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中,金日成最後悔的恐怕就是沒有聽毛澤東的勸告吧!朝鮮戰爭是一場我國極不希望爆發的戰爭,但這場戰爭卻又是一場難以避免的戰爭,二戰結束之後,朝鮮半島分別被蘇美兩國實際控制,北面是蘇聯支援的金日成政權,南方則是美國支援的李承晚政權。隨著美蘇關係日趨緊張,朝鮮半島作為兩方接觸最親密的地區,一場戰爭已經無法避免了。
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朝鮮人民軍支起統一的大旗向李承晚政權發起了進攻。就軍事實力來說,朝鮮人民軍的實力要遠遠超過南朝鮮部隊,這一點不僅我國和蘇聯知道,就連麥克阿瑟也是預設的,所以在戰爭開始沒多久他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發起登陸戰,但他的想法直接美國當局被否定了。
一個多月後,自開戰以來接連敗退的南朝鮮部隊以及少量美軍已經退到了大邱、釜山一帶,偏安於朝鮮半島東南一角,但戰事卻陷入了僵持,美韓聯軍將近20萬人被壓縮在東南角,人員密度空前,平均每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有一個師的部隊,這時的美韓聯軍就像一隻縮成團的刺蝟,朝鮮人民軍一時間已經難以下嘴了。不過整體形勢上,對朝鮮人民軍還是很有利的,如果不發生意外,南朝鮮軍最終只有兩個結局,要麼被消滅,要麼在美軍的幫助下撤離朝鮮半島,所以金日成已經打算將都城遷到漢城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我國卻發現了不對勁兒,作為聯軍的統帥,麥克阿瑟好像對朝鮮戰場不關心似的,手裡握著美陸戰一師和美七師兩個王牌師,卻不往朝鮮半島增援,對被壓著打的20萬美韓聯軍也好像沒太大的擔憂,這顯然不是這位享譽二戰的名將的作風,除非他是別有所圖。
因為朝鮮戰爭開始之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下令,讓美第七艦隊開到了臺灣海峽,阻擋我國解放臺灣,所以朝鮮戰爭開打後,我國的主要注意力也全部放到了朝鮮半島,並將四野的38、39、40、42四個野戰軍調到了東北,以備不時之需,整個情報部門也都全力偵測有關朝鮮戰爭的情報,最後還真讓我國找到了一些關建的線索。
1950年7月7日,在蘇聯沒有參加的情況下,聯合國安理會應美國提案,成立了“聯合國軍”,由麥克阿瑟任總司令,美國以聯合國的名義介入了朝鮮戰爭,宣告朝鮮戰爭由內戰轉變為國際性戰爭,或者說是變成了兩大陣營的交鋒。
這時朝鮮的局勢對美國來說並不樂觀,美韓聯軍已經被壓縮到了大邱、釜山一線。鑑於這種情況,麥克阿瑟再次向美國當局提出了自己以前就設想過的登陸戰,戰事演變成這樣,麥克阿瑟的提議已經由不得美國當局不同意了,而這次登陸戰就是朝鮮戰爭中著名的仁川登陸戰。
起初,除了麥克阿瑟以外,幾乎沒有人認為仁川登陸戰能夠成功。美國海軍在登陸戰方面有著不俗的造詣,也經過無數的實戰考驗,他們將能影響登陸的自然因素列了個單子,結果仁川佔全了,幾乎所有能夠影響登陸的自然因素仁川都具備,但麥克阿瑟卻認為,正是因為仁川登陸困難,所以才能夠成功。
在美國名將中,麥克阿瑟絕對是一位比較驕縱的將領,特別是在二戰榮譽加身之後,幾乎到了狂妄的地步,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忽略他的軍事才華。在麥克阿瑟看來,正是仁川不利於登陸,才能形成突然性,而且仁川的防守也很薄弱,從仁川登陸,軍事上的壓力並不大,一旦登陸成功,就可以切斷朝鮮人民軍的運輸線,漢城距離仁川也非常近,到時候可以直趨漢城,在政治上取得主動。
