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806期)
傾聽孩子的心聲
關注父母的煩惱
無陪伴 不知心
導語:
節奏,是一種跟隨終身的習慣,要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的人生節奏,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讓孩子找到最舒服的人生節拍。以此來應對我們面臨的困境,這不正是教育的智慧嗎?
內容梗概:
今天,我想和大家重點地聊一聊“拖拉”這件事,這是爸爸媽媽煩惱的高頻詞,怎麼看待拖拉,怎麼應對拖拉,我會分成三個方面來和爸爸媽媽分享。
首先,我來分享第一點:
一、家庭都有這個痛
焦慮的媽媽與拖拉的孩子
相信對於每個媽媽來說,不管是職業媽媽,還是全職媽媽,每天晚上,都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革命。
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放學後要做多少事情?我以週四為例,曾經為自己的女兒做過一個統計:下午放學,如果天氣好,就能在院子和小朋友玩一會。然後回家吃點水果、吃飯、複習當天功課,完成當天的作業。等我回家了,就開始督促練習琵琶、練習鋼琴,還不忘記強調課外閱讀,最後是洗漱、睡前聊天……通常十點半才上床。
有一天,女兒剛彈完琵琶,我催促著讓她趕緊進入下一個任務:彈鋼琴。女兒沒有做聲,慢悠悠地收拾著東西。眼看著時間一分一分地過去,睡覺的時間快到了,她還在一邊磨磨蹭蹭,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股焦慮的怒火,刺激著我大聲呵斥道:“你就不能快一點啊,天天這麼磨蹭,麻利一點不行嗎!抓緊!抓緊!”
我知道這“快一點”的背後,除了希望女兒不要太晚睡覺,累壞了身體,也有一點自己的小私心,作為職業媽媽的我,多麼希望一天下來後,能擁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讓疲憊的身心得到一些放鬆啊!
女兒也不示弱,慢條斯理地說:“媽媽,我已經很快了啊,我有自己的節奏呢!”
我自己的節奏?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開始思考:孩子的節奏,應該是怎樣的呢?
看著身邊的這個小人,我才發現,她其實剛剛八歲多,而我已經人到中年,怎麼可能要求一個不到八歲的孩子,跟上一個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大人的節奏呢?這完全不符合身心發展的規律啊!我相信在她的世界,她已經建立起來了一套自己的節奏。
我閉上了嘴巴,拉著女兒到時鐘前,和她商量:“如果太晚睡覺會影響身體,我們商量一下,九點半我們必須全部結束,現在還有四十五分鐘,你按你的節奏來,但是必須保證完成鋼琴任務。”
女兒開心地說:“太好了,那我可以玩十五分鐘再開始彈,鋼琴彈半個小時就可以了,老師說每天只要堅持,二十分鐘也可以。”
“但是,你要保證彈完一首曲子啊!對了,時間到了,你叫媽媽好不好?”我覺察到了自己還有一絲不信任,連忙調整自己的語言。
“沒有問題,媽媽,能把你的表借我一下嗎?”看著女兒的小胖手上戴上我的手錶,一邊翻開一本圖書,一邊看著手錶,我突然覺得前所未有的放鬆,把責任扛在自己身上,不如和孩子一起分擔。我把自己放平在床上,恍惚中都要睡著了。
突然聽到客廳裡女兒彈鋼琴的聲音,我驚喜地走出臥室,女兒看到我說:“媽媽,這首曲子看著難,但是你發現沒有,有兩個地方是重複的,我只用練習好前面的部分,後面重複就可以了,這樣剛剛好需要半個小時。”
坐在女兒身邊,我靜靜地等待著。我發現,女兒今天的狀態真好,手上的大手錶還戴著,彷彿戴著一塊勳章,在燈光下閃閃發光。得到媽媽的信任和尊重,她自我的管理意識和和約束力全部調動起來了,鋼琴也不僅僅一個任務,而是一次有意思的學習和挑戰了。彈鋼琴的時間超過了十多分鐘,但是,我和女兒誰也沒有意識到……
這件事之後,我慢慢地觀察女兒,發現她真的有自己的節奏呢!回家了,一定要先喝水、吃水果、再學習;學習後,準時要看一集動畫片;肚子到點就餓了;吃完飯彈琴;彈琴後喜歡在床上看一會課外書或者和媽媽聊聊天;時間到了,她會說:媽媽我困了……這樣的節奏,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基於她自己的個性特質,家庭影響而長期形成的做事的方式。如果她真的能建立一套自己的節奏體系,有條不紊,有張有弛,何嘗不是一件大好的事情,我突然一下子豁然開朗。
也許,我們應該重新定義一下拖拉了。
那麼,我們就說說第二點:
二、重新認識我們的孩子,重新定義拖拉
理解“拖拉行為”背後的親子心理。
不是拖拉,只是規律。孩子的發展有其自然規律,超越規律去拔苗助長,對孩子來說會非常困惑。他們的身體發育、心智發育都處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一蹴而就的教育方式只會打亂他們的規律和節奏。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人生剛剛開始,他需要從零開始學習認識、學習閱讀、學習用筆、學習觀察、學習表達。所謂的拖拉,其實是他學習過程需要花費的必須時間。
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寫字比較慢,這個和拖拉實際上沒有關係,而關鍵在於其手部肌肉正處在逐步發育完善的過程,孩子需要用力握住筆,再用力寫出來,就這樣一筆一劃,一步一步,孩子們慢慢地踏上了學習的人生。
