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兩寶,總會在不同方面,某一部分偏向于大寶,某一部分偏向於小寶。
要是再生三胎,最小的在我心裡的地位可能是撿來的。我確實是沒有一點心力去再帶一個娃。但如果真的生了,又不忍心不管。所以於我而言,生三胎抑鬱症的風險可能極大。
目前父母時不時勸再多生一個好。
60後的婦女為家庭奉獻大半生,認為自己所做的都是為了家庭,所以同等地,把價值感成就感建立在家人的支援上。相當於自我的認同感是從外獲取的:家人的支援,鄰居的讚美,與村裡其他人的比較。
子女成年,孫子孫女繞膝,還能每天打打牌,曬曬太陽,無憂無慮就很好了,要是還有鄰居羨慕,就獲得感與幸福感就更高了。
當然這很對,為家庭奉獻大半輩子,不就是為了實現這些麼?
我們的同齡人或者更年輕的小夥伴,從小在物質、教育、家人愛護等方面都更優越,也沒有接受傳統的為家庭奉獻一切都精神。所以我們就更注重於自我實現,現在媒體的發達,獲得認同也不僅侷限於身邊的認同,尋找三觀相當的人也有更廣闊的範圍。
而這,不一定就是上一輩人認為的幸福。
不論是催生三胎,還是不認同我們花大把業餘時間去考與目前工作無關的證書,不認同我們學習和思考他們認為豪無價值的內容。既是以他們的經驗套在新一代年輕人的身上,也是多年來形成的家長習慣。
而這一點,我也需要反省,目前我的孩子在某些事物上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我是否也過多地干預或者控制,沒有提供其足夠生長的空間?看來接下來,我也需要嘗試更多的互相溝通與辯論,以促進我與孩子互相進步。
我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前兩年互相爭論有過,不同生長環境的人總想著透過自己來說服對方。而如今,充分認識以後,我更傾向於在不影響我的獨立思維繫統下,接受父母自身的觀點與生活方式,不強求,同時非常明確表達我所贊成的內容。
即便是有關於我的勸說,我不贊成的,也能撒個無傷大雅的小謊,哄開心了就好。對於我婆婆我能從一些小的方面哄她開心相處愉快,對於父母為何一定要糾正與爭執呢?
後記:
以上,透過今年的學習,思考,鞏固自我價值體系,而堅定的我的決定。
身邊大部分人可能認為:哲學有什麼用?你想那麼多幹嘛?有什麼用呢?分析了又如何?該面對還得面對。
當然,很多人沒想那麼多,人家就是從小到大形成的自我價值判斷體系和共情能力:一切都體現在他們做人做事的點滴中,本身就高於我想那麼多了。
對於大部分這樣的人,我由衷地認同和敬佩,但這並不表示我的性情也能做到如此,所以我依然選擇我的思考之路,寄希望於透過我的思考之路達到相應的穩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