綜合來看,仁川登陸就是一場豪賭,賭輸了,仁川將會變成美軍的絞肉機,賭贏了,將有可能一舉覆滅朝鮮人民軍,進佔朝鮮。麥克阿瑟成功說服眾人,同意了自己的計劃,但這麼大的行動,自然不可能不洩露一絲一毫的訊息,我國就根據這些訊息,推斷出了美軍的計劃。
其實在知道麥克阿瑟手握兩個主力師卻不支援南朝鮮軍的時候,我國就已經有了懷疑,毛澤東等人甚至推斷出,麥克阿瑟可能會在朝鮮半島開闢新的戰場。四野的鄧華、洪學智、解方和我國駐朝鮮大使柴成文也都在積極推斷美國的下一步動作。
仁川登陸的預備命令在8月12日下達,也就在這期間,我國獲知了駐日美軍組成了第十軍團的訊息,並且還獲知“聯合國軍”的艦隻大量在臺灣海峽以及日本港口集結。8月19日,我國得到了南朝鮮軍18日在英軍巡洋艦和驅逐艦的配合下,攻佔了仁川以西德積島的訊息,隨後又得到南朝鮮軍在加拿大驅逐艦的支援下攻佔了德積島東面,大伊作島和德積島東北靈興島的訊息。這幾座島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夠遏制仁川港的進出。
當時南朝鮮軍正被人民軍壓著打,為何在這個時候來佔距離正面戰場很遠的這幾座島嶼呢?這個問題在8月22日的情報中解開了,8月22日,我國總參謀情報部門截獲了一封非常重要的情報,情報中指出,美軍擬在仁川、鎮南浦登陸。截獲情報之後,總參謀部的人員當下開始推演,當時領導總參作戰部的是李濤上將,他為了讓周恩來和聶榮臻代總長及時獲知具體事宜,就將周恩來的軍事秘書雷英夫和聶榮臻的秘書唐永健一同請了過來,參與了推演工作。
之前總參謀部就曾設想過麥克阿瑟很可能會選擇登陸作戰,重新開闢戰場,並找出了六個可能的登陸港口:仁川、鎮南浦、群山、元山、清津、咸興,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仁川,現在根據已經獲得的情報,總參部已經有一定把握確定是仁川了。但兵乃國之大事,不得不慎,誰也不敢確定這是不是美軍放出來的煙霧彈,因為群山也非常適合登陸,或者說群山才是最合適的登陸地點。
雖然無法確定這是不是美軍放出的煙霧彈,但經過推演之後,李濤等人發現,一旦美軍成功在仁川登陸,那等待朝鮮人民軍的將是大潰敗,如果麥克阿瑟不執著於漢城,全力切斷人民軍的運輸線,被壓縮的20萬美韓聯軍再實行反攻,人民軍全軍覆滅的可能性都非常大,一番推斷,直接讓總參部的人出了一身冷汗。
不管真假,李濤連忙讓雷英夫和成普向周恩來彙報,讓唐永健向聶榮臻彙報。周恩來得到訊息之後,立馬帶著雷英夫和成普去找主席毛澤東,向毛澤東說明情況。毛澤東聽完彙報,也極為重視,當下做了三項決定,一是讓東北邊防軍加緊做好作戰準備,二是立馬將情報電告金日成和斯大林,最後就是讓情報部門著重關注與朝鮮有關的情報。
可惜的是斯大林和金日成都沒有對我國提供的情報予以重視,只是發來一封感謝的電報草草了事,金日成也只是在群山做了防備,對仁川沒有給予多少重視。總的來說,還是金日成和斯大林對朝鮮的局勢過於樂觀了。仁川登陸開始前的第七天,“聯合國軍”還派人偵察仁川的情況,人民軍雖然沒有抓住偵察人員,但也知道了美軍派人偵察仁川,甚至還殺了幫助美軍的五十多名平民,但就是如此,人民軍依舊沒有重視仁川。
9月15日,仁川迎來了美軍空軍鋪天蓋地的轟炸機,炸彈如同雨點一般落在了整個仁川,首當其衝的月尾島,這個被稱為仁川屏障的島嶼先是被9500磅凝固汽油彈點燃成為一片火海,然後又被1735炮彈犁地,在美軍實施登陸以前,月尾島幾乎變成了一片死地,現代火力的破壞力在月尾島展現的淋漓盡致。