不是拖拉,是差異。兒童因為先天的遺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環境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又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導致氣質特點的不同和巨大發展差異性。因此,孩子們可能最怕聽到的話就是:“你看誰誰誰早做完了。”“你看誰誰誰怎麼那麼麻利。”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所感覺到的拖拉,有可能只是差異,如果孩子的行為在可控時間之內,我們要認同這樣的差異,而不是盲目地對比。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時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就是希望以學生的個別差異為依據的,採取不同的教育原則,因材施教。舉個小例子吧。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問孔子:老師,請問“聞斯行諸”這個詞應該怎麼理解。同樣的問題,孔子卻作了不同的回答。
由於子路性勇敢前,做事有時不免輕率,所以孔子要“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意思是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時,最好向父兄請教後才去做。而另外一個學生冉則由於個性謙退,遇事往往畏縮,因此孔子要他在聽到一件該做的事後立刻去做。孔子回答非常簡潔說:“行之。”當時在場的公西華有些疑惑,便請問老師為什麼,同一問題卻有兩種回答。孔子解釋說:“子路好勇過人,遇事莽撞,所以應當給他潑點冷水,讓他及早打退堂鼓;冉求膽小怕事,遇事退縮,所以便給他加油打氣,鼓勵他馬上行動。”孔子這樣以一進一退來分別教育弟子,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所以,爸爸媽媽感覺到所謂“拖拉”,很多時候是一種個性特點。如同敢於行動,速度快速,但有些魯莽的子路和遇事膽小,速度慢,但是足夠謹慎的冉。
我們要做的,不是糾結是否拖拉。而是花點時間,重新去認識我們的孩子。
這就要談到重新定義“拖拉”的第三點:
三、不是孩子拖拉
是爸爸媽媽們太焦慮
很多時候不是覺得孩子拖拉,甚至不是孩子沒有做好,是爸爸媽媽們焦慮的情緒無處發洩。拖拉只是一個藉口,孩子只是爸爸媽媽宣洩的一個出口。
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爸爸媽媽們要處理大量的資訊,每天都處在競爭的壓力中,覺得孩子只有“快快快”才符合教育的節奏,否則就會被拋棄在前進的步伐中。
那麼,爸爸媽媽的這種焦慮會帶來什麼?
心理專家分析說:那些總表現得拖拉或任性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才舒服。”拖沓的資訊裡,隱藏有孩子對爸爸媽媽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
在這種行為模式下,孩子體驗的是:總有人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獨立思考。因而難以養成對自己行為的責任能力。
講到這裡,很多爸爸媽媽開始思考,我的孩子真的拖拉嗎?還是我太焦慮?孩子真的拖拉嗎?還是他在無聲的對抗。
我覺得,爸爸媽媽們開始思考,開始覺醒,就是向勝利邁了一大步。
那麼,爸爸媽媽們該如何智慧地應對孩子的拖拉呢?
1、首先,要去掉對孩子太多的關注和要求。
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一起,呈現認真學習的狀態。而不是虎視眈眈地監督和催促。並不是孩子在學習,爸爸媽媽在娛樂。這會讓孩子覺得不公平和反感。
2、其次,做個善於啟發和觀察的“懶媽媽”。
做到兩個“凡是”:凡是孩子能自己想的,一定讓他們自己想;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一定讓他們自己做。多給孩子實踐、判斷、選擇、試錯和改正的機會。
3、把“催”和“吼”化為智慧的“期待”與真誠的“約定”。
這並不是對孩子的忽視,也不是對孩子沒有期待。孩子也希望爸爸媽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們期待挑戰自己。把“催”和“吼”,化為智慧的期待,相信很多孩子都是樂意的。
最後,祝福所有的爸爸媽媽們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抓緊時間享受和孩子的美好時光!
知心話
1.認知規律,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要重新認識拖拉,有時候孩子不是拖拉,只是成長規律。
2.認知差異,適應孩子的節奏,慢一點也沒有關係。不同的個性會有不同的節奏,只是個體差異。
3.認知自己。瞭解自己的情緒,把和孩子相處的時光,當成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讓孩子成為爸爸媽媽情緒的出氣筒,不要讓拖拉成為爸爸媽媽焦慮的出口。
來源:知心姐姐團隊
作者:祝薇
圖片來源:攝圖網