的合法化,並禁止僱用童工,取締血汗工廠;左翼政治力量快速發展,甚至上臺執政並推行某些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政策。這些改變說明( )
A.西方國家借鑑蘇俄實行改革
B.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嚴重威脅
C.工人地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D.十月革命推動人類文明發展
解析:根據材料“十月革命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勞動者的地位,開始承認工會的地位和工會活動的合法化”可知十月革命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D選項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資本主義國家從俄國革命中吸取教訓,A選項排除。材料未體現資本主義制度面臨嚴重威脅,B選項排除。工人階級仍是被統治階級,地位並未發生根本變化,C選項排除。
答案:D
11.“十月革命藉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這表明俄國的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
C.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
D.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及其格局
解析:根據材料關鍵詞“歷史的引領者”可知,材料強調的是十月革命的創造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故B項正確;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與題幹不符,故A項錯誤;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和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及其格局不屬於引領者的範疇,故C、D項錯誤。
答案:B
12.當代俄羅斯歷史學家阿列克謝耶夫院士將文明演進與現代化程序等量齊觀。他認為“20世紀世界文明程序的特點是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被稱為現代化的現代工業社會的程序過渡。這種過渡在某種程度上涉及了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因此就出現了俄國的革命與現代化的關係及其後果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從人類文明演進史(即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角度看俄國十月革命,其意義在於( )
A.開闢了無產階級革命新時代
B.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模式
C.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D.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解析:根據題幹資訊“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演進”可知,應該從生產力的角度看待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對世界的影響,所以本題應該選B項。
答案:B
二、非選擇題
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馬克思主義由於脫離了時代,他的理論在西方沒有市場……但在東方,卻被列寧原封不動地全面繼承下來了。馬克思的暴力革命、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等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後實現了,說明列寧是馬克思的真正的繼承者。
——[德]諾伊貝爾《德國學者談蘇東社會主義模式失敗的原因》
材料二 彼得格勒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推翻臨時政府經過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節選):在彼得格勒,政權是在彼得格勒蘇維埃革命軍事委員會手裡。一致舉行起義計程車兵和工人沒有流血就取得了勝利。克倫斯基政府倒臺了。委員會號召前線和後方的人們不要受人挑撥離間,而要支援彼得格勒蘇維埃和革命的新政權。新政權立即就要提出正義的和平,把土地交給農民,召集立憲會議。各地的政權都已轉到工人、士兵和農民代表蘇維埃的手裡。
——《共產黨——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組織者》
材料三 無產階級政權應是巴黎公社式的國家管理機構……代議機構依然存在,然而作為特殊制度的議會制,作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議員們享有特權的議會制,在這裡是不存在的。
——列寧《國家與革命》
(1)根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德國學者認為“列寧是馬克思的真正繼承者”的理由。
(2)你從材料二主要看到了什麼?由此判斷革命的性質。
(3)根據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巴黎公社式的國家管理機構”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什麼?十月革命後的蘇俄實行了怎樣的新型社會主義政治體制?
解析:第(1)問緊扣“繼承”這個關鍵詞,答出列寧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實踐即可。第(2)問提取材料資訊歸納出新政權的具體措施,進而分析出其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第(3)問概括材料內容分析出巴黎公社的國家管理機構是公社委員會,結合十月革命後的政治措施以及材料歸納出立法、行政統一的人民委員會的政治體制。
答案:(1)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並逐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踐了馬克思主義“暴力革命、階級鬥爭、無產階級專政、消滅私有制”等理論。
(2)看到:俄國資產階級的臨時政府被無產階級推翻;號召人們支援新政權;新政權將立即著手解決和平、土地與民主問題。性質:這場革命是一次無產階級性質的社會主義革命。
(3)表現形式:由直接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公社委員會是最高的權力機關。政治體制: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人民委員會擁有立法權,立法與行政權統一。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巴黎公社採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權建設方面,廢除舊軍隊、舊警察,取消資產階級的法庭和議會,代之以國民自衛軍,並建立了工人階級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機構;還規定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在社會經濟方面,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交給工人合作社管理;監督鐵路運輸和軍需生產;規定公社職員的薪金最高不超過工人的最高工資,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沒有接管法蘭西銀行,也沒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聯絡,更沒有發動廣大農民,造成後來財政拮据,孤軍奮戰。——《世界近代現代史·上冊》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一切從前用來鞏固等級制度的和財產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權都被廢除。年輕的蘇維埃共和國的企業中確立了工人監督。俄國農民擁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夢想實現了。”
“1913年俄國農業總產值佔國民收入的34.8%,工業和運輸業僅佔國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蘇聯工業總產值已達955億盧布,已佔國民收入80%以上。蘇聯僅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程序。”
——摘自《學海導航》
材料三 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摧毀舊的國家機器,廢除舊的等級制度,宣佈國內各民族人民的權利平等,廢除教會的一切特權。蘇維埃政權接管銀行、鐵路,對企業開始實行工人監督,後來將大企業收歸國有;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
——《世界近代現代史·下冊》
(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與蘇維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點。
(2)根據材料二歸納概括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3)蘇維埃政府的革命措施與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較有哪些主要的進步性?
解析:第(1)問,根據材料一中的“政權建設”方面的有關規定和材料三中的“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摧毀舊的國家機器,廢除舊的等級制度”中去歸納概括。第(2)問,材料二共引用三段文字,注意概括每一段文字的中心思想,即為答案所在。第(3)問,對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從政治和經濟等措施上去分析。
答案:(1)相同點:都打碎了舊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建立新的無產階級國家機器;剝奪了資本家的資本;體現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特點。
(2)歷史意義:十月革命使馬克思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擺脫了封建殘餘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治;為工業發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3)主要進步性:將銀行收歸國有,無產階級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團結了農民階級,形成了工農聯盟,有利於政權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