9月15日是仁川的大潮日,但適合登陸的時間也只有早上6點和下午7點兩個時間點,每個時間點適合登陸的時間更是隻有三個小時。凌晨2時,美軍就進入了飛魚航道,這一刻南朝鮮軍佔據德積等島嶼的優勢展現了出來,朝鮮人民軍根本沒有發現美軍進入了飛魚航道。等到6點30分,第一次登陸開始,擁有豐富登陸作戰經驗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功登陸已經被炸成焦土的月尾島,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到上午10時,美軍完成了第一批登陸,但此時登陸到月尾島的美軍幾乎成為了孤軍,因為仁川已經不適合登陸作戰了,只有等到晚上7時,美軍才能繼續下一輪登陸。可是因為沒有安排防禦,人民軍根本沒能力打反擊,加上美軍動用飛機和艦炮不斷轟炸著人民軍可能反擊的路線,以至於登陸的美軍在第二批登陸部隊登陸之前根本沒受到什麼攻擊,而金日成也只能幹看著美軍在仁川陸續登陸。
到9月19日,美軍已經完成了登陸的所有計劃,加上海軍陸戰隊,總共75000人參與的仁川登陸戰取得了成功,美陸戰一師和美七師如同大小王一樣被麥克阿瑟甩到了朝鮮半島的牌桌上。隨後,麥克阿瑟為了完成對南朝鮮軍的承諾,奪回首都漢城,所以沒有全力封鎖朝鮮人民軍後撤路線和補給線,使得不少人民軍得以北逃,釜山的70000萬多朝鮮人民軍也在近半被殲滅或被俘虜的情況下,約有30000人逃過了鴨綠江,成為了後續朝鮮作戰的人民軍骨幹。
朝鮮人民軍是在9月23日開始全面北逃的,而我國是在8月23日分析出美軍可能在仁川登陸的,中間僅僅差了了一個月,就這一個月時間,朝鮮局勢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在不到一個月之後,10月中旬,志願軍就開赴朝鮮,開始了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
對仁川登陸戰的預測,展現出了我軍的軍事水平,但朝鮮戰爭結束若干年之後,關於誰推測出了美軍會在仁川登陸的問題卻產生了爭論,雷英夫曾在晚年自述,是自己推測出了仁川登陸,並且還推測出了登陸的時間,在他的自述中,曾有一段和毛澤東的對話,他對毛澤東說,他根據查詢資料,確定9月15日是朝鮮下半年最適合登陸的時間,而且只有早上6時56分和下午7時19分適合登陸。
如果這段對話屬實,那麼這位總理的軍事秘書雷英夫就擁有非常高的軍事才華,可是細細考較,這段話卻是錯漏百出的。當時剛剛建國,就連國內的地理資料都不全,何況是朝鮮半島的資料,時間上更是一個巨大的漏洞,首先看美軍登陸時間,這個時間是6時30分,當時美軍用的可是日本的時間,稍微有點兒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日本時間和北京時間差一個小時,可雷英夫卻用北京時間說出了6時56分,這個時間根本就不合適,唯一合理的說法就是雷英夫抄襲了美軍後來公佈的資料。
經過查詢資料,我發現,預測出仁川登陸的主要有三個部門,首先是李濤領導的總參部,他們根據獲得的資料和情報,在8月23日分析出了美軍有可能在仁川登陸,然後就是東北邊防軍,即鄧華、洪學智及解方等人,最後就是駐朝鮮大使柴成文,又名柴軍武,特別是後兩者,都有親筆書寫的有具體日期的資料存在,而雷英夫只能證明他參與過總參部的推演,而沒有任何資料證明他推測到了仁川登陸,唯一的資料就是他晚年口述的自傳《在最高統帥部當參謀》。
當然,雖然不能證明雷英夫是推測出仁川登陸的第一人,但他依然是國家功臣,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建設出了力。只是歷史是嚴謹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部公正的史書,才是一個國家發展的真正基石,才能讓我們這個民族做到以古鑑今。
內容參考史料,有藝術加工,如有錯漏,歡迎指出!
參考資料:
《黑雪——出兵朝鮮紀實》 葉雨蒙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 武立金
《抗美援朝的往事》 劉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